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城陈家小院的静室,丹炉幽火静燃。
陈平安手捏一枚空白玉简,心中思绪沉重。铁三被软禁的消息,像一块寒铁压在他心头,沉甸甸的。
那铁匠不仅是他陈家凡俗产业最重要的一环,更是他为家族埋下的“匠道”火种。玄鹰堡的举动,分明是要将这火种掐灭。若他此刻以金丹真人的身份强行出面,只会如烈火烹油——玄鹰堡不会与他多言,只会毫不犹豫地“斩草除根”,铁三必死,陈家的谋划也将尽毁。
破局,不在于蛮力,而在“价值”。
铁三的命,值钱,但此刻不值玄鹰堡的“忌惮”。只有当他的手艺突破瓶颈,对玄鹰堡而言变得不可或缺时,软禁才会变成“保护”,打压才会转为“拉拢”。一个拥有绝顶技艺的凡人,对于任何一个修真势力而言,都是值得投资的资产。
陈平安摒弃杂念,神识沉入识海,开始整合自己毕生所学。
这并非开宗立派,而是将不同传承中的“信息差”进行提炼。他先是调出《引雷淬体诀》中,关于雷灵力“意”的细致掌控法门;接着,又回顾炼制“雷火星镖”时,自己对“水木平衡雷火”的体悟;最后,他融入了从流沙古国得来的《炼器手札》中,关于“地火”与“金属”共鸣的残缺上古秘法。
他耗去了一日一夜。玉简上浮现出的,是一篇名为《雷火锻器杂谈》的心得。这篇手札避开了一切具体的法器炼制之法,只讲核心调和之术。
其精义,在于如何以温和的水木灵力为引导,将铁三现在狂暴的雷火之力,进阶为精纯,最终达到“以柔克刚”的境界。这正是铁三在匠道上多年未能跨越的门槛——狂暴有余,精细不足。
法门既成,投送便成了关键。
陈平安取出一枚凡俗玉佩,将这篇心得用一种生僻的上古篆文烙印其中,又用凡俗的纸笔写了一封寥寥数语的信。信中只言故人相托,有缘者自会看懂,末尾客套了一句“江湖再见”。未提姓名,未染法力。
他易容成一个面容陌生的炼气期老者,离开了小院,在城中暗巷穿行。最终,他走进一家名为“金鼎材料行”的凡俗铺子。这家铺子与铁三的“惊蛰阁”偶有往来,信誉尚可,自身并无修真背景,不入玄鹰堡的眼。
“老朽故人所托,烦请掌柜的,将此物转交给惊蛰阁的铁三。”陈平安刻意压低嗓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他将玉佩和信一同递给柜台后的中年掌柜。
掌柜见他着装普通,出手却极为阔绰,又言语神秘,不敢怠慢,立刻躬身应下,将物事收好。
陈平安不再多言,转身便走。他的身影很快便融进了落雁城暮色渐浓的巷口。他没有回头,也无需回头。
闲棋已落,下一步,便是等这粒种子生根发芽,看它如何隔着一道高墙,为深陷囹圄的匠人,挣出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