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越过谢云景的肩膀,仿佛看向了城下某处,那里,沈桃桃应该正在撤往城外和大军汇合。
“我对桃桃所言,句句发自肺腑。”楚怀瑾的声音低沉下去,“她的仁德,她的坚韧,她心怀天下的胸襟……无一不令我钦佩,乃至……倾心。若有可能,我何尝不愿与她并肩,共筑那清明天下?”
他猛地挥剑,荡开谢云景的攻击,语气陡然变得激烈:“可是谢云景,我姓楚,是三皇子的傀儡,我的身上,流淌着的是无法洗刷的烙印。我的家族,我的命运,早已与那条路捆绑在一起,你以为我有的选吗?”
这番话,近乎嘶吼,充满了被命运捉弄的愤懑与绝望。
谢云景攻势稍缓,目光如炬地盯着他:“所以,你既无法背叛你的出身,又无法割舍对桃桃的情愫,于是便在这里手下留情?楚怀瑾,你此举,究竟是忏悔,还是软弱?”
楚怀瑾闻言,身形微微一滞。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谢云景的剑锋已然抵近他的咽喉。
然而,谢云景的剑尖,在触及他皮肤的前一刻,停住了。
楚怀瑾看着近在咫尺的剑锋,忽然笑了,那笑容凄凉而绝望。
他不再防守,反而微微仰起头,迎向那冰冷的剑刃。
“谢云景,”他轻声问,“你说……若我不是楚怀瑾,不是‘青鸾’,不是这盘棋局中身不由己的棋子……若我仅仅,只是怀瑾,今日之结局,是否会有所不同?”
“我是否……也能如你这般,堂堂正正地站在她的身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以背叛与欺骗,换来这最后……兵刃相见的结局?”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命运的枷锁,早已铸成,任何的“如果”都显得苍白无力。
谢云景他看着眼前这个才华横溢,却深陷泥沼,爱而不得,最终走向毁灭的对手,心中竟生出怅惘。
雄竞之决,争的不仅是胜负,更是立场。
那指向真心的诘问,沈桃桃是不会听到了。
她正悄无声息地向西城门方向摸去。
越靠近西城门,气氛越发紧张。
城门紧闭,城楼上火把通明,隐约可见守军身影绰绰,戒备森严,但与城楼方向的激烈战况相比,这里显得异样地平静。
仿佛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扇城门。
沈桃桃观察片刻,心中已有计较。她转头对张寻低语:“硬闯绝非上策。楚怀瑾既留此门,或许……此门守将,并非铁板一块。”
她想起楚怀瑾交给她的那枚能在守备府内通行无阻的令牌,那是他此前以“方便沈姑娘巡视”为由赠予她的。
此刻,这枚令牌,成了唯一的试探工具。
“我持令牌前去试探,你们在此接应,见机行事。”沈桃桃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因疾行而略显凌乱的衣襟,努力让神情恢复平日的镇定。
她独自一人,从阴影中走出,步履从容地向着城门守军走去。
“站住!何人夜闯城门?”一名守军小校立刻厉声喝问,数支长矛瞬间对准了她。
火光下,沈桃桃面容清晰。她并未惊慌,缓缓举起手中令牌,声音清越沉稳:“我乃军城沈桃桃,有紧急军务需出城,见此令牌如见楚将军,速开城门!”
那小校接过令牌,就着火光仔细查验。
当他的手指摩挲到令牌内侧时,动作微微一顿,脸色瞬间变了变。
他抬起头,再次打量沈桃桃,转身命人去通传。
不多时,一名身着裨将盔甲的将领从城楼走下,正是西城门守将。他接过小校递上的令牌,只看了一眼,目光便死死定格在沈桃桃脸上,神色复杂至极。
他挥手让周围兵士稍退,上前几步,压低了声音,“沈姑娘……您果然来了。”
沈桃桃心中一震,面上却不露声色:“何出此言?”
守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令牌递还给她,手指指了指令牌的内侧。
沈桃桃接过,借着对方火把的光亮,仔细看向内侧,那里,除了原本的纹路,竟刻着四个几乎难以察觉的小字:望君珍重。
这绝非令牌原本所有,而是他后来亲手刻上去的。
这一刻,沈桃桃的心脏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守将看着沈桃桃骤变的脸色,叹了口气,“沈姑娘不必惊讶。楚将军……在一个时辰前,曾单独召见过末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将军有令:若今夜城中有变,沈沈姑娘持此令牌前来西城门……守军不得阻拦,需……需全力助其出城。”
他抬起头,望向东北方火光冲天之处,目光中竟有一丝悲凉:“将军还说……若他未能亲至,便让末将转告沈姑娘:此去珍重,怀瑾……愧对知己。”
此言一出,沈桃桃身形微晃,几乎站立不稳。
她终于明白,楚怀瑾早已料到了这一刻,他在西城门这最后的生路上,为她铺平了道路。
他所谓的“叛变”,从一开始,就为自己留下了一条无法回头的……死路,却为她,为他们,预留了一线生机。
“他……他现在何处?”沈桃桃的声音带着颤抖。
守将摇了摇头,面露痛色:“将军此刻……应在城楼,与谢将军……唉。”
他不再多说,猛地一挥手,对麾下士兵下令:“开城门,让沈沈姑娘等人出城。”
沉重的城门在绞盘声中缓缓开启,露出城外漆黑的夜色。
张寻等人见状,立刻护着徐相和贺亦心从隐蔽处冲出。
沈桃桃站在洞开的城门前,最后回望了一眼那座在火光与厮杀中燃烧的临渊城,心中百感交集。
楚怀瑾的形象在她心中彻底颠覆,那个温文儒雅又深不可测的男子,最终以这样一种惨烈而矛盾的方式,完成了他的背叛与救赎。
“我们走!”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率先踏出城门。
此刻,不是沉溺于感慨的时候,他们必须尽快安全撤离,才能不负这用巨大代价换来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