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门岗大爷指的方向,林鸿彬很快找到了武装部的办公楼。
部长办公室在二楼,他特意绕到楼梯间一个偏僻的角落,趁着没人注意,从空间里取出一个装着海产干货的粗布麻袋 —— 这是他特意准备的 “伴手礼”,既不扎眼,又符合乡下人的实在。
拎着麻袋走到林国雄办公室门口,他挺直腰板,抬手敲了敲门,声音洪亮:“报告!”
“进来!” 屋内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回应,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
林鸿彬推门而入,先把麻袋往墙角一放,然后快步走到办公桌前,“唰” 地一个立正,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首长好!”
林国雄放下手里的文件,抬头打量了他两眼,眉头微蹙,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你是…… 古邑的林、林、林鸿彬?”
“首长,您记性真好!” 林鸿彬心里一暖 —— 以前每年也就见一面,自从他进军校,已经六年多没联系了,自己模样变化不小,林国雄还能叫出名字,实属难得。
“坐!别一口一个‘首长’了,叫叔!”
林国雄摆了摆手,语气亲近了不少,“我记得你当年考上了军校,怎么现在回来了?领章也没见着。对了,你爷爷奶奶身体还好吗?”
按族谱算,林国雄和林鸿彬祖上是一家,没出五服,论辈分,林鸿彬确实该叫他一声 “叔”,以前也一直这么叫。
清源县是方言区,外地干部来这儿工作,光语言关就难过,做事总事倍功半,林国雄当年就是因为熟悉本地情况,才被特意调回县里任职的。
林鸿彬从口袋里掏出烟盒,抽出两根烟,递了一根给林国雄,另一根又塞了回去 —— 他自己不抽烟,但知道这年头成年男人很少不碰烟,递烟是拉近距离的好办法。
“叔,我还没回古邑,没亲眼见着爷爷奶奶,不过前阵子收到爷爷的信,说他已经退休了。我就是因为这才申请转业的,想回来照顾他们。今天刚到县城,下了车就先来看您了。”
他特意把 “尽孝” 的理由摆在明面上 —— 这可是写进转业档案的,必须咬死,不能给人留任何话柄。
“转业?” 林国雄接过烟,夹在耳朵上,顺手拿起桌上的搪瓷茶缸,给林鸿彬倒了杯温水,
“来,先喝口水润润嗓子。这么好的前程,转业太可惜了!”
“谢谢叔。” 林鸿彬接过茶缸。
“你在部队是什么职务?具体管什么?” 林国雄又问,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
“副连长,在军校学的是后勤经济管理,下连队后也一直负责后勤工作,” 林鸿彬回道。
林国雄眼睛一亮:“那要不要来武装部?咱们这儿尽是大老粗,就缺你这样的大学生,来给咱们提升提升学历档次,以后发展也稳当!”
“叔,我还是想离家近点。”
林鸿彬赶紧摆手,态度诚恳,“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边离不得人,我得找个能常回去的岗位,方便照顾他们。”
“离家近啊……”
林国雄摸了摸下巴,沉吟道,“你老家古邑附近那几个公社,咱们武装部系统暂时不缺人。”
公社武装部属于地方系统,但他这个县武装部长还是能给点意见的,级别的话他这个副连长加大学生勉强能顶的上,就是林鸿彬年纪小了点。
他把耳朵上的烟取下来,叼在嘴里,拿起桌上的火柴盒,“刺啦” 一声划着火柴。
见林鸿彬没要抽烟的意思,就自己先点上,夹着烟猛吸了一口,另一只手甩灭火柴梗,扔进桌角的烟灰缸里。
“除了离家近,还有别的要求吗?”
“没有了,只要能离爷爷奶奶近,什么岗位我都能做。”
林鸿彬语气坚定,一副 “为了尽孝不计较” 的模样。
“行,那走,咱们去民政那边问问!”
林国雄说着,把烟摁灭在烟灰缸里,起身就往门外走 —— 军人出身的人,向来想到就做,不拖泥带水。
走到门口,他瞥见墙角的麻袋,好奇地问:“这是什么?看着不像行李啊。”
林鸿彬赶紧解释:“叔,这是巴浪鱼干,我在岛上跟战友一起晒的,没花钱。临走前正好赶上鱼群,战友们吃鱼吃腻了,就让我带点回来。我这匀了一小袋给您,您尝尝鲜,看看跟咱们这儿的鱼干有没有不一样。”
民政局办公室就在隔壁一栋楼,林国雄带着林鸿彬直接走到局长办公室门口,没敲门,先在门框上敲了两下,推门就进:“老陈,忙着呢?”
“哟,老林啊,稀客!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儿?” 办公室里的中年男人赶紧放下笔,笑着起身 。
“来打你老陈的‘秋风’,给我侄子求个岗位。” 林国雄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老林可是出了名的不爱求人,今天居然为了人开口?” 中年男人打趣道,眼里满是好奇。
林国雄掏出烟,递了一根给陈正身,自己也叼了一根:“来,老陈,点上。这可不是外人,是我老家的侄子,正儿八经的军校高材生,在部队锻炼了几年,现在转业回来,你可得给好好安排安排。”
等两人都点上烟,林国雄又转头对林鸿彬说:“鸿彬,这位是民政局的陈正身局长,我老战友,你叫他陈叔就行。”
林鸿彬立刻顺着话茬,敬了个军礼:“陈叔好!”
“军校生?这可是稀罕人才!” 陈正身眼睛一亮,连忙问,“小伙子哪所军校毕业的?学的什么专业?”
林鸿彬赶紧从包里掏出转业资料,双手递过去:“陈叔,这是我的资料。我毕业于江夏军事经济学院,学的是后勤保障管理专业,转业前是副连长。”
陈正身叼着烟,用腾出的手接过资料,翻了两页,点头道:“学后勤的好啊!现在不少单位都缺懂管理、有文化的人,你这条件,要是愿意去县城,保准有单位抢着要。说说看,你自己有什么要求?”
“陈叔,我是古邑公社的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就是为了回来照顾他们才转业的。”
林鸿彬再次强调 “尽孝” 的理由,语气恳切,“我没别的要求,就想在老家附近的公社找个岗位,能常回去看看老人就行。”
一旁的林国雄适时补充:“他爷爷是老革命;他爸是烈士,金门战役牺牲的;他妈妈走得也早,这孩子是爷爷奶奶一手拉扯大的,是个孝顺娃。”
在长辈眼里,没结婚的年轻人都算 “孩子”,一句话就把林鸿彬的家庭背景说清楚了,也为他的 “尽孝” 添了分量。
“原来是烈士后代、革命家庭的孩子!”
陈正身脸上的态度郑重了些,他把烟摁灭在烟灰缸里,转身走到身后的文件柜前,拉开柜门翻找起来,
“古邑附近的岗位…… 我找找看,应该有几个空缺。”
过了几分钟,他拿着一叠薄薄的资料走回来,坐在椅子上翻开,指着其中一页说:
“第一个是济苍公社,他们缺个宣传干事,原来的干事前段时间因为突发事件牺牲了,岗位一直空着。这个岗位是一级办事员待遇,有学历要求,还得会书法、绘画 —— 就因为这些要求,没找到合适的人。”
他又翻到下一页:“第二个是麦山公社,需要一名团支书。
不过这个岗位有点麻烦,公社自己本来提了人选,不知道怎么回事被上面的领导否了,现在还僵着。而且你也知道,这年头共青团的工作不好做,几乎快瘫痪了,去了怕是要给自己找麻烦。”
林鸿彬心里默默记下 —— 麦山公社的团支书绝对不能选,既麻烦又没实权,还容易卷入矛盾。
陈正身继续翻页:“第三个就是古邑公社的,青云山知青林场缺个场长。
以前是古邑公社的武装部长兼任的,前阵子那个部长升了公社副书记,没时间管林场了,就打报告上来要专人负责,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这个知青林场是县革委直属的,由林业管理局代管,算是半军事化单位,正好要求转业或退役军人,还得有文化 —— 你这条件,刚好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