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一句天真烂漫的“我也要当女王爷”,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北阳城这片被何青云亲手耕耘过的沃土上,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意义深远的涟
漪。
坐在席间的男人们,听了只是哈哈一笑,权当是小孩子的戏言。可那些妇人们,却是在笑过之后,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思。
她们看着高台上,那个与夫君并肩而立,接受着万民敬仰的女子,再看看自己身边,那些同样扎着羊角辫、满眼都是羡慕与好奇的女儿,心中某个被压抑了千百年的念头,开始悄然萌发。
“当家的,”一个平日里颇为泼辣的妇人,用胳膊肘捅了捅身边喝得满脸通红的丈夫,压低声音道,“你看咱们女王爷,多威风!谁说女子不如男?依我看啊,咱们家二丫头,比那整日就知道掏鸟窝的大牛,可聪明多了!”
“你个婆娘,胡说些什么!”那汉子瞪了她一眼,嘴上虽这么说,眼神却也不由自主地瞟向了自家那个正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的女儿,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我哪有胡说!”妇人的声音高了几分,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理直气壮,“以前是没那个条件,姑娘家认了字也没用,还不是得嫁人生娃。可现在不一样了!你看那‘汉寿良品’的纺织厂里,春桃姑娘不就是个女管事吗?手底下管着上百号人,每个月的工钱,比你这跑堂的还高呢!”
“还有城里新开的‘汉寿钱庄’,我可听说了,里面的账房先生,好几个都是女的!人家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一点不比男人差!”
这番话,说得那汉子哑口无言,他挠了挠头,又灌了一大口酒,半晌才闷闷地吐出一句:“那……那你想咋样?”
“我想好了!”妇人猛地一拍大腿,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等开春了,我也把二丫头送去学堂!咱们家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供她读书!说不定啊,咱们家将来,也能出个女王爷呢!”
这番对话,并非个例。
在广场的每一个角落,相似的议论,都在悄然发生。
女人们的眼中,第一次,对女儿的未来,燃起了除“嫁个好人家”之外的,全新的希望。
男人们的心中,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旧观念,也在这活生生的、光芒万丈的榜样面前,开始土崩瓦解。
他们或许还不明白,什么叫“男女平等”,什么叫“思想解放”。
但他们都看到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何青云能做到的事,他们的女儿,或许,也可以。
一股无形的、却又无比强大的思想浪潮,就在这场酣畅淋漓的流水盛宴中,悄无声息地,席卷了整个北阳城。
何青云并没有刻意去引导这一切,她只是用自己的行动,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了一颗名为“可能”的种子。
而这颗种子,在北阳城这片早已被她用“富足”与“安稳”滋养过的沃土里,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生根发芽。
宴席散后,当何青云与李重阳回到王府时,何平安早已在书房里等候多时。
他没有参与外面的喧闹,而是将这几日城中发生的、最细微的变化,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姐,姐夫,”他将一本册子递了过去,脸上满是难以抑制的兴奋,“你们看,这是这三日,来我府衙里,咨询女子入学事宜的户籍册。不过短短三日,就有超过五十户人家,主动来为自家的女儿报了名!”
“而且,”他指着另一份卷宗,“城里的几家大商号,也开始效仿我们‘汉寿良品’,招收女伙计和女账房了。他们说,女王爷手底下的人都能干得那么好,他们也想试试!”
李重阳接过册子,看着上面那一个个娟秀的名字,他转头,看向身边的何青云,眼里的骄傲与爱意,浓得化不开。
“青云,你看到了吗?”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你改变的,不仅仅是一座城的经济,你改变的,是这座城里,所有人的思想。”
“这只是个开始。”何青云看着那些名字,眼里的光,比窗外的月光还要亮,“我不仅要让北阳城的女孩能读书,我还要在这里,建一所大周最大的‘女子大学’!”
“我要请最好的先生,教她们读书、算术、医理、律法,甚至……航海与经商!”
“我要让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个女孩,都有能力,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我要让这天下所有人都看到,女子,不仅能相夫教子,更能安邦定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这番话,说得何平安和李重阳都热血沸腾。
他们看着眼前这个女子,看着她眼中那片燃烧着熊熊烈火的星河,他们知道,她不是在说梦话。
她是在用她的智慧和魄力,为这个古老的国度,为这片她深爱着的土地,擘画一个前所未有的、波澜壮阔的未来。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进了王府的书房。
何青云铺开一张巨大的宣纸,提笔蘸墨,在那雪白的纸上,写下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未来可期。
是啊,未来可期。
一个属于北阳城,属于“汉寿良品”,也属于这天下所有不甘于命运的女性的,光芒万丈的未来,正像那初升的朝阳,在地平线的尽头,喷薄而出。
窗外,流水席的喧嚣虽已散去,但那份喜悦与希望,却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这座城市的骨血里,成为了它未来发展,最坚实,也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