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无形的、危险的三角,在黑泽光的居中策动下,于东京的阴影与光明的夹缝中悄然成型。黑泽光作为顶点与中枢,琴酒与降谷零则构成了另外两个沉默而关键的端点。没有战前会议,没有加密通讯的频繁往来,所有计划的制定、细节的磨合、时机的敲定,都依靠着父子之间那超越言语的、对彼此能力极限与行事风格的深刻理解,以及黑泽光作为总设计师和唯一联络人,所进行的如同精密钟表匠般的计算与穿针引线。
黑泽光的大脑,在SSS级情报处理与百科全书记忆的加持下,俨然化作了一台超越时代的生物超级计算机。他同时处理着来自三个截然不同层面的海量信息流:明面上,黑泽安保株式会社的日常运营、与铃木财团的合作细节、即将到来的珠宝展的庞大后勤保障;暗面中,通过特殊渠道感知的组织动向、朗姆监视网的细微变化、以及琴酒偶尔传递出的、关于某些任务安排的冰冷信息碎片;灰色地带里,则是他凭借对降谷零行事逻辑的推演,预估的公安内部可能的人员调配、调查流程以及舆论管控的边界。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他最终将那个决定命运的“事故”舞台,锁定在了铃木财团于东京都心最新落成、斥资巨大、号称拥有全球最顶级安防体系的“天空画廊” 。这里即将举办一场名为“世纪珠宝展”的盛大活动,展出的珠宝价值连城,吸引了全球目光。
选择此地,是经过多重精密考量的结果:
1. 焦点效应:如此高规格的展览,必然聚集大量社会名流、媒体记者和国际关注,任何事件都会在瞬间被放大,信息的传播和定性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符合“快速定性”的需求。
2. 安保背景:黑泽安保是此次展览的主要安保承包商,他作为社长,在开幕关键期亲临核心控制室巡视,合情合理,为他出现在“死亡现场”提供了完美借口。
3. 系统复杂性:顶尖的安保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迷宫,其控制中心更是枢纽。复杂的电子和机械结构,为制造一场“意外”的、难以追溯具体原因的爆炸或系统过载故障,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和解释空间。
4. 多方掣肘:涉及铃木财团这等庞然大物,事后任何调查(无论是警方、公安还是组织内部)都必然会受到来自财团本身和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难以进行旷日持久、细致入微的勘察,这有利于掩盖真相。
计划的核心精髓,在于利用多方势力的行动,制造一场无法厘清的“巧合”与“混乱”,让他的“死亡”成为这场混乱中最合理、也最不被怀疑的结局。
契机编织:
组织近期与一个活跃于欧洲、以精妙技术和胆大妄为着称的国际珠宝盗窃团伙“幽灵猫”产生了利益冲突。根据黑泽光获取的情报和系统分析,琴酒近期的任务清单上,恰好有一条优先级颇高的指令——在珠宝展期间,“留意”并伺机“清理”掉可能前来捣乱的“幽灵猫”成员,确保组织的某些潜在交易或洗钱渠道不受干扰。这为展览现场出现交火、乃至爆炸,提供了绝佳的、不容置疑的“背景板”和替罪羊。
执行协同:
· 黑泽光的定位:他将精确控制自己的行程,确保在计划时间点,自己一定会出现在“天空画廊”的核心安保控制室或其相邻区域,并且会“恰好”被某些无关紧要的监控探头捕捉到身影,留下最后的“活动轨迹”。
· 琴酒的“助力”:琴酒方面,需要在追踪或伏击“幽灵猫”成员的过程中,“意外”地触发或逼迫对方引爆该团伙为了制造混乱、掩护盗窃而预先埋设的、威力可控的小型爆炸物。琴酒的任务是,在交火中,“恰到好处”地使用火力或投掷物,“帮助”对方扩大爆炸效果,并确保爆炸的中心或主要冲击波,精准地覆盖黑泽光所在的区域。这需要他对炸药当量、爆破角度和时机有着魔鬼般的掌控力。
· 波本的“引导”:降谷零(波本)则需发挥其双重身份的优势。作为公安,他可能早已对“幽灵猫”有所监控。他需要在事前的情报分析中,“合理地”忽略或延迟上报关于该团伙可能使用爆炸物的某些关键线索。而在“事故”发生后,他必须凭借其职权和现场应变能力,第一时间赶到或影响现场指挥,迅速控制关键区域(尤其是爆炸中心),在最初的混乱中,利用其权威,引导调查人员自然而然地接受“黑泽社长不幸在恐怖分子制造的爆炸中,于核心控制室殉难,因爆炸威力巨大及后续可能的火灾,遗体严重损毁”这一初步结论。
证据链伪造:
这是整个计划中最精细、也最危险的一环。黑泽光需要留下足以骗过初步勘查,但又经不起极度深入检验的“死亡证明”。
他提前秘密准备了一套“遗物”:
1. 一套他常穿的定制西装的碎片,上面沾有他提前收集的、自己的脱落表皮细胞和少量带毛囊的头发。
2. 一块他经常佩戴、具有一定辨识度的腕表,表壳内部用微雕技术刻有他名字的缩写,表带将在爆炸中部分熔毁,但表壳和内部刻字需保持部分可辨。
3. 少量经过特殊生物处理的血液样本,将其浸润在部分衣物纤维和现场尘土中,确保能通过现场的初步生物痕迹检测(如鲁米诺反应),但其dNA结构已受到足以干扰精确比对的破坏。
这些“遗物”将在爆炸发生前的最后时刻,由他亲自潜入预设爆炸点,巧妙地放置在特定位置,确保它们在爆炸中受到“恰到好处”的破坏——既显得惨烈真实,又能留下可供辨认的碎片痕迹。
金蝉脱壳:
脱身路线是黑泽光倾注最多心血设计的部分。他早已利用SSS级逃生技术和作为安保承包商的身份便利,摸清了“天空画廊”的所有建筑结构,甚至包括未公开的维修通道和管线井。他秘密改造了位于画廊地下一层、一个废弃的清洁工具储藏室下方的管道间,将其与一条市政维修通道相连,构成了他的紧急出口。
计划时刻,他将在爆炸发生前的瞬间——或许是琴酒与“幽灵猫”交火最激烈、吸引所有人注意力的时候——利用对监控盲区和人员动向的精准预判,迅速脱离核心控制室区域,潜入那个储藏室,启动机关进入密道。在密道内,他将以最快的速度换上预先藏好的、沾染了灰尘和污渍的维修工制服,利用SSS级伪装技术改变面部轮廓和气质,然后混入因爆炸而惊慌失措、向外奔逃的人群和救援人员中,从容离开。届时,所有的焦点都会集中在“黑泽光之死”和追捕“恐怖分子”上,没人会留意一个看似被吓坏了的、普通的底层工人。
后续安排:
· 公司:他早已准备好了一份经过着名律师事务所公证、条款复杂的遗嘱和股权委托文件。表面上,指定由他信任多年的职业cEo团队暂时接管公司运营,维持稳定。但文件中暗藏了数个精心设计的法律陷阱和股权结构迷宫,足以让组织在短期内难以迅速、干净地全面渗透和掌控公司,为他将来可能的遥控或反击预留了空间。
· 资产:庞大的个人资产转移,早已通过遍布开曼群岛、瑞士、新加坡等地的复杂离岸公司网络和匿名信托,完成了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操作,资金流向如同被打散的溪流,消失在全球金融的汪洋大海中。
这是一个将组织敌对势力、公安职权、商业活动、个人命运近乎完美地编织在一起的庞大而危险的戏剧。每一个环节的时间点,每一个参与者的行动,都必须像最精密的瑞士钟表齿轮般严丝合缝地咬合,任何一毫秒的误差,都可能引发连锁崩塌。
黑泽光在脑海中,依托系统强大的模拟推演能力,进行了成百上千次的预演。他考虑了无数种突发状况:
如果琴酒估算错误,爆炸威力不足以摧毁预定区域?
如果“遗物”在爆炸中被彻底气化,或未被及时发现?
如果琴酒在最后关头改变主意,或者出于某种怀疑而临时决定验证他的死亡?
如果降谷零在现场遭遇其他更有权势或更固执的调查官员,无法有效掌控初步调查方向?
如果“幽灵猫”团伙临时改变计划,没有埋设爆炸物?
如果朗姆的人巧合地出现在现场,并坚持要进行独立调查?
【系统提示:基于最新参数(已纳入波本协作变量)进行百万次蒙特卡洛模拟推演,计划综合成功率为:81.5%。关键变量敏感度分析:琴酒的爆破精度(权重35%),波本的现场掌控力与时机把握(权重30%),宿主的脱身时机与伪装效果(权重25%),其他不可控因素(权重10%)。】
81.5%。比之前仅与琴酒沟通时的78.3%略有提升,这关键的几个百分点,正是来自于与降谷零建立的信任与协作。这个概率,在现实中已然堪称奇迹,但对于赌上一切的黑泽光而言,依然意味着近两成的失败风险,足以让人夜不能寐。
他站在书房中央那个精致的东京都市微观沙盘前,幽深的目光聚焦在那座熠熠生辉的“天空画廊”建筑模型上。他的手指,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轻轻点在了模型顶层,那个代表着核心安保控制室的位置。
这里,不久之后,即将上演一场决定他个人生死、关系家庭未来、甚至可能影响光明与黑暗势力平衡的终极“谢幕演出”。
他知道,此时此刻,琴酒一定在某个充斥着硝烟和金属冰冷气息的安全屋里,面无表情地检查着不同型号的炸药、雷管和遥控引爆装置,墨绿色的瞳孔中倒映着复杂的爆破参数图,计算着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制造出最符合要求的“意外”效果。
而降谷零,或许正坐在警察厅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或是在他某个安全屋的电脑前,屏幕上是“幽灵猫”团伙成员的详细档案和行动模式分析。他看似在全力准备打击犯罪,实则那双紫灰色的眼眸,正在字里行间寻找着那个可以“合理”地被忽视、又能完美融入整个剧本的关键线索点,同时大脑飞速运转,构思着如何在事发后,以最自然、最不引人怀疑的方式,迅速接管现场调查的初步话语权。
父子三人,行走在三条看似永不相交、甚至彼此对立的平行线上,一个在黑暗深处,一个在光明边缘,一个在漩涡中心。他们之间横亘着立场、秘密和无法化解的矛盾。然而,在此刻,为了同一个目标——让“黑泽光”这个身份彻底消失,以换取更多人(包括他们彼此)的安全与未来——他们却以一种无比诡异而默契的方式,朝着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无声地汇聚。
这既是一种命运的悲哀与讽刺,也是一种深入骨髓、无法被任何立场割裂的、扭曲而坚韧的羁绊。
“舞台已经搭好,灯光、音响、配角、乃至替身和意外,都已安排妥当……”黑泽光凝视着沙盘,轻声自语,他的眼神如同千年古井的深潭,表面波澜不惊,其下却暗流汹涌,蕴含着足以颠覆一切的力量。
“只等……开场锣鼓敲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