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今天是林鸿彬和祝晓燕两人计划去县里登记结婚的日子,还好今天天气不错。
这登记点都在机关大院侧边,还要拜访下几位领导,当然不能空手去啊,继续借了村里的拖拉机,还好村里化肥、种子之类的都运回去村里了,车子比较闲。
这次还是带了10只公鸡、一筐鸡蛋。这次带去的是空间里养大的一代鸡,比上次给的更大、更漂亮一些。
两人又穿上中山装,显得特别精神。两人还带着一个袋子,里面装了一些包好的花生酥糖,他们不准备买喜糖了,就用花生酥糖替代。还带了几罐的刺泡,这个是要去哄小朋友的。
在空间里熬了很多红糖,林鸿彬索性做了些花生酥糖。
不过祝晓燕这个200多月的小朋友先吃上了,她坐在林鸿彬身边,用腿夹住竹罐,一手扶着车杠,一手抓着刺泡往嘴里塞。
先去卫生院看望祝爷爷,也顺便给祝爷爷送了几竹桶的果酒,现在老爷子每天给自己倒上一小碗果酒,人看着也年轻了些许。只要能经常喝上野果酒,这个孙女婿就没选错。
老爷子自己没开伙,生食就少送了,偶尔会送些风干兔补补肉食。
祝老爷子照例给两位把脉后吩咐道:“路上注意安全,车开的慢一点。”
“知道了,爷爷。”
车开的很慢,祝晓燕是第一次认真的看这沿途的风光,山区山多人少,初春的风光还是不错的。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林鸿彬觉得这几句歌词与路两边的风景十分相搭,不禁大声的唱起来,歌声盖过了拖拉机的动力声。
“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
祝晓燕也轻声和起来,这首歌传唱度很高,她当然也会。
在只有他们两人的时候,感觉祝晓燕活泼了好多。
在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古寨领那山路上,风景是真漂亮。山腰之下已经没什么树了,基本被砍光了,但山腰之上还都是林地。各种颜色的嫩芽,以及烂漫的春花,把山腰以上的山点缀的五彩斑斓。春天水汽重,山雾从山谷中兴起又散去,在朝阳的映照下,格外的美丽。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还是诗人会写景,用来描绘此景很是恰当。
“太漂亮了,回去时一定要在山顶停一下,我要再看一遍这里的风景!”
“遵命,老婆!”
风景是很漂亮,但惊险也是真惊险。山路一侧就是崖壁,一侧是深谷,吓的祝晓燕两手紧紧的抓住铁杆,一路大呼小叫。
下了山,就是平原,路就好走了,一路平平安安的到了县政府围墙外,停在民政局门口,婚姻登记处的是沿街的开门的。
拿着结婚介绍信开始办手续。在教员像下宣誓完,签字盖章,林鸿彬和祝晓燕就是合法夫妻了。两人手牵在一起,微微的一笑。现在牵手不会被人举报。
“恭喜两位喜结连理。”
结婚证是那种奖状式的,印有稻穗、和平鸽、并蒂莲、棉花等充满民族特色的图案,上方的中间是颗五角星,五角星两侧是国旗。下面是一段教员语录:“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再下面就是结婚证的内容了。
结婚证。清源字第99号,这是结婚证的编号了,真不错的号码。
新郎、新娘名字开始并列排在一起,体现了新中国婚姻自主、男女平等的婚姻关系。祝晓燕,女,20岁;林鸿彬,男,24岁。自愿结婚,经审查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发给此证。1972年3月29日。公章的单位是清源县革命委员会。
不需要结婚照,不写出生日期,结婚证简单的很。这也是结婚前要政审的原因之一,事情都做在前头了。
林鸿彬直接塞给登记的大姐两小包的花生酥糖。“多谢大姐了,这是自己做的花生酥糖,帮忙尝下味道。”
“那大姐就不客气了。”
大姐也是开心的收了起来。这几年倡导婚事简办,用喜字包装的喜糖很难买到了,也就无所谓用什么糖了。
现在要求是移风易俗,除了登记的大姐,林鸿彬也不打算在机关大院里分糖,免的被人抓把柄。做事可以高调,但这私人的事还是低调一点好,特别是在这机关单位里,还是在这特殊时期。
领完证,开着拖拉机往机关院子里走,门岗大爷和善的笑了笑,挥手直接放行了。这几个月时不时的能看到林鸿彬这家伙,已经熟悉了,看了车斗里的鸡笼、鸡蛋,知道今天又能改善伙食了。
先带老婆拜访下顶头上司蔡德海副书记。
“蔡副书记,这是我爱人,刚办完登记的,一起过来感谢您的。”
“谢谢蔡副书记!”
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都是高挑有型,男的帅气,女的靓丽,蔡德海不禁赞叹一句:“金童玉女,佳偶天成啊!恭喜两位喜结连理,祝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哈哈,谢谢领导的祝福!”两人赶紧躬身感谢!
“领导,今天我们顺便带了些公鸡和鸡蛋下来,您也帮忙接收下。”
“都是好事啊!哈哈,走!”挥手走出办公室。林鸿彬和祝晓燕跟在后面。
看新鲜事是人的本性,今天也不意外,拖拉机旁围了一群看大公鸡的人,不是爱围观,实在是这些公鸡太吸引人的目光了,这次用的是长长的大鸡笼,格子很大,大致能看清鸡的模样。
“这要是当种鸡多好啊。”不知道谁冒出一句。
蔡德海一过来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路的招呼声,县二号人物嘛。
“大家听我说,我身边这两位,小林和小祝,今天喜结连理,大家用掌声表示祝贺。”一阵热烈的掌声,林鸿彬和祝晓燕赶紧赶紧躬身表示感谢,这些人都轻慢不得。
“两位新人还给我们带了礼物,一筐鸡蛋,还有那些大公鸡,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这对新人。”这次掌声就更响了。
“你们几个把东西搬去厨房,中午加餐!”
“呜~”一阵欢呼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