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月华尚未从夷州葱郁的山林间完全褪去,一场更为宏大、也更为急迫的建设热潮,便已在这片初生的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
引水渠的贯通,彻底解决了营地最根本的生存命脉。有了源源不断的淡水,何青云那张早已在心中勾勒了无数遍的蓝图,终于得以毫无顾忌地铺开。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营地东侧那片新规划出的“工业区”里,便已是人声鼎沸,叮当作响。
第一座拔地而起的,是砖窑。
墨翟大师亲自督造,他没有采用大周内地常见的圆形土窑,而是根据何青云提供的图纸,建造了一种名为“轮窑”的新式窑炉。这种窑炉呈环形,分为十几个独立的窑室,可以依次点火、装坯、烧制、冷却,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生产循环,效率是传统土窑的数倍不止。
烧砖用的黏土,在岛上随处可见。汉子们挥舞着铁锹,将那泛着红色的黏土一车车地运回,妇人们则用早已做好的木制模具,将和好的泥坯,压制成一块块大小统一的砖块,再整齐地码放在晾晒场上。
当第一批烧制出的、色泽均匀、质地坚硬的红砖出窑时,整个营地都沸腾了。
这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告别简陋的木屋,建造真正能够遮风挡雨、抵御海岛潮湿气候的砖石房屋。
紧随其后的,是水泥坊的建立。
何青云让斥候在岛上四处探寻,很快便在中央山脉的一处山谷里,发现了大量的石灰石矿。她教工匠们如何将石灰石与黏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用高温煅烧、研磨,制成了一种灰色的、具有极强粘合力的粉末。
当墨翟大师亲眼见证,这种被何青云命名为“水泥”的粉末,在与沙石和水混合后,竟能在短短数个时辰内,凝固成比青石还要坚硬的人造岩石时,这位痴迷于机关术的老人,再次被她那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所折服。
“夫人……不,主公!”他抚摸着那块光滑坚硬的水泥板,声音都在发抖,“此物……此物若用于筑城修路,其坚固程度,怕是能抵御千军万马!主公之才,真乃天授也!”
有了砖石与水泥,夷州城的建设,便正式拉开了序幕。
何青云亲自规划了整个城池的布局。她没有采用传统的中原城池那种方正对称的格局,而是因地制宜,将城池沿海湾的山势而建,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和军事区。
宽阔的、用碎石和水泥铺就的主干道从码头一直延伸至山脚,道路两侧,是规划得整整齐齐的排水沟渠。一排排红砖灰瓦的院落拔地而起,取代了之前简陋的木屋。
李重阳则负责更细致的民生管理。他参照汉寿县的模式,在营地里成立了临时的“公所”,下设户籍、农桑、工商、治安等几个部门,由几个识文断字的镖师和船长暂代其职。
他又从众人之中,推选出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长老会”,负责调解邻里纠纷,商议营地大事。一套简单却有效的管理体系,很快便在这片蛮荒之地上,建立了起来。
而那群被俘虏的土着居民,在品尝了几天烤红薯和肉汤,又亲眼见证了何青云他们这群“天外来客”开山引水、平地起屋的神奇手段后,心中的恐惧与敌意,早已被好奇与敬畏所取代。
何青云兑现了她的承诺,她没有将他们当作奴隶,而是以平等的姿态,邀请他们加入到这场建设之中。
她让凌煕为他们中那些因常年居住在潮湿林中而患上风湿病的人诊治,又将干净的棉布和御寒的衣物分发给他们。
“夷州学堂”也正式开课,何远星成了第一任“老师”。她的课室里,不仅有汉人的孩子,更有十几个被土着首领送来的、黑皮肤、大眼睛的土着孩童。
他们语言不通,便从最简单的图画和手势开始学起。何远星教他们汉话,他们则教何远星土语。渐渐地,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就在这最纯真的交流中,开始了最初的、也是最美好的融合。
日子就在这叮叮当当的建设声和朗朗的读书声中,飞快地流逝。
秋去冬来,当第一支远航南洋的商队,满载着香料与珍宝,再次出现在月牙湾的港口时,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当初那片原始的海岸,而是一座初具规模的、欣欣向荣的海港新城。
林观海站在“汉寿号”的船头,看着那拔地而起的红砖城墙,看着那码头上整齐排列的吊臂和仓库,看着那炊烟袅袅、人来人往的街道,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过短短半年,夫人竟真的在这片蛮荒之地上,凭空造出了一座城!
商队的回归,为这座新生的城池,注入了第一笔来自外界的、鲜活的血液。
从南洋换来的珍稀木材,被直接送进了墨翟大师的造船厂,成了建造新一代“宝船”的龙骨。
色彩斑斓的宝石和香料,则被送进了何青云新成立的“奢侈品工坊”,妇人们在她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研磨香料,制作香水和精油;工匠们则学习如何将宝石镶嵌在金银器物上,打造出更精美的首饰。
何青云甚至还利用从南洋发现的橡胶树汁液,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制作出了第一批具有弹性和防水性的“橡胶制品”——简易的雨衣和减震的车轮垫片。
当李重阳亲眼看到,一辆装配了橡胶垫片的马车,在颠簸的石子路上行驶时,竟能如履平地,几乎感受不到任何震动时,他看着妻子,眼中的赞叹,已无以复加。
他知道,光是这一个小小的垫片,一旦推广开来,便足以颠覆整个大周的交通运输行业。
夷州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车道。
然而,这份与世隔绝的宁静与繁荣,却在一个寻常的清晨,被一阵急促的、从了望塔上传来的警钟声,彻底打破。
“敌袭——!正东方向,发现不明船队!数量……数量超过三十艘!”
警钟声在整个海湾上空回荡,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脸上那安逸的笑容瞬间被紧张与凝重所取代。
何青云与李重阳第一时间登上了港口最高处的了望塔。
只见在遥远的海平线上,一片密密麻麻的黑点,正乘风破浪,以极快的速度,向着月牙湾的方向,直扑而来。
那些船只的样式,与大周的福船截然不同,船身更为狭长,船头尖锐,桅杆上悬挂着的,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绘着红色太阳的旗帜。
“是倭寇!”林观海只看了一眼,脸色便瞬间变得惨白,“而且是‘赤日’海贼团!他们是这片海域最凶残、也最庞大的海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连官府的水师都对他们束手无策!”
刀疤脸闻言,独眼里瞬间迸发出嗜血的寒光,他一把抓起身旁的神臂弩,对着何青云沉声道:“夫人!下令吧!让兄弟们上船迎战!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刀快,还是我们的弩箭快!”
“不可鲁莽!”李重阳按住了他,“对方船只数量是我们的一倍不止,且来势汹汹,硬碰硬,我们占不到便宜。”
他看向何青云,只见她正举着单筒望远镜,面色平静地观察着那支越来越近的敌船,脸上非但没有半分惧意,眼中反而闪烁着一丝奇异的、仿佛猎人看到了猎物般的光芒。
“传我的令,”她终于放下了望远镜,声音清冷,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所有船只,不得出港!收起吊桥,关闭水闸!”
“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幼,立刻拿起武器,登上城墙!”
“他们不是想来抢我们的东西吗?”她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那我们就关起门来,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