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最后一缕金辉掠过焚天谷的岩壁,将满地焦痕染成暖红。之前肆虐的烈火已收敛势头,只在石缝间残留着零星火星,袅袅青烟缠绕着黑石向上飘升,与渐浓的暮色交织成一片朦胧。慕容复勒住缰绳,回头望向谷心的焚天殿——那座青铜楼阁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殿顶还残留着炎晶与阴阳镜碎片交织的红银光晕,像一枚悬在黑暗中的星辰,标记着他们刚刚跨越的里程碑。
“公子,墨无常的残部已退出谷外五十里,听雪楼的暗桩正盯着他们的动向。”谢清寒策马赶至身侧,青衣袍角被晚风掀起,手中握着刚收到的密报,“另外,极寒渊方向传来消息,近日那里出现了罕见的‘冰雾’,能见度不足三尺,恐怕会影响我们的行程。”
慕容复颔首,指尖摩挲着腰间锦盒的边缘,盒内炎晶与三片碎片正散发着微弱的共鸣。他能清晰地感应到,极寒渊方向传来一缕与碎片同源的阴柔气息,只是被冰雾阻隔,显得格外模糊。“冰雾虽险,却也能挡住其他觊觎碎片的势力。”他抬眸望向东方,暮色已将天际染成深紫,“传令下去,蝠影卫分成两队,前队携带破冰工具探路,后队负责照看伤员与补给,明日拂晓出发。”
“是。”谢清寒翻身下马,快步走向正在休整的蝠影卫队伍。玄色衣袍的身影在残焰旁穿梭,清点物资的声音与金属碰撞声交织,打破了山谷的寂静。几名受伤的蝠影卫正用焚天谷的温泉水清洗伤口,水中融入的炎晶碎屑让伤口愈合速度加快了数倍——这是慕容复方才特意留下的,炎晶的热力不仅能破阵杀敌,还藏着滋养生机的妙用。
慕容复独自走到一块被烈火熏黑的巨石旁,取出锦盒中的炎晶与碎片。赤红的晶石在暮色中泛着暖光,三片青铜碎片围绕着它缓缓旋转,银辉在石面上投射出极寒渊的模糊轮廓:那里冰川连绵,渊底藏着一座冰封的祭坛,第四片碎片就嵌在祭坛中央的冰柱上。“还差四片。”他轻声自语,将内力缓缓注入炎晶,晶石的红光骤然亮起,竟穿透暮色,在东方天际划出一道细微的光痕——那是指引方向的“晶光引”,即便在冰雾中也不会消散。
夜风渐凉,残焰终于彻底熄灭,只留下空气中淡淡的焦糊味。蝠影卫们已搭好临时帐篷,篝火在帐篷间跳动,映着一张张坚毅的脸庞。谢清寒端来一碗热汤,递到慕容复手中:“公子,明日赶路需耗费大量体力,先暖暖身子吧。听雪楼已联系上极寒渊附近的‘冰族’,他们世代居住在冰川下,熟悉那里的地形,或许能帮我们避开冰雾中的陷阱。”
慕容复接过热汤,暖意顺着喉咙滑入腹中,与炎晶的热力在体内交融。他看向篝火旁的蝠影卫们,有的在擦拭兵器,有的在检查马匹,每个人脸上都没有丝毫疲惫,反而透着一股跃跃欲试的斗志——自焚天谷一战后,众人亲眼见识了慕容复的北冥神功与炎晶的力量,对寻镜之路更添信心。
“冰族……”慕容复若有所思,指尖敲击着汤碗边缘,“让听雪楼的人提前传递消息,就说我们是为守护极寒渊的秘境而来,不会打扰他们的生活。若他们愿意相助,燕盟日后定有重谢。”
谢清寒点头应下,转身去安排传信事宜。慕容复仰头饮尽热汤,将碗递给身后的侍从,再次望向东方。夜色已深,极寒渊方向的星空格外明亮,仿佛有无数星辰在指引着方向。他握紧手中的炎晶,感受着碎片传来的共鸣,心中清楚:焚天谷的胜利只是开始,极寒渊的冰雾、冰族的态度、影阁的反扑,还有那藏在秘境中的第四片碎片,都将是新的考验。
但他没有丝毫畏惧。丹田内的火神晶核愈发凝练,北冥神功已能熟练掌控,再加上听雪楼的情报与蝠影卫的忠诚,他有信心跨越所有阻碍。抬手将炎晶与碎片收回锦盒,慕容复转身走向帐篷:“明日出发前,让所有人将炎晶碎屑缝入衣襟,可抵御极寒渊的寒气。”
“是,公子。”侍从躬身应道。
篝火渐渐减弱,帐篷内的呼吸声变得均匀。唯有慕容复帐篷中的锦盒,仍在散发着微弱的红银光晕,与窗外的星辰遥相呼应。夜色中,一行人的身影虽已隐入帐篷,却仿佛在大地上刻下了一道坚定的轨迹——从焚天谷到极寒渊,从三片碎片到完整的阴阳镜,从燕盟初立到复兴大燕,这条路虽漫长,却每一步都踏得无比坚实。
次日拂晓,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慕容复已带着队伍踏上了前往极寒渊的路程。玄色的队伍在晨光中延伸成一条长线,腰间的银蝠令牌与锦盒中的炎晶相互映照,在大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焚天谷的残焰早已冷却,但寻镜之路的火焰,却在每个人心中愈发炽热,朝着东方的冰川,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