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武泽苍换上一身粗布衣裳,打扮成普通书生模样,准备微服私访。林惊羽同样换上便装,佩剑用布包裹,远远跟在后面护卫。
“殿下千万小心。”云彩姑姑忧心忡忡地叮嘱,“若是遇到危险,立即发信号,惊羽就在附近。”
武泽苍笑道:“云姑放心,我只是去听听百姓心声,不会惹事。”
走出王府,武泽苍刻意避开主干道,钻入小巷。与经过修缮的主街不同,和州的小巷依然破败不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
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在垃圾堆里翻找着什么,见到生人过来,立即警惕地躲到墙角。
武泽苍心中酸楚,从怀中掏出几块饼子:“拿去吃吧。”
孩子们眼睛一亮,但不敢上前。最后那个腿脚不便的男孩——武泽苍认出是那天在城门口遇到的——怯生生地走过来,接过饼子,小声道:“谢谢老爷。”
其他孩子见状,这才一拥而上,瞬间将饼子分食殆尽。
武泽苍蹲下身,柔声问:“你们家人呢?怎么在这里捡垃圾?”
男孩低着头:“俺爹去年修城墙摔死了,俺娘病了,起不来床...没人管我们,只好自己找吃的。”
另一个稍大点的女孩补充道:“城里好多这样的。大人都饿死了,就剩我们这些小的...”
武泽苍心中沉重。他减免赋税的政策虽然好,但这些失去劳动力的家庭,依然难以生存。
“带我去看看你娘好吗?”武泽苍对男孩说。
男孩犹豫了一下,点点头,领着武泽苍走进一条更窄的巷子。巷底有个低矮的窝棚,棚内昏暗潮湿,一个妇人躺在草席上,气息微弱。
武泽苍摸了摸妇人额头,滚烫!明显是重病在身。
“你娘病多久了?”武泽苍问男孩。
“快一个月了...开始只是咳嗽,后来就起不来了...”男孩哽咽道,“没钱请郎中,也没钱买药...”
武泽立即让远远跟着的林惊羽去请郎中,自已则留下照顾妇人。他从怀中取出随身携带的应急药丸,喂妇人服下,又让男孩取来清水,为妇人擦拭降温。
附近邻居闻讯赶来,见武泽苍衣着虽朴素但气度不凡,都远远看着不敢靠近。
武泽苍趁机与众人交谈:“诸位乡亲,我是路过此地的书生,见此情形实在不忍。不知和州像这样的人家还有多少?”
一个老者叹道:“多了去了!今年天旱,收成不好,加上往年赋税沉重,好多人家都揭不开锅。年轻力壮的都外出逃荒了,就剩下我们这些老弱病残等死...”
“王爷不是免了赋税吗?”武泽苍故意问。
众人面面相觑,似乎有所顾忌。最后那个老者低声道:“公子是外乡人,不知道内情。王爷心是好的,但...但下面的人照样变着法子要钱要粮。说什么‘修城税’、‘防突厥税’,名目多着呢!”
武泽苍心中一震。他明明下令免除所有赋税,怎么还有这些名目?
“是哪些人在收这些税?”武泽苍追问。
老者摇头:“还能有谁?衙门的差役呗!说是王爷的命令,谁敢不从?”
正说着,巷口突然传来喧哗声。几个差役打扮的人大摇大摆地走来,为首的嚷嚷道:“都在这里聚着干什么?不用干活啊?今天的修城税都交了吗?”
百姓们吓得纷纷躲回屋里。武泽苍注意到,那个生病的妇人也吓得瑟瑟发抖,男孩更是缩在墙角不敢出声。
差役看到武泽苍,打量着他:“哟,生面孔啊?哪来的?交税了没有?”
武泽苍平静道:“在下是路过此地的书生,不知和州有什么税要交?”
差头嗤笑:“书生?读书就不用交税了?告诉你,王爷有令,每人每天交三文修城税!交不出来就去做工抵税!”
武泽苍强压怒火:“我怎听说王爷免了所有赋税?”
差头脸色一变:“谁说的?王爷明明下令加紧修城防务,哪来的免税?你小子是不是细作?来人啊,给我拿下!”
几个差役就要上前拿人。林惊羽及时出现,挡在武泽苍身前:“放肆!”
差头见林惊羽气度不凡,稍有顾忌:“你们是什么人?敢妨碍公务!”
武泽苍亮出一块玉佩——这是亲王信物之一:“看清楚了再说话!”
差头仔细一看,顿时脸色大变,扑通跪地:“王...王爷饶命!小的有眼无珠!”
其他差役也吓得跪地求饶。
武泽苍冷声道:“谁让你们假借本王名义收取修城税的?”
差头颤抖道:“是...是刘通判临走前安排的...说这是惯例...小的只是照章办事...”
武泽苍心中明了。这是刘通判留下的烂摊子,也是吏治腐败的典型表现。
“所有非法税收立即停止!”武泽苍下令,“已收取的税款登记造册,用于救济贫困。若再让本王发现有人盘剥百姓,严惩不贷!”
差役们连连称是,仓皇而去。
百姓们这才敢出来,纷纷跪地谢恩。武泽苍扶起众人:“诸位请起。是本王失察,让百姓受苦了。从今日起,绝不会有非法税收。若有差役再敢骚扰,可直接来王府申诉!”
这时郎中也赶到了,武泽苍让其为妇人诊治,所有费用由王府承担。
离开小巷,武泽苍心情沉重。减免赋税的政策虽好,但吏治不改革,好政策也到不了百姓手中。
他继续走访,来到城外的乡村。景象更加凄凉:田地荒芜,村庄破败,许多房屋空无一人。
在一个尚有人烟的小村,武泽苍遇到几个正在田里劳作的老农。虽然已是深秋,但他们仍在努力耕作,希望能有点收成度过寒冬。
“老丈,今年收成如何?”武泽苍上前搭话。
老农叹道:“能有什么收成?天旱,地贫,种子也不好...能糊口就不错了。”
武泽苍注意到他们用的农具十分简陋,耕作方式也很原始,完全是靠天吃饭。
“为何不修水利?”武泽苍问,“若有灌溉,收成应该能好些。”
老农苦笑:“公子说笑了。修水利要钱要人,我们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修水利?官府年年说要修,年年不见动静。”
另一个老农补充道:“去年倒是来了一队官差,说是修水利,每人收了五十文‘水利捐’,结果就挖了条水沟,一场雨就冲垮了!”
武泽苍心中不是滋味。这些问题在现代社会都有成熟解决方案,但在这里却因腐败和贫困而无法实施。
他仔细察看土壤和地形,发现和州虽然干旱,但地下水资源丰富,如果能够合理开发,完全可以发展灌溉农业。
“若是有人提供工具和指导,你们愿意学习新的耕作方法吗?”武泽苍问。
老农们面面相觑,最后道:“要是真能多打粮食,当然愿意。但...但官府的话,我们不敢信了。”
武泽苍理解他们的疑虑。多年的欺骗和盘剥,让百姓对官府失去了信任。
回城途中,武泽苍陷入沉思。和州的问题远比想象的复杂:不仅是贫困,还有吏治腐败、技术落后、民心涣散...
路过市集时,武泽苍发现虽然已是中午,但集市冷清,摊位稀少,货物种类寥寥无几。
他走进一家粮店,询问粮价。店主叹道:“粮价飞涨啊!本地的粮食不够吃,外地的又运不进来。就这点存货,还是我冒险从邻州运来的。”
“为何运不进来?”武泽苍问。
店主压低声音:“路不好走啊!官道年久失修,土匪横行。加上各地关卡层层盘剥,运点粮食成本翻倍,谁愿意做这买卖?”
武泽苍这才意识到,交通和商业也是大问题。和州地处偏远,如果交通不便,商业不兴,经济就很难发展。
在一个茶馆歇脚时,武泽苍听到几个商贩在议论:
“听说王爷免了赋税,是真的假的?” “谁知道呢?官府的话能信吗?” “我看王爷是真心想为百姓做事。前几天还亲自到贫民区救济呢!” “做样子罢了!这些王爷哪个不是来镀层金就走的?”
武泽苍心中不是滋味。百姓的怀疑可以理解,但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却是个难题。
傍晚回到王府,武泽苍立即召集会议。
“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武泽苍沉声道,“不仅贫困,还有吏治腐败、技术落后、交通不便、商业不兴...最重要的是,百姓对官府失去信任,民心涣散。”
林惊羽道:“殿下,当务之急是整顿吏治。那些盘剥百姓的胥吏必须严惩,否则再好政策也落实不了。”
云彩姑姑补充:“百姓疾苦,需要立即救济。特别是那些老弱病残,再不想办法,恐怕熬不过这个冬天。”
小福子道:“奴才今天打听到,城里已经有饿死人的情况了。有些人家甚至...易子而食...”
武泽苍心中一凛。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杨小七从江湖角度提出看法:“王爷,和州地界有好几股土匪,专门打劫过往商队。若不剿匪,商业难兴。”
武泽苍沉思良久,终于做出决定:“好,我们就从最紧迫的做起。”
他详细部署:“第一,立即开设粥厂,救济贫困。云姑,你负责此事,务必让每个需要的人都能吃到饭。”
“第二,整顿吏治。惊羽,你带人彻查所有胥吏,有贪腐盘剥者,一律严惩!同时张贴告示,鼓励百姓举报。”
“第三,组建商队。小七,你挑选可靠人手,组建王府商队,前往邻州采购粮食和必需品。王府出资,平价销售。”
“第四,剿匪安民。王守备,你整顿守军,先剿灭附近危害最大的土匪。”
“第五,兴修水利。我亲自规划几个水利工程,以工代赈,既解决灌溉问题,又提供就业。”
众人领命而去。武泽苍则连夜绘制水利图纸,规划粥厂位置,制定吏治整顿方案...
第二天,和州城贴出告示:王府开设粥厂,每日施粥;严惩贪官污吏,鼓励百姓举报;王府组建商队,平价售粮;招募壮劳力兴修水利,以工代赈...
百姓起初怀疑观望,但见到王府真的开始施粥,差役也不再上门收税,这才渐渐相信。
粥厂前很快排起长队。云彩姑姑亲自监督,确保粥稠量足。看到百姓吃上热粥,武泽苍心中稍感安慰。
吏治整顿更是雷厉风行。林惊羽带人彻查,很快查出几个盘剥百姓的胥吏,当众杖责,追回赃款。百姓拍手称快,开始主动举报。
商队在小七带领下出发,虽然前途未卜,但总算有了希望。
守军在王勇整顿下,开始剿匪行动。首战告捷,剿灭一股危害最大的土匪,缴获不少物资。
水利工程在武泽苍亲自指导下开工。他采用现代测量和设计理念,规划的水利系统更加科学高效。百姓以工代赈,既获得粮食,又建设家乡,积极性很高。
然而,困难依然重重。粮食消耗巨大,王府存粮很快见底;胥吏虽然收敛,但阳奉阴违者依然有之;剿匪行动也遇到顽强抵抗...
这天,武泽苍正在水利工地指导施工,突然一骑快马疾驰而来:“王爷!不好了!商队遭袭!”
武泽苍心中一凛:“详细道来!”
信使汇报:商队在返回途中遭遇大股土匪袭击,虽然击退土匪,但损失惨重,杨小七负伤,粮食大多被劫...
武泽苍立即赶回王府。见到受伤的杨小七,他心中既痛心又愤怒。
“土匪人数众多,而且...不像普通土匪。”杨小七喘息道,“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像是...像是官兵假扮的!”
武泽苍与林惊羽对视一眼。又是二皇子的人!
“粮食损失多少?”武泽苍问。
“大约二百石...”杨小七愧疚道,“属下无能...”
武泽苍摆手:“不怪你。是敌人太狡猾。”他沉吟片刻,“看来,我们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
他改变策略,令王勇暂停剿匪,重点保卫商道;同时派人联系周边州县,寻求合作剿匪。
粮食危机却迫在眉睫。粥厂即将断粮,百姓又开始恐慌。
武泽苍苦思解决办法,忽然想起现代的合作经济理念。他立即召集百姓代表,提出一个新方案:成立粮食合作社,百姓以劳力或土地入股,王府提供种子和技术,收获后按股分红。
这个新颖的想法起初让人疑惑,但在武泽苍详细解释后,许多百姓表示愿意尝试。
武泽苍又发现和州有一种野生豆类,耐旱高产,只是味道苦涩,不被重视。他让人大量采集这种豆类,经过特殊处理去除涩味,作为粮食补充。
通过这些办法,武泽苍勉强度过了粮食危机。虽然艰苦,但没有人饿死,民心渐渐安定。
更让他欣慰的是,通过共同劳动和合作,百姓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对王府的信任也日益增强。
这天,武泽苍再次微服私访。与上次不同,这次百姓们主动向他问好,甚至有人送上自家产的蔬菜瓜果。
在那个曾经探访过的窝棚,妇人的病已经好转,能够下床行走。男孩见到武泽苍,高兴地拉着他看自家新开垦的一小块菜地。
“王爷您看!俺娘说多亏了您,我们才能活下来!等菜长大了,俺送给王爷吃!”
武泽苍摸着男孩的头,心中暖流涌动。这就是他奋斗的意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回王府的路上,武泽苍看到水利工程已经初具规模,新修的水渠引来山泉,干旱的土地得到灌溉;合作社的田地里,庄稼长势良好;市集也比以往热闹了许多...
虽然问题依然很多,困难依然很大,但和州正在一点点变好。民心渐渐凝聚,希望正在萌发。
夜幕降临,武泽苍站在老槐树下,望着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虽然稀疏,但每一盏灯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殿下,夜深了。”林惊羽悄声走近。
武泽苍转身,眼中有着坚定的光芒:“惊羽,你看到了吗?和州正在活过来。”
林惊羽点头:“是的殿下。因为您带来了希望。”
武泽苍望向远方:“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是的,道路依然漫长。但有了百姓的支持,有了明确的方向,武泽苍相信,和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在这个贫瘠的土地上,一场变革正在生根发芽。而引领这场变革的,不仅是一个王子的责任,更是一颗为民造福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