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的成功为和州带来了活力和财富,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交易量激增,物资流动加快,王府的仓储、账目和人员管理顿时捉襟见肘。武泽苍很快意识到,缺乏高效的内政管理体系,再好的外拓计划也难以持续。
这日清晨,武泽苍正在为堆积如山的账目头疼,云彩姑姑端着一碗热粥走进书房。
“殿下又是一夜未眠?”云姑心疼地看着武泽苍眼下的青黑,“这些账目杂乱无章,难怪看得人头昏眼花。”
武泽苍苦笑道:“王府收支日益复杂,现有的记账方法已经跟不上需求了。”
云姑放下粥碗,轻声道:“老奴在宫中时,曾协助菊贵妃管理宫中用度。若殿下信得过,不妨让老奴试试整理这些账目?”
武泽苍眼睛一亮。他差点忘了,云姑曾是母亲身边的得力助手,管理过宫中事务。
“那就劳烦云姑了。”武泽苍欣然让位。
云姑坐下后并不急于翻看账本,而是先观察了整个书房的布局和文书堆放方式。然后她叫来几个识字的侍女,吩咐她们将所有的账册、文书按时间和类别分开。
“账目混乱,根源在记录方法不当。”云姑一针见血地指出,“收支混杂,项目不明,自然越记越乱。”
她根据宫中经验,设计了一套新的记账方法:将王府收支分为“粮秣”、“银钱”、“物资”、“人工”四大类,每类下再分细目。所有账目采用“入出分明、日清月结”的原则,每笔交易都必须有凭证和经手人签字。
武泽苍惊讶地发现,云姑的方法竟与现代会计学中的复式记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云姑的整顿下,不过三日,王府的账目就变得井井有条。收支情况一目了然,任何一笔账目都能快速查清来源和去向。
“云姑真乃内政高手!”武泽苍由衷赞叹。
云姑谦逊道:“老奴只是循旧例罢了。倒是殿下推广的那些新事物,才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账目问题解决后,武泽苍将更多内政事务交给云姑管理。云姑不负所托,展现出非凡的管理才能。
她首先整顿王府内务,制定了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值班制度。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效率大大提高。
接着,她开始整顿仓储管理。王府仓库以前混乱不堪,物资堆放无序,经常发生霉变、丢失的情况。
云姑设计了一套科学的仓储管理系统:不同物资分库存放,设立标识牌;建立出入库登记制度,每笔出入都有记录;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她还根据物资特性改进储存方法:粮食注意防潮防虫,布匹注意防霉防蛀,金属器具注意防锈。这些细节的改进,大大减少了物资损耗。
最让武泽苍惊喜的是,云姑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她挑选聪明细心的年轻人,亲自教导他们识字算数和管理方法,为王府培养了一批管理人才。
“独木难支,众木成林。”云姑如是说,“王府事务日益繁多,必须有人分担。”
然而,最大的挑战来自物资分配。随着流民不断涌入,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有限物资,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这日,负责发放赈济粮的官员来报:领粮民众争吵不休,有人声称分配不公。
武泽苍正欲亲自处理,云姑请命道:“殿下日理万机,这等小事就让老奴去吧。”
云姑来到发放现场,只见人群拥挤,秩序混乱。她并不急于弹压,而是先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的确出在分配方法上:发放标准不明确,全凭官员主观判断,难免有不公之嫌。
云姑当即叫停发放,宣布重新制定规则。她根据每家人口、劳动力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分配标准,并公之于众,让所有人都清楚自己该得多少。
同时,她改进了发放方式:按区域分时段发放,避免拥挤;设立多个发放点,分散人流;老人、孕妇、残疾人可优先领取。
更重要的是,她引入监督机制: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者参与监督,确保发放公平公正。
新方法实行后,抱怨声大大减少。百姓都说:“云姑办事公道,我们信得过!”
武泽苍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云姑更加倚重。他决定将整个王府的内政管理全权交给云姑,自己则专注于外部发展和战略规划。
云姑接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她建立了信息收集系统,要求各乡定期汇报人口、土地、收成等情况,使王府能够及时掌握全州动态。
她完善了档案管理制度,所有公文、契约、账目都分类归档,便于查阅和管理。
她制定了采购规范,大宗采购必须货比三家,择优而取,避免浪费和贪污。
她还非常注重节约,提倡“物尽其用”。破损的器具尽量修复,废料想办法再利用,甚至连厨房的剩饭剩菜都用来喂养牲畜或堆肥。
在云姑的管理下,王府运转日益高效,各项开支明显减少,而工作效率却大大提高。曾经混乱的王府,变得井然有序。
然而考验接踵而至。这年冬天格外寒冷,大雪封山,物资运输困难。王府储存的燃料和食物开始紧张。
云姑临危不乱,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首先保证老人、儿童和病人的取暖用度;限制王府用度,所有炭火优先供应最需要的地方;组织人员收集枯枝落叶,补充燃料不足。
食物分配上,她推行“稠粥计划”:将粮食熬成粥,既能节约粮食,又能保暖。同时组织人员破冰捕鱼、采集野果,补充食物来源。
最艰难的时候,云姑甚至带头减少餐食,与百姓共度时艰。她的举动深深感动了和州百姓,大家都自觉地节约用度,互相帮助。
武泽苍看到这一切,对云姑的管理能力更加佩服。他根据现代管理理念,向云姑提出更多建议:
“可以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出色者给予奖励。” “应该建立应急预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可以考虑建立信息公示制度,让百姓了解王府收支情况,增加透明度。”
云姑虽然对这些新概念感到陌生,但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很快理解并付诸实践。
在两人的配合下,和州的内政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王府不再是单纯的统治者,而是成为了一个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机构。
然而,云姑的管理才能很快面临更大的考验。
开春后,随着市集繁荣和工坊扩张,和州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人口增加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住房紧张、卫生条件恶化、治安案件增多...
云姑冷静分析情况,提出了一套综合治理方案:
住房问题上,她组织流民自建房屋,王府提供部分材料和指导;同时将空闲的官房修缮后分配给最需要的家庭。
卫生问题上,她推行“巷道责任制”,每条巷道推选负责人,监督环境卫生;修建公共厕所和垃圾收集点,改善卫生条件。
治安问题上,她协助林惊羽建立户籍管理制度,对流民进行登记造册;组织夜间巡逻,防范盗窃和火灾。
最令人称道的是,云姑十分注重民生细节。她发现市集虽然繁荣,但许多小商户带着孩子摆摊,孩子无人照看且不安全。于是她在市集旁设立“幼托处”,请老人帮忙照看孩子,商户只需支付很少的费用。
她又注意到工坊女工哺乳不便,特地设立了“哺乳室”,方便女工照顾婴儿。
这些贴心的举措,让百姓感受到王府的关怀,民心更加凝聚。
武泽苍看到云姑将内政管理得井井有条,便放心地将更多精力投向外部发展。在他的推动下,和州与周边地区的贸易日益频繁,工坊新产品不断推出,农业改革也逐步深入。
然而,内政管理范围的扩大,也让云姑面临着新的挑战。
这日,几个乡里正联名上报:分配到的农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无法使用。
云姑立即展开调查,发现问题是出在采购环节:负责采购的官员收了回扣,购买了劣质农具。
云姑毫不手软,当即撤职查办相关官员,并追回赃款。但她深知,单靠处罚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在武泽苍的建议下,她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采购和监督制度:大宗采购必须公开招标;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质量差的列入黑名单;引入第三方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她还建立了投诉机制,百姓可以对王府官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投诉。这些举措大大减少了贪污腐败现象。
时间一晃到了初夏,和州迎来了又一个丰收的季节。在云姑的管理下,王府仓储充盈,账目清晰,各项事务井井有条。
武泽苍特意为云姑举办了一个小型的表彰会,感谢她半年来的辛勤付出。
“若无云姑坐镇内政,我和州难有今日之局面。”武泽苍真诚地说。
云姑却谦逊道:“老奴只是尽了本分。倒是殿下开创的新局面,让老奴有机会做些实事。”
她看着窗外繁忙的市集和整齐的农田,感慨道:“想起刚来和州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如今再看,已是生机勃勃。老奴相信,在殿下的带领下,和州的明天会更好。”
武泽苍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心中充满希望。有了云姑这样得力内政助手,他能够更加专注于和州的长远发展。
然而他也清楚,内政管理永无止境。随着和州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但他相信,有云姑这样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管理者,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傍晚时分,武泽苍独自登上王府最高的望楼。夕阳下的和州城炊烟袅袅,市集陆续收摊,工坊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农田里农人正收拾农具归家。
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武泽苍从怀中取出《和州发展纲要》,在内政管理一栏打了个勾。接下来,是该考虑安全和防御的时候了。
他望向远方,目光变得深邃。内政稳固只是基础,要想在乱世中立足,还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而这件事情,他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夜幕降临,王府各处陆续点亮灯火。武泽苍最后望了一眼这片日益繁荣的土地,转身走下望楼。
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