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学的时候,有位老师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现在与诸君共勉。”
林鸿彬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句:“大炮是用来丈量国土面积的,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向艾教授致敬!虽然这句话来源于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曼--“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艾教授引用并加工,让大部分的中国人理解这句话的。
“没有剑锋与大炮,我们新中国就没办法获得现在的国际地位。剑锋与大炮是国家主权的坚实护盾,是民族尊严的有力保障,也是确保真理得以伸张的坚强后盾。
唯有以强大军事力量为基础,国家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扞卫自身尊严,推动符合大多数国家利益的真理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至于剑锋与大炮是怎么来的?这就涉及到经济问题了。我们下次再找个时间来认真的聊一聊。”
“我们看时事新闻不能只看热闹,还要去判断这事情后续的影响。就中美联合公报而言,对中国、对美国、对苏联、甚至对国际局势都有什么影响。有兴趣的同志在会后好好的讨论下。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角度切入。”
“我们继续来分析联合公报。联合公报说,‘福特总统和总理就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阐明了各自的立场和态度’。
这属于外交辞令,怎么解读?其实就表示双方在会谈中很多共识没有达成,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看一下公报内容,有中方声明,有美方声明,就些是没有达成共识的内容。还有双方声明,那些是达成共识的部分。”
“我再给大家说一说一些外交辞令真实表达的意思。比如说双方?坦率交谈,那就表示双方分歧很大,但基本知道了具体的分歧在哪里。比如说?交换了意见,那就是说双方各说各的,双方亮明了态度,但没谈拢,也没有争吵。
如果说双方?充分交换了意见,那就是吵得很激烈,谁也说服不了谁。还有,如果说?增进了双方的了解,那表示双方认识上还存在分歧。等等。”
“外交辞令很多,都很有意思,你们看报时可以试着去理解那些词汇表达的意思。”
“看报,也不仅仅是看报!看报有很多门道。既然说到这里的,那我就把老师教我的看报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这个方法叫‘读报六法’。”
“一是报题阅读法。报纸的文章标题,等于报纸的眼睛。阅读报纸的题目,往往能较快地了解作者、编辑的意图,明确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浏览标题后,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读一部分。读报先读题,是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值得提倡。”
“二是粗读、细读结合法。粗读,即浏览,主要是扩大知识面,捕捉需要精读的文章。细读,就是精读,对一些重要的阅读材料,应该逐字逐句琢磨,逐段逐节咀嚼,仔细地了解它的内容、思路等。这样点面结合,既省时效果又好。”
“三是剪贴法。剪报的范围可根据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和个人兴趣而定。剪下后,要注明报纸的名称和日期。贴报有几种方式。如剪后放在纸盒内。
到一定阶段,再分门别类地贴在旧练习本或旧杂志上。也可边剪边贴,手边准备一些16开的白纸,剪下就贴在纸上,每张纸贴一篇,日后分门别类装订,另编目录。报纸剪贴后,要常常翻阅整理。这个暂时不提倡啊,不过你们可以抄写。”
“第四是资料摘录法。有些文章的片段、精彩语句、出色的标题,一些有用的事实、数据等,因其比较短小,不一定剪下,可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摘录时要注明出处,以便日后查对。”
“第五是读写结合法。读报后,写些读后感,对报纸写点书面意见,模仿报上的文章练习写作,给报社投稿;都是读报写作相结合的有效形式。读报时,注意积累词汇,学习写作,研究他人文章思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也是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最后一个是小组读报法。可以找三五个志同道合的同志,组成读报小组。活动形式有几种:(1)定期交流心得,讨论报上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以讨论促读报;(2)开展读报知识小测验。轮流出题,大家回答,在回答中促进读报;(3)交流剪报或摘报资料,互通有无,相互补充;开展评报活动,讨论哪些文章好,哪些不好,哪些版面编得活泼,哪些地方有差错,还可以写成意见稿,寄给报社。”
“以上是读报的一些方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教人怎么看报纸,在这时代可是真干货。听的人也很认真,一部分人还不停的做笔记,这些人学习态度上那是真的没什么可挑剔。林鸿彬说的这些基本是他们没接触过的,所以互动会少一些。
林鸿彬边说边写,黑板上满满是他的手书,字体方正整洁,苍劲有力,让人不忍心擦去。
“希望各位能多读书、多看报,关心时事,理论联系实际,开阔视野,提高政治素养。以上是今天的内容。其实我也是个门外汉,只是把了解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互相学习,一起进步。”林鸿彬最后总结道。
“讲一句题外话,我们南方人多讲方言,方言发音方式、语句的表达方式与以北方官话为基础的普通话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学好语文、写好文章还是多读报纸,特别是官报。”
林鸿彬讲的这些在中学可学不到,这些内容算是给知青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窗口,让林场知青们从一群只有热血的青年,开始向一群有独立世界观社会青年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