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斓的光芒,将每个人的脸都映得亮堂堂的。
酒过三巡,谢苓寻了个由头,悄悄离开了喧闹的人群。
她独自走到点将台的最高处,俯瞰着下方欢腾的营地,心中一片安宁。
一件带着体温的大氅,轻轻披在了她的肩上。
“夜里风大。”
魏靖川来到她身旁,与她并肩而立。
谢苓笑了笑,没有回头,任由大氅将两人的身躯拢在一起,轻轻依着他。
“真好……”
她望着漫天烟花,轻声问道:“好看吗?”
“好看。”魏靖川目光温柔地注视着谢苓被烟花照亮的脸庞。
谢苓伸出手,主动牵过魏靖川的手。魏靖川感受到谢苓冰凉的手,把她的手紧握手中,用自己的温度包围住。
谢苓看着魏靖川小心的样子,嘴角扯出笑容,随他摆弄。
烟花在他们身后,一朵接一朵地盛开,又一朵接一朵地寂灭。
谢苓凝视着他,眼里有灯光的流溢,脸上是动人的酡红。
魏靖川的心跳乱了一拍,喉结滚动,忍不住再次靠近。
两人贴得如此近,彼此的呼吸,都清晰可闻。
“靖川……”
谢苓轻声唤他的名字,指尖在他下巴上轻轻摩挲着。
魏靖川的呼吸有些粗重,他将谢苓紧紧地拥在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
“殿下,我们什么时候成婚啊?”
谢苓一怔,随即被他这副模样逗笑了。
“怎么,着急了?”
“嗯。”魏靖川闷闷地应了一声,“我总觉得……这样名不正言不顺的。”
谢苓亲吻着他的下颌,调笑道:“这会儿倒嫌弃名分了?早干嘛去了?”
魏靖川想起先前种种,不禁脸颊发热。
“那不一样。”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带着一股子酸溜溜的味道。
“说起来,我现在这样,倒像是……像是殿下的通房一般。”
谢苓听出了他话里的醋意,心中又好笑又柔软。
她捏了捏他的脸颊,故意逗他。
“就算是通房……”
她凑到他耳边,吐气如兰。
“那也是我谢苓,唯一的通房。”
魏靖川的身体瞬间僵住,耳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
他本想再说些什么,比如皇上不会同意,比如那个还占着未婚夫名头的崔盛。
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他只能更用力地抱紧了怀中的人,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低声恳求道:“殿下,我真的等不及了……”
谢苓的笑意在眼底扩散,圈着他的腰,将脸在他胸膛上蹭了蹭。
“好。”
她点头,缓缓道:“等回京,我们就成婚。”
魏靖川一下子愣住了。
他不敢相信地低头看着她,感觉心脏像是要跳出胸膛。
“殿下……”
他声音颤抖,脸上却露出狂喜的笑容,一把将谢苓紧紧搂在怀里。
“太好了……”
谢苓笑着,手在他背上轻轻地拍着,许诺道:“放心,等到回京,我一定会风风光光娶你当我的驸马。”
魏靖川将下巴搁在她的头顶,只觉得一颗心被幸福涨得满满的,恨不得立刻便与她拜天地、入洞房。
谢苓静静地依在他怀里,眼底却有柔情涌动。
她知道,还有很多难题在等着他们但这一刻,一切的烦恼和阴霾都被抛在了脑后。
身后烟花继续绽放,映得相拥的两人,亦如神仙眷侣。
年后,春草萌生,大地回暖。
京城,东宫。
与厉城的勃勃生机不同,这里显得有些冷寂。
谢翊坐在殿前的廊下,望着院中开得正好的花树,神情却有些失神。
他身边放着一壶酒,已经空了大半。
“殿下。”心腹太监悄声上前,递上一封信,“崔尚书的密信。“
谢翊接过来,抽出信纸匆匆一扫。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眼里的冷意,也越来越浓。
信上催促着他,必须在明日的朝会上,配合崔家,推动对柳贵妃一系某位官员的罢黜。
谢翊将信揉成一团,随手丢进花树旁的火盆里,燃成灰烬。
他起身,就着寒风,在院中走了两圈,终究停下脚步。
“……她又胜了。”
谢翊喃喃自语,声音嘶哑。
“厉城大捷,如今满朝文武,甚至连街边的百姓,都在称颂她‘武凰’之名……”
他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多年前的场景。
父皇摸着阿姐的头,满脸骄傲地对众人说:“朕的阿苓,类朕!”
而他呢?
他这个太子,只能躲在姐姐的身后,眼睁睁地看着那些赞誉和疼爱,都落到她头上。
而她只能为她欢呼,为她喝彩,看着她一步一步,越走越远。
“我坐在这东宫,到底算什么?”
他自嘲地笑了笑,笑声里满是苦涩。
“不过是崔家摆在台面上,一个任人操控的偶人罢了。”
他抓起酒杯,将最后一口酒饮尽。
冰冷的酒液顺着他的下颌滑落,浸湿了明黄色的太子常服,他也浑然不觉。
他踉跄着走到窗边,推开窗,遥遥望着厉城的方向,那里,有他曾经最敬爱、最依赖的姐姐。
可如今,那张脸在他的脑海中,却只剩下模糊的轮廓。
“阿姐……”
他的声音颤抖着。
“若你当初……肯好好地辅佐我,若你肯向崔家低头……”
“我们……我们又何必走到今天这一步?”
“你在边关建功立业,风光无限,可知我这个太子……做得有多煎熬?有多痛苦?”
“你知不知道!”
最后一句,他几乎是吼了出来。
宫人们瑟缩着,大气不敢出。
谢翊的脸色,却渐渐平静下来。
他重新坐回廊下,盯着空了的酒杯,发了会儿怔,突然笑了。
带着几分自哂,几分怅然,又带着几分释然。
“罢了……”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的软弱一扫而空。
“既然都已经走到这一步……”
他站起身来,挺直腰脊。
“那就……继续走下去吧。”
宫人们不解地对视一眼,却听出了太子语气中的决心。
谢翊重新恢复了惯常的冷肃,一字一句,道:
“传孤令,明日朝会上,照崔尚书说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