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亮,林鸿彬就收拾好工具骑车赶着去汽车站了,在下午1点多时回到了县城。还找了个修车铺,把从医学院拿的那辆自行车给修一修,修好后正好赶上回古邑的车。
下午4点半,回到古邑公社车站。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把祝晓燕送出来,一起出来的还有祝爷爷的一部分行李,已经绑在两辆自行车上了,主要是书和衣物,这是要展示给人看的。
今天是星期一,祝爷爷在诊室上班,祝晓燕和林鸿彬直接把自行车上的东西搬进房间,然后把空间里剩余的书籍、杂物一起放出来。书装了好几个竹筐。
简单的处理一下,祝晓燕下楼进了祝爷爷的诊室。
“爷爷,我们回来了,我们把东西都搬了。你的书、衣服,一些杂物我们都给你搬上楼去了,自行车也给你搬过来了,这是车钥匙。”
“你们能搬那么多东西?”
“爷爷,你别管我们怎么搬,反正是给你弄过来了,我们去看看。”祝晓燕搂着祝爷爷的手,把祝爷爷拉了起来。
“丫头,我上班那。”祝爷爷挣扎着不想出门。
“那先看自行车吧,反正都在院子里。”祝爷爷放弃挣扎,跟着祝晓燕出了诊室,看到了阔别几年的“爱车”。
祝爷爷走到自行车边,双手扶住自行车车把,把了把手刹,又拍了拍坐垫,不知道想起什么,叹了口气,然后擦了擦后座。停顿一小会,把车推到墙边,锁住。
“走,上楼看看。”这都出来了,而且今天也没什么病人,卫生院也不只有他一名医生。
两人到了楼上宿舍,林鸿彬还在拆箱子。
“这么多?你们还真的都把东西都搬过来了。鸿彬,你也别整了,我这里也没地方放,挑几本就好,其他的先放在你们那边。”
祝晓燕和林鸿彬面面相觑,刚才大部分东西是通过空间放在这里的,这会让他们拿走,待会怎么整?
“爷爷,那你先挑,其它的就先堆着,改天我们借车过来拉!”还是林鸿彬反应快一点。
医院走一趟,然后回家里给爷爷奶奶告个平安,一起吃个晚饭。自从有了孙媳妇后,爷爷奶奶的状态给人的感觉轻松了很多,像是进入贤者状态,一副人生诸多任务业已完成的模样。
吃完饭两口子就回林场了。
他们俩离开了三天,林场也没什么大事,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72年5月16日,林鸿彬收到电话记录:“将于5月17日到知青林场运走种鸡,并运来机器,请做好准备。落款是县属养鸡场。”
中午吃饭时,林鸿彬宣布:“晚上挑灯抓鸡,所有人都参与。秋英你组织。记住数量,500只母鸡,450只半大母鸡,120只公鸡,50只半大公鸡,5100只鸡苗,多给的是为了防止意外。还有那些特殊的鸡种不要抓。”
之前卖鸡,是关着让人挑,这次是林场送鸡,主动权在林场这里。
林鸿彬准备不全交成年母鸡,用半大母鸡替,不过在数量上作为补偿。
晚上,等鸡都进笼子后,抓鸡行动开始了。分成好几组,每组四人,两人抓鸡,一人点数,一人提灯。
行动前,徐秋英还在提醒:“体格大只的母鸡要留给我们自己养,当种鸡的,不许抓走。”
5月17日早上9点多,两辆卡车开进林场,林鸿彬带着郭子好、邱明林、黄逢乾和徐秋英赶紧迎了上去。
车子共下来了6个人。
“我是知青林场场长林鸿彬,欢迎各位的到来。”
其中一个四十来岁的人伸双手出手:“林场长,你好你好,我是县国营养鸡场的场长蔡德胜。很早就听过林场长大名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蔡德胜!蔡德海?会不会有关系?
“蔡厂长客气了,我传出去的都是些诨名,哈哈!”
“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高海利工程师,负责给指导你们安装机器的。”高海利就是上次的高工。
“高工来我们林场出过差,老熟人了,哈哈,今天又要辛苦你了。”
“应该应该的。”高工态度很诚恳,上次的东西没白给。
“这位是陈友铸同志,是我们养鸡场的技术员,今天带着他是向你们学习来的。”
“林场长,你好你好,今天需要你们多多指点。”
“客气客气,需要互相学习!”
“这位是县运输队的刘师傅!”
......
蔡德胜一位一位的介绍完客人,林鸿彬也给几位介绍了林场办公室主任兼会计郭子好,林场技术员邱明林、养鸡组长徐秋英。又是一阵寒暄。
寒暄完就分头行动了,林鸿彬和徐秋英带着这县属养鸡场的人去了林场养鸡基地。
郭子好、邱明林则是负责接收机器:一套粉碎机。
林场现在有三种现代机器,基本摆脱手工作坊的状态了。
县里还很大方的给了一桶柴油!
“蔡厂长,有个事需要你这边帮忙?”蔡德胜有点疑惑,这第一次见面就找他帮忙?
“林场长你说!”
“是这么回事,我们林场现在成年鸡母不足,只给你们提供了500只,剩下的我们提供了半大的母鸡,再养1个月多就能生蛋了,不过多给你们100只半大的鸡,公母各半,账还是按原来的数量走,这事你看行不行?”
让别人帮忙,总得付些成本。
“多一百?”
“嗯!”
蔡德胜抿嘴思考了一会,县里说过来拉900只母鸡,又没有说一养就能生蛋的,养鸡场多了一百只鸡,而且还没在账面上,那他们就有很多操作的空间,这事可以做。
“可以!”
蔡德胜回了一句,然后走到陈友铸身边嘀咕些什么,然后示意陈友铸过去检查已经装好的鸡和鸡仔。
鸡虽然被关了一个晚上,但精神头很足。看那些公鸡的外形,就知道不普通,就算是那些半大的鸡,看体型也与成年鸡差不了多少了。与这里的鸡一比较,家里那些鸡都拿不出手,怪不得县里会让这个林场负责种鸡。
陈友铸对蔡德胜点了点头,并对林鸿彬给了个大拇指。
“林场长,你们鸡养的真好。”
“可能是这里的山好水好,哈哈哈!”
剩下的就是装车和技术员之间的交流,林鸿彬和蔡德胜不参与。
一辆卡车装成鸡,一辆装小鸡。
装好后,陈友铸找蔡德胜汇报情况:“场长,林场这里多给了,公鸡多给了一笼20只,鸡苗多给了2笼100只。”
蔡德胜听完后握住林鸿彬的手:“林场长,感谢你们大方!”
“应该的,兄弟单位嘛!”
“哈哈哈!”
中午回餐厅就餐时,蔡雅婷看到蔡德胜显得很惊喜:“爸,你怎么来了!”
蔡副书记不讲究啊,搞了个肥水不流外人田。作为县里的二把手、本土派的代表,蔡副书记看来很有能量啊。
“丫头,让我看看!”
蔡德胜看了闺女的样子,不禁笑花了脸。在林场几个月,蔡雅婷那真是大变样啊,脸色红润有光泽,感觉还长高了一点,女大十八变也没这么变的。
“让林场长见笑了,感谢林场对小女的照顾!”
“哈哈,都是革命同志,没什么照顾不照顾的!”
离开时,每人拎了一个小竹笼,里面装着用草包起来的10个鸡蛋,这是林场做的礼品装,从外面看是看不出这是啥东西的。
蔡德胜在离开时暗叹这林场心思真细,怪不得能在几个月内从一穷二白就扯起这么大的阵仗,并让县里的领导都记得他的好。
林场为什么能这么大方?容易得到的东西不珍惜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