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原因很简单——州牧府中的奏报显示,其他郡县皆有公文往来,唯独这几郡的奏报寥寥无几,仿佛 ** 于益州之外。
刘备要的是一个完整的益州,而非四分五裂的疆土。
若南中诸郡阳奉阴违,这是他绝不能容忍的。
“确实!南中之事,必须即刻解决!”
即使贤侄你不提,我也计划明年彻底解决南中问题。
刘备主动提及南中之事,完全在诸葛川预料之中。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若刘备仍对南中置之不理,那才令人质疑他是否真是汉昭烈帝。
诸葛川闻言浅笑:伯父若决定明年出兵,我这倒有三点拙见。
但说无妨。
今夜刘备本就打算虚心请教,自然愿意倾听这位年轻谋士的见解。
首先,应当重新划分南中行政区域。
可在保留越嶲、牂牁、益州、永昌、朱提五郡的基础上,将大郡进一步拆分。
否则...
若南中仅设少数大郡,一旦某郡叛乱,极易引发连锁反应。而增设郡治后,各郡之间便能相互制衡。
新增的郡守职位,正好可以用来安抚归顺的益州官员。
可谓一举两得。
诸葛川这番建议并非凭空捏造。
历史上诸葛亮平定南中后,确实采取了类似策略:将益州更名为建宁,分设云南郡,又增设兴古郡,最终形成南中七郡格局。
这种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治理智慧,与西汉削藩策略异曲同工,都是通过细化行政划分来分化地方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治理方式...
即便在千年之后的中原王朝,治理边疆时仍然沿用。
站在地图前,刘备越听越觉得茅塞顿开。
增设郡治以制衡,利用官职安抚西川官员...伯治此言,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啊。
刘备,空缺的官职确实可以用来争取西川各方势力的支持。
诸葛川便向刘备提议道:主公,若职位不足,不妨将西川官员调往汉中安置。眼下汉中除被押解至成都的阎圃外,已无其他知名官员。此人才能出众,主公若得空可亲自招揽。有他辅佐治理汉中,必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刘备默默记下这个建议。
诸葛川接着分析南中策略:其次,当收服其首领,以威慑之,再委以官职。除郡守需由主公亲自任命外,中下层官吏可采用当地豪强、本土人士与您委派官员三方共治的模式。某些民风彪悍之地,可允许一定程度的自治。
若全部派驻汉人官员,不仅需要驻军保护,增加粮饷运输负担,更会因文化差异引发矛盾。不如采取粗定法制,汉夷相安的自治方针。
饮了口茶水,诸葛川继续道:最后,当收编南中精兵充实军队。归顺者收为己用,抗拒者则当机立断予以铲除,切不可心慈手软。
在这方面,诸葛川认为历史上的诸葛亮就处置得相当妥当。
《华阳国志·南中志》载:蜀相诸葛亮迁南中青羌精锐万余户入蜀,编为五部,作战勇猛,称飞军。这支由夷人勇士组成的劲旅在北伐中屡建奇功。
诸葛亮对剩余青羌老弱亦不轻纵。或将其分给豪强为部曲,对推拒者则以官爵钱财笼络。其恩威并施之术,可谓运用纯熟。
更甚者,武侯特许南蛮入仕。孟获曾任蜀汉御史中丞,其族人孟琰亦率部北伐,独抗司马懿大军。
其四,倡汉夷通婚。以血脉交融,渐行汉化。若施怀柔,可令纳蛮女为妾者获金银田亩之赏;若行刚策,则驻精兵三五千于边陲,岁岁掠蛮族女子配与将士,老幼生死听之任之。
如今孙权掠山越女子以充人口之法,大可效仿。五胡之时尚谓民族大融,今武侯后裔诸葛川以蛮女赐将士为妾,后世称其为融族功臣,岂非理所应当?
《辅汉将军诸葛川惊动魏帝曹操》
深谈一夜,刘备与诸葛川促膝长谈。对于刘玄德的诸多疑问,诸葛川知无不言;遇难解之题,则巧妙推诿,建议其另询诸葛亮等人。
东方既白时,诸葛川起身告辞。刘备望向窗外晨光,方觉叔侄二人竟畅谈通宵。
瞧我...刘备轻拍额头歉然道,竟忘了贤侄征战劳顿,正需休憩。
伯父不必挂怀!诸葛川拱手道,侄儿年轻力壮,无甚大碍。倒是伯父更需保重龙体,若是...
话音未落,刘备已从书阁取出一方鎏金印绶置于案前。
这是...
见那印信,诸葛川眸光微动。刘备笑而不语,示意其细观。
拾起将印,辅汉将军章五个篆字赫然在目,左侧单独铭刻着峻拔的字。
两侧各有一行竖刻的文字,左侧为,右侧则是。
辅汉将军!
这正是刘备给予诸葛川的官职封赏。
虽为杂号将军,但二字却寄托了刘备对诸葛川的深切期望。
诸葛川一时怔然。
他原以为,自己年纪尚轻,充其量只能获封杂号校尉,已是莫大的肯定。
毕竟,他资历尚浅。
若官职过高,将来立功之时,恐将面临封无可封的境地。
然而,刘备竟授予他辅汉将军——一个在杂号将军中颇具分量的封号。
战时若有多位杂号将军同在一军,他的辅汉将军可顺势擢升为辅汉大将军,统领其余诸将。
当然,其他重号将军亦可接管指挥权。
但能凌驾于他之上的,唯有四平、四安、四镇、四征等将军,乃至卫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之流。
昔日刘备称汉中王时,关羽也不过受封前将军,位列重号。
换言之,此刻的诸葛川虽为杂号将军,但能号令他的,仅有关羽、张飞、赵云、魏延、黄忠等元老重将。
如若不然,他便可独掌一军,统御诸将。
由此可见,刘备的封赏份量极重。
此举几乎奠定了诸葛川作为年轻一代领袖的地位。
书房内,刘备对诸葛川的反应颇为满意。
他笑着说道:原本朕欲封你为冠军将军,但念及孝武皇帝时那位冠军侯早逝,觉得此号不祥,故而改授辅汉将军!
“既然喜欢,就别傻站着了,带着将军印走吧。”
刘备挥了挥手,故作嫌弃地赶着诸葛川。
诸葛川拿起印章,细细端详了好一会儿——
突然——
他单膝跪地,双手托印,郑重行礼道:“末将诸葛川,参见主公!”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正式地称呼刘备,还是在当面。
这一跪——
跪的是刘备的信任与器重。
见侄儿跪在面前,刘备先是一愣。
随即回过神来,指着他笑骂道:“滚滚滚!臭小子,还跟伯父整这套虚礼?再不起来——”
“信不信我真一脚把你踹出去?”
诸葛川哪敢耽搁,冲刘备咧嘴一笑,赶紧起身溜出了书房。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刘备忍不住笑了。
“这混账小子……总算没辜负我的心思!”
说罢,他转向木格——
那里还剩下两枚武官印:昭武校尉印、荡武校尉印。
这是为张苞、关平准备的。
正如诸葛川所料——
刘备确实有意让他成为年轻一辈的领军者。
更让他欣慰的是——
这个侄儿既有才干,又有胸襟……
足以扛起他们老一辈的期望。
另一边——
走出州牧府的诸葛川随手叫住一名卫兵,让他带自己回成都城内的诸葛府。
**
夜色深沉。
诸葛川尚未来得及询问,魏贤的声音已先一步传来。
“公子!”
“这边!”
魏贤坐在马车前,急切地向诸葛川招手。马车旁,十余名侍卫静立待命。
诸葛川微怔,目光转向魏贤的方向,随后迈步走向马车。
他望着那辆熟悉的马车,开口问道:“她还未安顿?”
“她”,指的是车厢内的张琪瑛。
诸葛川原以为魏贤与张琪瑛一直在此等候。
魏贤赶忙摇头解释:“公子,昨夜老爷离开时,属下已随老爷将张姑娘送回府中。”
“属下担心公子不熟悉回府的路,特意来接您。”
诸葛川点头:“辛苦你了。”
他顿了顿,又道:“魏贤,你是护卫队长,不必事事亲为,派个人来便可。”
魏贤恭敬道:“能为公子效劳,是属下的荣幸。”
“公子,请上车!”
他利落地摆好马凳,侍候诸葛川登车。
——
**七月二十五,许都,丞相府。**
午后,大堂内。
程昱躬身立于曹操面前,神情凝重地汇报:
“丞相,五月中旬命在下关注的刘备入川一事,已有新消息。”
“今日,蜀中密探传来急报。”
公元1016年
刘备率部入蜀,在抵达涪城时突然袭击前来犒军的刘璋,将其俘获后立即对西川各郡县发动攻势。
刘备亲率主力部队直奔成都城。
目前战局尚不明朗......
西川的最新动向尚未传至中原。
程昱的汇报引起满堂哗然。
肃静!!!
曹操心头一震。
他先厉声喝止骚动的众将,转向程昱沉声问道:此事发生于何时?
程昱拱手答道:细作标注的日期是六月初四。
砰!!!
曹操重重拍案。
六月初四的军情,竟拖到八月初才传到许昌!!!
此等废物细作,罪该万死!!!曹操勃然大怒。
整整延误两月!这厮误了出兵的最佳时机!
若能及时报信,我必令襄阳曹仁立即出兵南郡,袭扰刘备后方。
如今两月过去,即便刘备行动迟缓,此刻恐怕早已兵临成都。
真是罪不容诛!!!
殿下程昱无奈解释:丞相明鉴!
蜀道艰险,地处西南边陲。
单是顺流而下至襄阳就需要月余,更不用说沿途关卡盘查。
从襄阳传信到豫州又需时日。
何况......
刘备攻取江州、永安等地时封锁江道,严重延误了情报传递。
两月内能将情报送达,已属不易!
席间贾诩听得这番辩解,暗自叹息。
曹操此刻的勃然大怒岂是因密探延误军报?
分明是——
惊骇于刘玄德竟在短短两月之内鲸吞益州!
以荆襄为基,直取巴蜀!
贾文和长叹一声。
刘玄德!!!
此獠气焰——
恐难压制矣!
【烽火连城篇·毒士贾诩暗叹,抬眼望向主座上面如寒铁的曹操。
忽然间。
他眼前掠过那个年轻将领的面容。
自去年潼关之战那青年力挫丞相以来,曹公运势便急转直下。
反倒是刘玄德,竟如有神助般连战连捷。
“刘季玉当真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