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散开!都别拦着。让殿下和团长先带人过去!”卫尺没好气推开一名兜售小贩。
“散开散开。”地下城城防队队员跑上前维护秩序,很快就将集市上这些小商小贩疏散到两旁。
众人总算从拥堵的集市顺利过去,抵达中心大广场。
这片广场规模不算小,东侧有活动中心,西侧还设立自由摊位。
真是哪哪都有卖货的啊,老辛瞅着都不由吃惊。
感觉这地下城,不像才发展起来的,这人气……怕是已积攒好些年了吧!
辛念瞥眼看向萧瑾之,后者老老实实回话,“这地下城七八年前就在建了。不过也就近两年搬迁部分人进去。大部分人都是京中受灾后,转移过去的。”
“目前城中人数约有九万出头,大部分都是千机卫及家眷。以及京中、周边地区迁徙而来的人。”
“这些人当初也是通过层层筛选出来的,大多都有一技之长。青壮劳力居多,家眷也……不少。”
老辛张大嘴,半晌没回话。
谢宁蓝亦频频看向他家胖崽,满脸夸赞的小表情。
瞅瞅,瞅瞅,他家胖崽多能干!
这不声不响就干出个大事,这地下城造的,就这规模,举国上下数一数二,城中人数不亚于一个州府大城了吧。
辛念早已心里有数。
他早前就知道胖崽搁冰荒造了个基地,但属实没想到,规模比她想象中还大!
“你打算如何发展?”
萧瑾之实话实说,“看……看你安排。”
众人闻言,目光齐刷刷落在辛念身上。
后者都被气笑了!
她安排啥呀安排,人多是非多,她带个团数百人,就已经是极限!
“你到底存了多少粮?”辛念有点好奇。
九万多居民,只粗略一算,每天粮食消耗可不少。
萧瑾之老实作答,“储备还不少。当时从各州县拉走近两年粮食库存。照消耗程度推算,还能支撑个……一年多吧。”
见小姑娘又朝自己投来目光,萧瑾之忙又说道,“此处还设了实验田区,最近半月耕种有了一定进步。”
他弱弱解释,“应该不至于……坐吃山空。”
“对对。”朱焰忙帮他家殿下说话,“姑娘放心,实验田那边的土质改良已有初步成效,到时可以派他们上来,划分荒地,再行耕种。”
辛文远张了张嘴,都不知要如何夸小胖了。
感觉他事事都想在前面,做的相当不错。
辛念也呵呵一笑,“不是时空穿梭记忆混乱,造成部分失忆么?对建造基地这方面,倒是记得清清楚楚哦。”
萧瑾之忙上前一步,牵牵她的手,“很多事也是近些年慢慢想起来的。”
谢宁蓝立刻帮他家胖崽说话,“建基地咋可能忘。当初咱可是一砖一瓦,全程参与小基地建设的。”
卫尺瞅了眼自家殿下脸色,又瞅瞅小姑娘,忙岔开话题指指前方,“营区就在前面。”
“材料有限,当初是有竹子造竹楼,有砖瓦造砖房,但大多都是土屋。所以分到土屋的还请见谅。”
团员们相当理解,纷纷点头说有的住就已经很好。
事实也是如此,能在地下城居住的,谁还能说半个不字?
反正不想住也能搬出去,爱上哪上哪儿。
“念念,屋子比较简陋,你和叔婶可别见怪。”
“见怪啥呀。”辛文远摆摆手,“有的住就不错了!”
“咱在这不过是暂住,最终还得回地面改造耕地,重新造屋子。”萧瑾之握握小姑娘的手,“可以先休息几天,过几天再开始。”
“休息啥,明天就开始造。”辛念小手一挥,瞅了眼身后众人。
团员们正东张西望到处打量成片成片的屋子,听小姑娘这么一说,纷纷挺直腰板,尽量露出完好的精神面貌。
不造是不是受奴役惯了,反正大家毫无反抗心思……
“材料有么?”
“有有。”卫尺忙点头作答,“很多都是从边城、文郡县那边拉来的材料,那些木料砖块啥的,都堆在箭楼后面,随时能用。”
“他们说湖后面有树,还能砍伐?”
“嗯嗯,有。沿湖后面那块,有大片树林。当时天火来临时,冰川融化成水,树林子没能烧起来,神迹一般保留下来。”
卫尺笑着说道,“所以现在城民们都在夸,说司天监古老所言非虚,这可能是大夏境内最有希望成为绿洲的一块地。”
说起来,大夏以前还真是……看都看不上冰荒这块地,纳不纳版图都无可无不可的。
没成想如今却是希望之地。
辛文远跃跃欲试,“那我们造地面基地,得把这片林子囊括进去。”
“那范围就大了。”卫尺咋舌。
一开始他们跟着大队迁徙来此,以为往后就在地下城生活,所以近些年把地下城往周边扩了又扩。
虽说下面住的比较拥挤,但好歹也算有个固定小窝。
没想到殿下的意思是,还要继续建造地面城池。
不过这样也好,他们这些人跟随殿下已久,深知自家殿下胸有成算。
能做这决定,说明规划图已画的差不多了。
萧瑾之朝卫尺几人招招手,“先不说这些,给大家登记,分发房屋对牌。今天好好休整,有什么事明日再议。”
言罢,拉着辛念,招呼辛文远一行人,朝北面那排竹楼走去。
相比西面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土屋而言,这几排竹楼占地稍显空旷。
“后头还有不少砖房,但每层住户较多。相对而言,还是这边竹楼清净。”卫尺跟在众人身后,亦步亦趋解释。
“殿下在此之前早有安排,甲区住房建造尚算齐全,外侧还有乙区丙区,反正离这越远,条件设施越差。”
这些都不用卫尺明言,末世人心里都很清楚。
基地这种条件,能住上房的,已经算是特权阶层。
卫尺说的那些个丙丁啥的区域,怕是连间像样的土坯房都木有。
材料、条件都有限,这是没办法的事。
能给辛府上下,谢府众人安排两到三栋竹楼,就已经是很照顾了。
没想到,太子给他们安排了五栋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