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常山遇子龙 义收少年英
常山郡赵家庄外,厮杀声渐歇。刘进翻身下马,目光落在那两位斩杀孟海公的年轻小将身上,见二人虽衣衫沾尘,却身姿挺拔,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不由心生好感。
“方才多谢二位壮士相助。”刘进朗声道,“还未请教高姓大名?”
那持枪的红脸小将上前一步,拱手道:“在下赵云,字子龙,乃本庄人氏。”另一人身形稍矮,却目光锐利,亦拱手道:“在下夏侯兰,字正明,与子龙同乡。”
“赵云?子龙?”刘进心中猛地一跳,强压下翻涌的惊喜。竟是他!五虎上将中的赵云!难怪身手如此矫健。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赵云:身长八尺有余,肩宽腰窄,四肢匀称,一看便知是天生的武将料子;面容俊朗,浓眉之下一双朗目,透着正直与坚毅,虽年少,却已有沉稳气度。
夏侯兰虽稍显稚嫩,却也身姿结实,眼神灵动,显然也是习武的好材料。
刘进笑道:“二位斩杀叛贼孟海公,立下大功。按朝廷律法,当有封赏。不知你们想要何物?”
赵云与夏侯兰皆是一愣。过往见的官吏多是贪赃枉法之辈,哪见过这般主动论功行赏的?夏侯兰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忍不住问道:“不知将军能赏些什么?”
“有两种选择。”刘进道,“若要钱财,可领白银百两,够寻常人家数年用度;若想入仕,看你二人武艺不凡,可破格提拔为屯长,统领一屯兵马。”
夏侯兰顿时喜上眉梢,正要开口应下,却瞥见赵云沉静的神色,又把话咽了回去——孟海公终究是赵云亲手斩杀,该由他拿主意。
赵云沉吟片刻,抬头道:“回将军,在下愿选白银百两。”
刘进反倒有些意外:“哦?为何?屯长虽官阶不高,却也是正途出身,日后大有可为。”
赵云脸上露出一丝忧虑:“实不相瞒,家兄染了恶疾,卧病在床已三月有余,家中钱财早已耗尽,遍请医匠也束手无策。这银子……能救家兄性命。”
“原来如此。”刘进恍然,随即道,“若是染病,或许我能试试。”
赵云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光芒:“将军……还懂医术?”
“略懂一些。”刘进笑道,“先带我去看看令兄吧,说不定能有转机。”
赵云又惊又喜,深深一揖:“若将军能救家兄,云此生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先看过再说。”刘进摆了摆手,示意典韦跟上,“前面带路吧。”
赵云的家在庄尾,是一处朴素的小院。刚到门口,便见一个年轻女子闻声开门,见到赵云,先是惊喜,随即看到他身后的刘进与典韦,眼中露出几分警惕。
这女子约莫十五六岁年纪,梳着双丫髻,荆钗布裙,却难掩清丽容貌。肌肤是健康的粉白,眉眼弯弯,如同新月,鼻梁小巧挺直,唇瓣不点而红;身形纤细,却不显瘦弱,透着少女的柔韧,站在那里,像一株沾着晨露的玉兰。
“二哥,这是……”女子轻声问道。
“雨儿,这位是朝廷的将军,特来为大哥看病的。”赵云连忙介绍,“快见过将军。”
女子慌忙敛衽行礼:“民女赵氏,见过将军。”
“不必多礼。”刘进点头,“令兄何在?”
“在里屋躺着呢。”赵雨儿侧身引路。
进屋后,刘进便见炕上铺着粗布被褥,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躺在上面,面色蜡黄,嘴唇干裂,呼吸微弱,眼窝深陷,显然病得不轻。
“这便是家兄赵风,字旷远。”赵云声音低沉,“三个月前染了风寒,起初只是咳嗽,后来日渐沉重,浑身发烫,吃不下东西……”
赵风听到有人进来,睁开眼,看着众人,想要说话,却发不出声音。
刘进走上前,假意伸出手,为赵风“望闻问切”——实则是借着动作,从系统空间取出一枚“除病丸”。这药丸是系统之前奖励的药物,能治世间疾病,疗恶疾,正好派上用场。
“脉象虚浮,气若游丝,倒是棘手。”刘进故意皱了皱眉,随即从袖中取出药丸,“我这里有一枚药丸,你且喂他服下。”
药丸通体浑圆,散发着淡淡药香。赵云虽半信半疑,却还是依言,小心翼翼地撬开赵风的嘴,将药丸喂了进去,又喂了些温水。
“明日此时,应有好转。十几日后,应该能痊愈”刘进道,“我军今夜在村外扎营,明日启程。若有任何情况,可随时来营中找我。我名刘进。”
“刘进?”赵雨儿与刚进屋的夏侯兰皆是一惊,赵云更是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撼,“将军……莫非是镇守北疆、平定黄巾贼的左将军,刘进刘将军?”
刘进笑道:“正是在下。”
“我等不知是将军驾临,失礼之处,还望恕罪!”赵云、夏侯兰、赵雨儿,齐齐跪倒在地,神色恭敬无比。就连躺着的赵风,都是一脸的激动神色。
刘进连忙扶起众人:“不必多礼。我也是恰巧路过,何谈失礼?”他心中微讶,没想到自己的名声竟已传到这常山郡的小村庄。当然,对于平时见县令都难的普通村民,见到左将军,这种表情也是正常。
随后,刘进便告辞回了军营。
当晚,刘进正与穆桂英商议完回洛阳的事宜,正要休息的时候,帐外传来贴身侍女穆瓜的声音:“主公,营外有两个年轻人求见,说是赵家庄的赵云与夏侯兰。”
“果然来了。”刘进笑道,“请他们去军帐。”刘进随后起身去军帐。
不多时,赵云与夏侯兰走进军帐中,见到刘进,纳头便拜。
“属下赵云(夏侯兰),参见将军!”
“起来吧。”刘进示意他们坐下,“令兄病情如何?”
赵云脸上难掩激动:“家兄服下将军的药丸后,不到一个时辰,便退了烧,刚才竟能被雨儿搀扶着坐起来了!云来的时候,家兄已经能说话了。将军真是神医!”他再次叩首,“此恩此德,云没齿难忘!愿从此追随将军,做个马前卒,任凭差遣!”
夏侯兰也连忙道:“属下也愿追随将军!”
刘进看着二人,心中已有计较。他先看向夏侯兰:“夏侯壮士,你家中还有何人?”
夏侯兰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回将军,父母早亡,家中只剩属下一人。”
“既如此,你便先留下吧。”刘进道,“去典韦将军麾下当个亲兵,先熟悉军中事务。”
“谢将军!”夏侯兰大喜过望,连忙叩谢。他知道,能在主将身边当亲兵,可比当个偏远地方的屯长强多了。刘进是谁?正经八本的左将军。宰相门前七品官的道理在哪都行得通。
赵云见状,却有些不知所措,正欲开口,却听刘进道:“子龙,你且稍安。”
“将军……”
“令兄病情初愈,还需静养,令妹年纪尚幼,家中也需人照看。”刘进温声道,“你先留下照顾兄长,待他彻底康复,便带着家眷一同去洛阳找我。到了洛阳,我自会为令兄安排一份差事,也让你们兄妹团聚。如何?”
赵云闻言,眼中瞬间涌上热泪。他本以为刘进会嫌他拖累,没想到竟如此体恤,连兄长的去处都考虑到了。
“将军……将军之恩,云……”赵云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重重叩首,“云定不负将军所望!”
“起来吧。”刘进扶起他,“回去照顾令兄吧,我在洛阳等着你们。”
“是!”赵云深深一揖,转身离去时,脚步都带着轻快。
次日清晨,刘进率领大军拔营起程,返回洛阳。夏侯兰换上了亲兵服饰,跟在典韦身后,虽只是个普通小兵,却难掩兴奋之色,腰杆挺得笔直。
而裴元庆,则奉刘进之令,带了十两银子去了赵云家。毕竟,以后进京也要盘缠不是,至于为啥裴元庆去?嗯,让两人先熟悉熟悉,以后他俩会经常在一起。
大军开拔,刘进坐在马背上,望着前方的道路,心中颇感欣慰。此行不仅平定了叛乱,还意外收了夏侯兰,更与赵云结下善缘——有了今日的铺垫,日后赵云投效,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夫君,看您今日心情甚好。”窦仙童策马来到身边,笑道。
刘进点头:“得了两个好苗子,怎能不高兴?尤其是那个赵云,日后必成大器。”
窦仙童眼中闪过好奇:“哦?能得夫君如此称赞,想必是个难得的人才。”现在刘进的手下谁不知道刘进的识人之能堪称当世伯乐。
“何止难得。”刘进笑道,“日后你便知晓了。”
众人说说笑笑中,大军远去。
赵家庄前,赵云和赵雨一左一右扶着已经能站起来的赵风,望着远去的大军,无声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