春寒未消的风卷着柴烟钻进院角,王念慈刚把最后一件蓝布衫搭在晾衣绳上,就见张老师踩着雪壳子冲进来,棉帽歪在脑后,手里攥着的布票被攥出了褶子。
“念慈同志!”张老师扶着门框直喘气,鼻尖冻得通红,“咱班那几个小调皮,昨天放学蹲在晒场看大人换布,回来就闹着要拾粪换票!可孩子们没有记分员,队里的工分本子也不收孩子的——”他用指节敲了敲手里的布票,“您说这事儿,能答应吗?”
王念慈解下围裙擦手,转头看向正蹲在石墩旁修犁的杨靖。
犁铧在他手里转得飞快,听见动静,他把扳手往裤腰上一别,站起身时裤腿沾着的泥块簌簌往下掉:“怎么不能答应?劳动还分年龄大小吗?”他拍了拍手上的木屑,眼睛亮得像刚擦过的玻璃,“我倒觉得,得把这‘弯腰拾粪’变成‘挺胸挣钱’。”
“可孩子们毛手毛脚的,万一……”王念慈捏着围裙角,眉梢微蹙。
杨靖掏出兜里的烟袋锅子,没点着就搁在鼻下闻了闻:“念慈姐,您记不记得上月二柱家小子偷偷去河里摸鱼?他娘追着打了半个屯子——为啥?因为那是‘野路子’。可要是咱给拾粪立个章程,让孩子们知道‘劳动能换票,票能换本子换布’,那摸鱼的手不就改去拾粪了?”
正扒着门框偷听的刘会计突然插话:“杨靖这话在理!前几天我去西屯收账,见俩娃蹲在草垛子后边分烤土豆,非说这是‘劳动成果’——您瞧,孩子们心里早有杆秤,就缺咱给秤砣。”他推了推眼镜,账本在怀里窸窸窣窣响,“要我说,得弄个‘少年劳动卡’,专门记录小孩子们的活计!”
“黄卡!”杨靖突然打了个响指,“十二岁以上用黄卡,拾一筐干粪记五分,积满五十分换一尺布票。”他掰着手指头数,“得让家长或老师带队,粪质得经三评小组验收——张大山的护账队兼护学队,每周带孩子上山拾粪,顺便认药材;小石头娘的妇女会当辅导员,教孩子们分干粪湿粪。”
正蹲在院外啃冻柿子的张大山“噗”地吐了柿核:“哎哎哎!我这护账队扛扁担的,咋还兼上护学了?”话虽这么说,他已经把羊皮袄往身上拢了拢,扁担在手里颠得虎虎生风,“行!明儿我就去砍两根柳木杆,给娃们当拾粪耙子——省得他们拿烧火棍戳粪,扎了手!”
小石头娘拎着竹篮从东屋晃出来,篮里的针线笸箩叮当作响:“我这儿也行!妇女会的大姐们明儿就去各户收旧布,给孩子们缝拾粪兜子——要绣上‘劳动光荣’四个红花儿,比大姑娘的兜子还体面!”她戳了戳杨靖的后背,“你小子倒会使唤人,连我家闺女都让你勾去当小会计了!”
杨靖揉着被戳疼的肩膀笑:“那是您闺女有本事!上回算错半筐粪分,自己蹲灶房补了三页账本——这觉悟,比队里某些老会计都强!”
三天后清晨,平安屯小学的歪脖子槐树下聚了二十来个娃。
张大山扛着柳木耙子走在前头,护学队的扁担上挂着竹篓;小石头娘举着面小红旗,后边跟着拎拾粪兜子的妇女会成员。
有个扎羊角辫的女娃戴着奶奶的线手套,捏着粪耙子直皱眉:“婶子,这粪咋比猪圈还臭?”
“臭?”小石头娘用耙子挑起一筐干粪,“这叫‘黄金粪’!你拾一筐,队里的白菜能多长二寸;你积五分,能换半本算术本——比你爹扛一天锄头都金贵!”
话音刚落,人群里突然“嗷”一嗓子。
二柱家的狗蛋儿举着半筐粪冲出来,裤腿沾着草屑:“我天没亮就蹲在牛棚等!牛大爷拉的第一泡粪,是我拾的!”他鼻尖挂着清涕,笑得见牙不见眼,“靖哥说头筐有奖励,我要换铅笔!”
“你那是湿粪!”张老师扒着筐沿儿看,“得晒两天才干——小滑头想钻空子?”
狗蛋儿的脸“唰”地红到脖子根,抱着筐就往晒粪场跑:“我晒!晒成干的!”
最出奇的是小石头家闺女,扎着俩小抓鬏,背着个蓝布书包。
兑换日那天,她攥着三张黄卡往杨靖怀里一塞:“靖哥,我要换《算术练习册》!”张老师举着本子在班上晃:“这叫‘以劳换知’!比你们偷偷抄作业强多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出半月,连县城小学都有家长裹着大棉袍来打听:“咱娃能来不?俺家那混小子,天天蹲墙根儿打弹珠,您这儿拾粪换票,比他爹拿笤帚疙瘩抽管用!”
杨靖趁机让王念慈在服装厂边腾出间“少年工坊”,搬来几台旧缝纫机:“大孩子学踩脚踏板,小孩子学染布条——踩得稳的奖半尺花布,染得匀的奖块橡皮。”刘会计翻着新账本直乐:“咱这pF - K系列,比队里的工分本还厚!”
张大山押运布票那天,特意把牛车棚子扎上红绸子,让孩子们坐车厢里。
二十来个娃扯着嗓子唱:“拾粪换票笑哈哈,布票能换铅笔匣;劳动最光荣,咱比大人强——”
有老农蹲在田埂上吧嗒旱烟,看着牛车颠远了,笑骂:“这帮小崽子,比咱当年懂事!咱当年拾粪是怕挨骂,人家这是挣体面!”
月末兑换日,晒场比年集还热闹。
竹席上摆着小布包、铅笔盒、花布头,最显眼的是一摞胶鞋——杨靖托县社的熟人捎的,每双鞋底都用红漆描了“劳动”俩字。
有个瘦得像麻秆儿的男孩攥着三张布票,指尖都发颤:“靖哥,我换球鞋!”他蹲在地上脱鞋,脚腕上还系着草绳当鞋带。
新鞋套上脚,他蹦了个高,雪花从房檐扑簌簌落:“俺娘说,这鞋底踩着‘劳动’,走路都带风!”
杨靖站在石磨上望着欢呼的人群,系统提示音突然在脑海里炸响,金光顺着太阳穴直往上窜:“【代际传承】达成,劳动价值观扎根下一代,解锁‘教育激励包’——可联动学校开展劳动积分课程。”他摸了摸兜里的笔记本,上边已经写满新计划:劳动少年营、草药辨识课、小木匠工坊……
日头西斜时,小石头娘蹲在院角教闺女记账。
小丫头攥着铅笔,本子上歪歪扭扭写着:“今日拾粪两筐,劳动光荣。”风掀起纸页,杨靖看见下一页画着歪歪扭扭的房子,旁边写着“劳动少年营”。
他搓了搓冻红的手,抬头望向西边山梁。
春雪开始化了,山脚下的小路泛着湿润的黑。
远处传来张老师的喊叫声:“都排好队!明儿早自习先检查拾粪兜子——”
第二日清晨,平安屯小学的歪脖子槐树下,竟排起了长队。
队伍里有扎羊角辫的,有挂鼻涕泡的,还有俩县城来的娃——他们踮着脚往校门里瞅,手里攥着新拾粪兜子,上边的“劳动光荣”红花儿被晨光照得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