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考核的第一项,就是所有军校学员闻之色变的“地狱之门”——极限负重越野。
凌晨四点,天际刚泛起一丝鱼肚白,山谷中还弥漫着潮湿的雾气。SNLA军校的训练场上,已经整齐列队站着八十余名通过“地狱周”筛选的学员。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紧张和决绝。
副校长站在队列前,他的声音在黎明的寂静中格外清晰:“负重五十公斤,三十公里越野。路线你们已经熟悉——穿越魔鬼峡谷,翻越秃鹫岭,最后沿河谷返回。限时六小时完成。个人成绩计入总分,小队最后一名队员的成绩,将作为整个小队的越野考核成绩。”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学员中引起一阵细微的骚动。个人成绩固然重要,但小队成绩关乎整个团队的命运。这意味着,强者不能只顾自己冲锋,必须确保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跟上。
陆小龙站在自己的小队中,目光扫过身边的战友。岩迈像一尊铁塔般矗立着,眼神坚定;扎图则有些不安地调整着背包带,他的爆破天赋无人能及,但长途负重越野始终是他的软肋。
“记住我们的策略,”陆小龙压低声音,最后一次叮嘱,“出发阶段控制节奏,峡谷段稳中求快,上山时互相协助,下山和河谷段才是我们拉开差距的机会。岩迈,你负责开路和鼓舞士气。扎图,把你的精力留到后半程,我会在你身边。”
扎图感激地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忐忑。
检录与出发
检录处,教官们严格检查每个人的负重。沙袋、弹药箱、武器、补给品,总重必须达到五十公斤,少一克都不行。许多学员背着几乎与自己体重相当的负重,光是站稳就已经十分吃力。
陆小龙冷静地调整着自己的背包带,将重量均匀分布在肩部和腰部。多年的丛林逃亡和SNLA训练,使他对负重行军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和适应能力。他注意到梭温的小队就在不远处,梭温正用一种挑衅的目光看着他。
“各就各位!”发令教官举起信号枪。
八十多名学员在起跑线前俯身准备,沉重的背包压得他们几乎直不起腰。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紧张的气息。
“砰!”
信号枪响,考核正式开始。
第一阶段:平原地带(0-5公里)
出发伊始,身体素质出众的学员立刻冲在了前面。梭温一马当先,他的两个忠实跟班紧随其后。他们采用的是爆发式开局,试图在体力最充沛的阶段建立优势。
陆小龙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控制速度!”他向自己的小队下令,“呼吸节奏,两步一呼两步一吸,保持这个频率!”
岩迈在前领跑,控制着速度。陆小龙殿后,密切关注着每个队员的状态。扎图一开始还算轻松,但随着里程增加,他的呼吸逐渐变得粗重。
“调整背包带,让肩膀休息一下。”陆小龙跑到扎图身边指导道。他知道,长途负重行军,装备的舒适度与体力分配同等重要。
五公里标记点,梭温小队已经领先陆小龙小队近一公里。梭温回头望见陆小龙队伍稳健但“缓慢”的节奏,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第二阶段:魔鬼峡谷(5-15公里)
进入魔鬼峡谷,地形开始变得复杂。乱石滩、溪流、陡坡接连出现。领先的学员速度明显下降,不时有人因踩滑石头而摔倒。
梭温的队伍在这里遇到了第一个麻烦。一个队员在跨越溪流时扭伤了脚踝,虽然勉强能行走,但速度大减。梭温急躁地催促着,甚至威胁要丢下他。
与此同时,陆小龙的小队保持着稳定的节奏。“注意脚下,互相提醒路况!”陆小龙的声音沉着有力。在通过一段湿滑的岩石区时,他亲自站在危险位置,搀扶每个队员通过。
扎图在这一段开始感到吃力,五十公斤的负重像山一样压在他身上。陆小龙接过他的一部分弹药,减轻了他的负担。“保留体力,最难的还在后面。”陆小龙简短地说。
峡谷段结束时,梭温因队员受伤,领先优势已缩小大半。而陆小龙小队凭借团队协作,所有成员安全通过最危险的路段,耗时甚至比预期还少。
第三阶段:秃鹫岭爬升(15-20公里)
秃鹫岭是整条路线最难的部分,近五百米的垂直爬升,路径陡峭且布满碎石。许多学员在这里濒临崩溃。
梭温的伤员几乎无法攀爬,需要两人搀扶才能缓慢移动。梭温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开始后悔没有在一开始就控制节奏。
“绳索连接!体力好的帮助体力差的!”陆小龙下令。小队用随身携带的绳索将大家连在一起,岩迈在前方开路,选择最省力的路线,陆小龙在队尾助推。
扎图的体力接近极限,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我不行了...你们先走...”他喘着粗气说,脸色苍白。
“SNLA没有抛弃战友的传统!”陆小龙斩钉截铁地说,他用自己的肩膀顶住扎图的背包,分担了近三分之一的重量。岩迈也放慢脚步,鼓励着扎图。
这一幕被远处山脊上观察的教官看在眼里。负责记录的教官在笔记本上默默记下了什么。
第四阶段:下山与河谷冲刺(20-30公里)
登上秃鹫岭顶,剩下的路程主要是下坡和平缓的河谷。但对体力耗尽的学员来说,下山的冲击力和持续奔跑同样残酷。
梭温的伤员几乎是被拖着下山,整个小队速度极慢。其他小队也大多七零八落,强壮的学员远远领先,体弱的在后面苦苦挣扎。
唯有陆小龙的小队,依然保持着完整的队形。下山时,陆小龙教大家采用侧身碎步的方式减少膝盖冲击。进入河谷平缓路段后,他判断扎图的体力已经恢复一些,果断下令:“全体注意!最后十公里,匀速加速!岩迈领头,我殿后!”
令人惊讶的是,原本濒临崩溃的扎图,在团队鼓励和适当休息后,竟然跟上了加速的节奏。虽然速度不算快,但小队整体前进效率极高。
最后五公里,他们开始超越一个个疲惫不堪的学员和散乱的小队。梭温的小队就在其中,当陆小龙小队整齐地从他们身边超过时,梭温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和难以置信。
终点与结果
最终,陆小龙小队以五小时四十二分钟的成绩集体冲过终点线,在所有小队中排名第四。个人成绩方面,陆小龙和岩迈都进入了前十,而扎图几乎是爬过终点线的,个人排名靠后。
但根据规则,小队的越野考核成绩以最后一名队员的成绩为准,这意味着他们的小队成绩并不突出。
梭温的小队因为伤员拖累,最后一名队员耗时六小时二十八分钟才到达,险些超时,小队排名垫底。
冲过终点后,扎图瘫倒在地,泪水与汗水混杂在一起:“对不起...我拖累了大家...”
陆小龙蹲下身,严肃地看着他:“你坚持到了最后,没有放弃,这就是胜利。SNLA需要的不只是跑得快的士兵,更是永不放弃的战士。”
岩迈也走过来,拍拍扎图的肩膀:“爆破训练看你表演,这回该我们帮你了。”
这时,一名教官走过来,对陆小龙说:“副校长要见你。”
陆小龙心中一紧,以为是因为小队成绩不理想而要受到批评。
然而在副校长办公室,他听到的却是意外的评价:“在战场上,胜利往往不属于跑得最快的人,而是属于最能坚持、最团结的队伍。你们小队今天展现的团队精神和领导力,比单纯的速度更重要。记住这一点,陆小龙。”
返回宿舍的路上,陆小龙回味着副校长的话。他明白,这场体能考核远不止是测试体力那么简单,它是对领导力、团队精神和意志力的全面考验。
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武器考核、战术考核、情报考核...一系列严峻测试正等待着他们。在这场期中考核中,每个人都将展现出自己真正的价值,而陆小龙,正悄然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领袖。
夜幕降临时,陆小龙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学到了重要一课:真正的力量不在于个人能走多快,而在于团队能走多远。”合上日记,他为明天的考核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