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课题组的胜利,为西山核心区域赢得了宝贵的政策保护伞,周青的“周远山”身份也因此声名鹊起,在省内环境评估领域站稳了脚跟。他并未因此松懈,反而更加低调,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巩固修为、消化守山传承和 谨慎地监控西山动静上。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周青以为能有一段平稳发展期时,几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引起了他敏锐的警觉。
第一件事,发生在一个行业内部的交流晚宴上。一位来自省城某大型能源投资集团的高级顾问,在闲聊中,“无意”间向周青提起了他们集团正在关注“新型地热能梯级利用技术”,并“随口”询问周青对西山北麓“特定地质构造区”地热潜力的“个人看法”,语气热络,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第二件事,周青谨慎地布置在西山南麓边缘的几个简易能量监测点,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遭到不明原因的物理破坏。破坏手法专业,像是被小型动物啃咬或自然风化,但周青的【能量特征分析】却从残留痕迹中,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腐蚀残留。这绝非巧合!
第三件事,则更显蹊跷。周青以“周远山”名义发表的一篇关于西山生态价值的学术文章,在网络上被一个看似普通的科普账号“纠错”,指其引用的某个地质数据“存在争议”。虽然争论很快平息,但周青通过【高速学习】检索发现,那个“有争议”的数据源头,竟然与之前支持“保护性开发”的某位专家有间接关联!
这三件事单独看,或许都是巧合。但串联起来,却让周青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有人在谨慎地地调查他,试探他,甚至可能想把他拖入舆论漩涡!
“是课题争论的后续?还是……南麓事件的后遗症?”周青眉头紧锁。对方的手段更加隐蔽和高明,不再正面强攻,而是采用试探、骚扰、制造麻烦的方式,试图摸清他的底细,或者让他自顾不暇。
周青立刻加强了戒备。他首先利用【信息伪装】和【环境拟态】的被动效果,更加注意日常言行举止的能量波动和信息残留,避免被特殊手段探测。同时,他谨慎地升级了西山监测网络的隐蔽性和抗干扰能力。
接着,他决定主动出击,进行反试探。他针对那家能源投资集团,谨慎地进行了一番深入调查。凭借【高速学习】和【信息库链接】,他很快发现,该集团近期的几个海外投资项目,与一些背景神秘的离岸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离岸公司的最终受益人指向模糊,但其中一家的注册地,恰好与之前调查中出现的、那家进行“冷门科研”的机构所在国有重合!
“果然有猫腻!”周青心中凛然。虽然证据链还不完整,但这已经足够让他警惕。这家表面光鲜的能源巨头,很可能与那幕后黑手有着某种联系!对方试图通过商业合作的名义来接近和试探他!
周青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谨慎地切断了与那家集团顾问的非必要联系,并在后续的学术交流中,更加谨言慎行,将所有话题严格限定在公开学术领域。
同时,他利用“周远山”逐渐积累的专业声誉,谨慎地开始撰写一系列关于“能源项目环境风险全生命周期评估”的深度文章,从更宏观、更严谨的角度,论述大型能源项目,尤其是地质敏感区项目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和评估盲区。文章引经据典,数据扎实,不针对任何具体企业,却无形中抬高了相关行业的准入门槛和舆论监督压力。这是一种温和但有力的反击。
经过这一系列操作,周围的试探和骚扰似乎暂时平息了下去。但周青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对手的耐心和手段都超乎想象。
【叮!宿主成功识破并应对潜在试探与骚扰,危机预警与反制能力提升!】
【“信息伪装”与“环境拟态”效果在实战中得到巩固!】
【触发适应性进化:“危险直觉”(被动)!】
【效果:对针对宿主的、带有恶意的间接调查、舆论引导等行为,产生微弱预警直觉。】
【系统建议:提升信息反制与舆论引导能力,构建更完善的个人防护体系。】
系统的提示印证了周青的判断。他意识到,未来的斗争,将更多地在信息、舆论和社会影响力层面展开。他必须尽快弥补这方面的短板。
他决定,在继续提升个人实力的同时,要开始谨慎地经营一个更可靠的信息网络和舆论阵地。这不仅是为了自保,更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拥有发声和反击的能力。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次的“风”,更加无形,却也更加致命。周青站在窗前,望着城市璀璨的灯火,眼神深邃。他知道,自己必须更快地成长,才能在这场越来越复杂的博弈中,守护好想要守护的一切。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