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今天终于放晴了。林鸿彬一大早开着拖拉机往县里赶,准备去汇报工作,养鸡场搞起来了当然得汇报一下。
本来想早点去的,没想被连续的雨天拖住了,就那破路,下雨天开车并不安全。
林鸿彬带了一篮子鸡蛋,4只杀好的鸡,还有一个鸡笼,里面装了6只活公鸡。装样子挑着东西去坐车太麻烦了,干脆又借了村里的拖拉机。
林场的人在吃香的喝辣的,当领导的天天还为一口肉愁呢。林场养鸡情况领导们迟早都会知道的,不上交点像话吗?李云龙他都不敢这么干啊,所以带些鸡、蛋去汇报工作没毛病。
况且,林场里有“间谍”啊,还是5位。在林场,林巧玲她们第一次见了那么多的鸡,天天吃到不重样的鸡肉做法,还有翻着花样的鸡蛋做法,既新奇又高兴,早就给长辈们写信了,把林场的情况给透底了。
到了县里,找了个地方把鸡蛋和鸡放在车斗里,突突的开进机关院子里,门岗看着车斗里的东西,看了证件后很给面子的放行了。
今天主要是养鸡的情况的汇报,向蔡德海汇报就行。
这一见面蔡副书记就直接来了一句:“听说你把古邑公社的食品站给端了?”
“领导,这事都汇报您这儿了?我们林场可都是受害者啊,打掉他们的是人民,是领导们为民除害,我们只是去卖鸡的。”这事不能认,这可有点越权了,犯忌讳。
“行啦,别耍嘴皮了,说说今天来这里干嘛。”
“领导,这是虫子养鸡试验的详细资料,请您审阅。我去我们大队三个生产队换了一大批的成鸡,现在我们林场养了公鸡1100余只,母鸡1400余只,这不公鸡有点多了,请求县里给解决一部分,我们也顺便还给乡亲们一部分费用。”
“你们能养这么多的鸡?”
“试验嘛,数据当然要全面一点,也要压压看底线在哪里,所以就换了多一点。按现在的情况看,还能再养一些。”
“现在县里都缺肉,你们这算是解决了县里的燃眉之急。我让人安排去你们林场去处理。”
“谢谢领导,今天把工作成果也来了,需要你验收。”
“什么工作成果?”
“一篮子鸡蛋,10只鸡。”
“哦~!那我得去看看。”
说完就要起身,就算是当了领导也馋肉啊,机关食堂这里也不是天天有肉的。
清源县是种甘蔗大县,相应的种粮食的地就少了,在缺粮的情况下,猪鸡鸭鹅养的就少了,县里的养猪场规模也不大,所以每个月的肉票就是那可怜的几两,领导也就稍微的多一点而已。
林鸿彬赶紧拦住急着去看工作成果的蔡副书记。
“领导,请稍等,我这还有一个私人的事情需要领导批准。”林鸿彬递上结婚申请。
蔡德海边看结婚申请边说道:“结婚申请?你24周岁了,是该结婚了,作为干部,有一个稳定的家庭很重要。对方是个知青啊,还有你们长辈的签字?既然你们双方长辈都签字了,就走个流程。但政审还是做的,通过后相关部门会开具结婚介绍信寄给你。到时候你和你爱人拿着结婚介绍信去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你等通知吧。”
两人到楼下时,拖拉机旁有人在参观了,看到蔡德海纷纷打招呼。
蔡德海先翻开篮子,拨开锯末。
“你这鸡蛋怎么这么大,长的跟鸭蛋似的?”蔡德海拿起一个鸡蛋,在手上颠了颠,然后又放回去。
“鸡比较大一点。”林鸿彬从袋子里扯出一只杀好的鸡,递给蔡德海。
“好大的鸡啊!”旁边有人惊讶的道。
蔡德海拎过鸡,看了看,腿粗体壮,拎了拎,还挺沉的。对旁边的一位年轻人道:“小郑,你去厨房拿秤过来秤一下。”年轻人转头就向食堂跑去。
“小林,把活鸡放一只出来看看!”蔡德海又对林鸿彬道。林鸿彬打开笼门,抓了一只公鸡出来。
公鸡羽毛油亮,色彩鲜艳,尾羽高耸,鸡冠雄壮,鸡腿粗壮,散发一种威猛的气息。
“这鸡养的好啊!”背后突然传来一个略带磁性的声音,说的是普通话。
“张书记好!我给你介绍下,这位小伙是青云山知青林场的场长林鸿彬同志,今天带着工作成果来汇报了。”蔡德海也用普通话介绍了林鸿彬,周围也是一阵问好声。
“鸿彬同志,这位是张宝言书记。”这位也是军区下来的,从军代表转县党政一把手的,现在整个地区都是党政一元化管理的,林鸿彬在“批林”的会议上见过他。
“张书记好!”林鸿彬手上正抓着公鸡,不知道该不该放下,有点手忙脚乱的。
“你就抓着。你们林场鸡养的真精神,怎么养的。”
“报告书记,我们在做虫子养鸡试验,这是我们第二阶段试验的成果。”
“虫子养鸡?”张书记疑惑的转头望着蔡德海。
“嗯,当时他们提了试验要求,我给批了,今天来交任务来的,看成果还是不错的。回头我再向你汇报。”
小郑拿着秤回来了,厨房的师傅也过来看热闹了。与林鸿彬一起把四只杀好的鸡称了,5斤1、5斤2、5斤、5斤2,这是全净膛鸡,加上毛羽内脏都在7斤半往上了。
这些鸡都是村里换的鸡,但在空间里养了40天,在林场也吃的饱,只只膘肥体壮的。
空间里长大的鸡个头更大一些,先留着,第一次不能给太好的,不然下次没惊喜了。
张书记拍了拍林鸿彬的肩膀,留下一句“养的真不错”,然后走了。
“小郑,黄师傅,你们把这些拿去厨房,中午我们也试下这虫子养的鸡的味道。”
小郑和黄师傅脸带喜色的开始搬鸡,其他围观的人也喜滋滋的抬着鸡蛋一起去食堂了。
这年头,没几个不馋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