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的象牙山,呵气成霜,但冬日的严寒丝毫抵挡不住村民们的热情。
由村委会牵头、多家企业赞助的“全民冬跑大会”就在村小学的操场上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帷幕。
红色的横幅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大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
操场边上,几张课桌拼成了临时主席台,新村主任谢永强穿着一身略显紧绷的运动装,正拿着一个破旧的扩音喇叭,有些紧张地做着动员:
“乡亲们!为了丰富咱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体魄,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希望大家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他旁边站着副主任刘能,今天可是他的大日子。
他特意穿上了瑾瑜给他买的新羽绒服,脖子上还挂着个亮闪闪的哨子,背着手,腆着肚子,在主席台前来回踱步,那架势,仿佛在检阅千军万马。
起跑线上,可谓是众生百态。
年轻人如林叙、江川等,都是轻装上阵,做着标准的热身动作,跃跃欲试。
林叙的目光一直在人群中寻找瑾瑜,见她穿着温暖的粉色羽绒服,戴着毛线帽和手套,全副武装地站在起点线外对他挥手,这才安心,回以一个温柔的笑容。
老辈人则更具特色。
王老七穿着厚重的棉袄棉裤,谢广坤更是夸张,不仅裹得像个球,脖子上还围着条厚厚的围巾,跑起来估计都喘不上气。
他一边活动手脚,一边用眼睛斜睨着主席台上的刘能,嘴里嘟囔:“哼,显摆啥呀,一会儿看我咋跑赢你!”
刘一水、王小蒙这些村里企业的代表也都在列,算是支持村里工作。
最引人注目的是赵四,他不知道从哪儿翻出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运动服,样式极其复古,正在那儿极其认真地、同手同脚地活动关节,引得周围一阵窃笑。
“各就各位——预备——”
“砰!”
随着这声略显滑稽的“发令枪”,浩浩荡荡的跑步大军如同开闸的洪水,涌出了学校操场。
规划的路线是从学校出发,沿着村里主干道跑到温泉民宿折返,全程大约三公里。
这出发没多久,好戏就开场了。
谢广坤果然“不负众望”,一开始就铆足了劲往前冲,企图抢占先机。
奈何他装备过于“精良”,没跑出五百米,就憋得满脸通红,气喘如牛,速度瞬间慢了下来,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个年轻人从身边超过,气得他直瞪眼。
赵四则坚持着他那独特的、如同扭秧歌般的跑步姿势,速度不快,但极具辨识度和娱乐效果,成了沿途村民围观和加油的焦点。
王老七纯粹是来凑热闹的,跑了一半,看见路边有卖糖葫芦的,干脆停下来买了一根,边吃边乐呵呵地看着大部队从身边跑过。
刘能作为“领导”,本来想坚持跑完全程,树立个榜样,奈何体力不支,跑到一半就偷偷溜上了跟随的保障三轮车,还美其名曰“巡视赛道,确保安全”。
而跑在前面的第一梯队,则是另一番风景。
林叙和江川并驾齐驱,两人身体素质都不错,跑得相对轻松。
林叙心里惦记着在终点等他的瑾瑜,脚下步伐稳健。
江川则时不时回头看看,担心着在家养胎的刘英会不会来看热闹。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白清明这个上海来的小伙,体力居然相当不错,紧紧跟在林叙他们身后,气息均匀,让不少村民对他刮目相看。
王小蒙和谢小梅等女将也毫不逊色,互相鼓励着,跑得有模有样。
折返点设在温泉民宿门口,瑾瑜早就和几个姑娘等在那里,端着热气腾腾的姜糖水。
“喝点热水,暖暖身子再跑回去!”她清脆的声音像温暖的阳光。
林叙跑到这里,接过她递来的水杯,指尖短暂的触碰,仿佛驱散了所有的寒意,让他动力倍增。
谢广坤呼哧带喘地跑过来,也想喝一碗,瑾瑜笑着递过去:“广坤叔,加油啊!”
谢广坤一口灌下,抹了把嘴,看着前面已经折返的林叙等人的背影,懊恼地一拍大腿:“哎呀妈呀,追不上啦!”
回程的路,更像是一场欢乐的游行。
有坚持到底的,如林叙、江川,稳步向前。
有结伴说笑的,享受着冬日里集体活动的乐趣。
也有一瘸一拐还在坚持的,比如不小心崴了脚的赵玉田,被他爹赵四一边“扭”着一边数落……
保障车上的刘能拿着喇叭,时不时喊上一句:“加油啊!坚持就是胜利!奖品丰厚啊!”
他这话倒是挺管用,一想到各个企业赞助的丰厚奖品,不少人的脚步又轻快了些。
最终,林叙和江川几乎同时冲过了终点线,并列男子组第一。
白清明紧随其后,获得了第三。
女子组则由王小蒙拔得头筹。
颁奖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王大拿颁发的奖品果然实在,一等奖是高级电饭煲,二等奖是品牌羽绒被,三等奖是粮油大礼包。
所有坚持跑完全程的人,都获得了一条印着“象牙山冬跑纪念”的白毛巾。
刘能和谢永强忙着给大家颁发奖品,笑得合不拢嘴。
谢广坤虽然没拿到名次,也得了一条毛巾,他拿着毛巾左看右看,又瞅了瞅刘能身上那件新羽绒服,心里盘算着怎么也能值几个钱,总算不那么郁闷了。
冬跑大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
村民们拿着各自的战利品,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刚才的趣事,各自回家。
热闹的冬跑活动落幕,象牙山村迎来了短暂的宁静,但这宁静很快又被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打破,刘英经过十月怀胎,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儿。
这小女婴取名江疏,成了老刘家第三代的第一个孩子,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最高兴的莫过于刘能了,他本就是个女儿奴,如今升级当了姥爷,那股疼爱劲儿更是有增无减,全都倾注在了这个软软糯糯的小外孙女身上。
最明显的变化是,刘能那个爱占小便宜、精打细算的“小扣”毛病,在江疏这里被彻底“治愈”了。
只要是给外孙女买东西,无论是奶粉、小衣服还是玩具,他眼睛都不眨一下,嘴里再没说过“浪费”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