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二十三条,三十六斤。
马鲛鱼:十二条,六十九斤。
黄鳍鲷:十五条,二十斤。
沙尖:三十六条,十六斤。
蓝圆鲹:一千五百六十九条,四千二百斤!
现在蓝圆鲹收购价一毛二一斤,如果可以卖出去,纪宁这一网蓝圆鲹就能卖五百块!
而且这一群蓝圆鲹个头很大,每条都有两三斤左右,说明长了好几年的鱼了,个头这么大的巴浪,这是非常难得的!
价格很可能能卖到一毛三一斤!
就是承包渔船的时候还没到,最多只能赚十五公分。
等到包船到户的时候到了,她就发了!
还有一年时间!
但是不用直接卖,可以去黑市卖。
黑市价格更高。
纪宁一边逐磨,一边撑船回岸。
回到半路路上看见了纪父的船。
因为纪母和纪月起床的速度太慢,他们才刚出海,渔网都还没来得及下。
纪宁将船划过去:“爸,快下雨了,赶紧回去吧!”
纪航看了一眼纪宁船上的鱼,瞪大了双眼:“姐,你这么快就网到这么多鱼?”
纪宁点头:“嗯,遇到蓝圆鲹的鱼群了!快回去吧!”
海上刮风下雨不是开玩笑的,现在许多渔船眼看不对,都往回划,纪父只好撑船回去。
带着纪母和纪月出海真的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然今天早点出门,不至于一工分都赚不到!
为了盖房子,他已经半个多月没有赚工分了。
纪月看见纪宁这么多鱼获,就道:“纪宁,我们刚出来还没有鱼获,你现在不是拿工资不用赚工分吗?你将鱼获都给我们吧!”
她们已经知道纪宁得了一份工资三十六块一个的工了!
这简直就是天降馅饼!
一定是因为纪宁和周淮序在处对象,所以才得了这么一份工。
纪月更后悔了。
纪宁:“我拿工资,照样不耽误赚工分。我可以既拿工资,又赚工分。”
纪月:“……”
纪宁丢下这话就迅速将船划开了。
她力气大,摇橹技术又好,一下子就将纪父那条船甩远了。
回到码头,纪航和纪父过来帮她装鱼。
因为这次网到的蓝圆鲹实在是太多了,冷冻库都装不下,船都装满了。
船上大概有五百斤蓝圆鲹,超个人捕捞的量了。
超量的鱼又不会多计工分,当然不能浪费。
纪宁将交给迎宾馆的鱼装好后,就对刚靠岸的纪父道:“爸,我只交两担鱼,剩下的你和小航交上去吧。”
他们两人加起来应该也能拿到二十工分。
“行。”纪父没有客气。
大家都知道这多出来的鱼又不计工分。
避免浪费村里许多人都会这样做。
反正今天谁多捕了一些鱼,就给其他运气比较差,没什么鱼获的人。
今天我帮帮你,明天你帮帮我。
纪宁挑着一担迎宾馆鱼货去交货。
张主任看见箩筐里的带鱼,大黄鱼,马鲛鱼,黄脚立,蓝圆鲹,沙尖鱼,竟然还有一只五斤的大响螺!这可是高档海鲜!
纪宁一共准备了响螺一只,带鱼二十条,大黄鱼十条,十斤的马鲛鱼五条,黄鳍鲷十二条,斑节虾五斤,沙尖十斤蓝圆鲹一箩筐(五十斤)。
足够迎宾饭堂一天的海鲜消耗量了。
而且张主任肯定还会从其他人的鱼货里再拿一些其他品种的海鲜出来,丰富一下品种,一起交给迎宾馆。
张主任很满意,竖起了大拇指:“我就知道这份工交给你靠谱!本来见天快下雨了,我本来还担心今天没有什么鱼,你这丫头这海运绝了!明天估计还下雨,但这些鱼应该够两天了。”
纪宁笑了笑:“今天运气比较好,还遇到了蓝圆鲹的鱼群,我船上还有两百斤蓝圆鲹,主任,可以另外给我算工分?”
“行,没有问题。”
“那我去将鱼挑过来。”
纪宁又回去挑了两担纪父和纪航装好的蓝圆鲹过来。
剩下还有大概三担鱼,就让纪航和纪父装好,自己交货。
纪宁交完自己的鱼货就回家了。
她刚回家,就下雨了。
在疍家棚住惯了,纪宁见下雨了就拿了两个水桶放在屋檐下接雨水。
渔民不能上岸的时候,淡水的最大来源之一就是收集雨水。
虽然现在可以去水井里挑水,但是挑水的地方远,接一些来淋菜也好。
放好两个水桶和面盆,纪宁就进了空间杀鱼,晒巴浪鱼鱼干。
几千斤巴浪鱼堆在冷冻库也不是事,不如晒成鱼干,然后去黑市卖了。
现在的巴浪鱼干(去头)在渔村码头卖是两块八毛到三块五一斤,去市里的黑市能卖四块到四块八,到省城工人区应该能买到五六块。
冷空库大概有三千五百斤巴浪鱼,大概能晒出七百多斤八百斤鱼干。
她晒出来的巴浪鱼鱼干肯定是精品,偷偷拿去黑市卖,能卖四块八,按八百斤算那大概就能赚三千八百多块!
这么一想,纪宁的干劲就极大了!
她杀鱼很利落,拿着小刀一划,一挑,不到五秒一条鱼就杀好了。
巴浪鱼干脂肪含量高容易哈败,新鲜的巴浪鱼常温下两个小时就开始霉变,要是在外面晒,很容易就臭了,晒这鱼的鱼干很讲究天气。
但在空间里晒鱼干,就不怕下雨,还没有苍蝇,两天就能干了。
唯一缺点就是位置有限!
但她可以买大型烘干设备来烘干。
外面下着雨,纪宁在空间厨房里干得热火朝天。
一直忙了三个小时,才将冷冻库所有巴浪鱼杀好,晒上。
晒鱼干的地方不够,她还是花了十万金币买了一个大型智能烘干设备。
听系统介绍,这烘干设备烘干的效果和风干的风味差不多,几乎没区别。
因为没有地方放这设备,她又花了二十万金币买了一个五十平方的智能地下室。
这地下室能智能调节温度和湿度,储存东西不会坏。
忙完这一切,纪宁就在空间厨房蒸了一碗白米饭,然后又清蒸了一条一斤二两的大黄鱼,炒了个油麦菜。
纪宁将鱼从蒸箱里取出来时,蒸汽笼罩金黄色的鱼身,琥珀色的鱼油从鳞隙渗出,一看就让人食指大动。
她撒上葱丝和酱油,然后又淋上热油,香味瞬间就狂飙!
纪宁第一筷先尝尝鳃盖后的“月牙肉”,一条鱼最嫩就是这块肉。
那寸最嫩的活肉在舌尖化开时,鲜味如潮汐漫过味蕾。
野生大黄鱼的味道就是好,可以说是海洋精华和时间艺术的结晶,鲜味入口即爆发,咀嚼间释放淡淡的鲜甜,细品还能尝出海水矿物质特有的淡淡的咸香,鲜甜绵延,喉韵微凉。
好吃!
智能蒸箱蒸出来的鱼就是好吃!
纪宁将饭菜吃光后就听见了外面有人喊她。
“小宁,小宁。”
“小宁,在家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