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
整个基辅的街头,人头攒动,喜气洋洋。
在军部、宣传部等等相关部门的紧锣密鼓准备之下,开国庆典,将于今天的9:00举行。
来自于全国各个地方的人,都在相对应的所规划出来的地方,等待着庆典的开始。
人们相比较于两个月之前,脸上挂着的是幸福的笑容。
两个月前,大家为了填饱肚子,为了给家里生病的家人寻找药品,整天都在外面四处奔波。
回到家里面,只能抱着一家人忍饥挨饿。
耳朵边时不时的就会响起,断断续续的枪声。
两个月之后。
每家每户的家里面,都囤积满了粮食,孩子们也可以像往常一样去上学。
医院也全部恢复了运转,生病的家人,也可以及时的得到医治。
警察局也恢复了秩序,各种犯罪活动,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下降为0。
整个社会又重新恢复了秩序,恢复到了比之前,还要更加安定的环境。
之前那一年的苦难,就犹如是做梦一样,突然间就远离了他们。
被邀请过来的各个地方的代表,以及基辅的市民们,每个人的脸上,所洋溢出来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
他们又回到了那个人人平等的时代,他们又回到了那个无需忍饥挨饿的时代。
各国被邀请过来的人员,陆陆续续的来到了观礼台。
被邀请过来的,还有一群特殊的人员。
这一群特殊的人员,就是前苏联分裂之后的另外14个国家,还心系着共产主义的,稍微有点影响的人员。
这一些人员,都是克格勃特工,安排潜伏在这14个国家境内的特工人员,精挑细选的。
他们跟这14个国家的官方人员,并不是一起进入到乌克而兰境内,而是成为了两个阵营。
安排在庆典上展示的军队,也陆陆续续的来到原定的位置上,只等待一声令下,开始向众人展示军队的威武。
随着时间缓缓来到9:00,坦丁戈尔站在最高的观礼台发言。
发言过后,军乐团就开始奏响了在喀秋莎的歌曲。
听着熟悉的喀秋莎歌曲,一位来自于俄罗斯斯的共产党员,含着泪,对着身边的人开口道。
“嗨,同志,你知道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在哪吗?”
“我在国内找不到他门,没有了,再也没有了,我们失败了,白匪和资本家,再一次骑到了我们的头上。”
“如果我们还要追随那颗红星,这里还燃烧着星星之火。”
他的这一番话,直接引起了这一片区域,14个国家特别邀请过来的人的共鸣。
这一些人,眼睛死死的盯着从他们身边走过去的军乐团,耳朵里听着那熟悉的喀秋莎。
脸上的泪水,不受控制的滑落下来,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不断的在呐喊。
“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红色的火焰没有熄灭,在乌克而兰的土地上,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他们现如今的国家,已经成为了资本家的乐园。
有的为了争权夺利,还在彼此争斗当中,导致民众们连生活都困难。
老人和小孩,都在这样的争斗当中,不断的死去。
阅兵庆典和节目表演过后,乔丽丝来到了观礼台的发言台上。
正对着话筒,眼睛看向了底下乌泱泱的人群。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之后,大声的喊道。
“尊敬的同志们!”
“亲爱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同行者们!”
“当红场的晨雾,漫过克里姆林宫的尖顶,当伏尔加河的波涛,拍打着曾浸透鲜血的河岸。”
“当列宁格勒的雪地里,仍能听见当年守城战士的呼吸。”
“我们总会想起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握着上膛的步枪,把“为了苏维埃,为了社会主义”的誓言刻在骨血里。”
“他们在炮火中冲锋,在饥寒中坚守,在建设工地上挥汗如雨。”
“哪怕生命燃尽,那颗向着社会主义的红心,永远像莫斯科红墙上的五角星,亮得滚烫。”
“今天,我们不谈历史的尘埃,只谈一颗心。”
“一颗被马克思主义真理焐热、被人民的期盼点燃、被社会主义理想照亮的心。”
“这颗心,属于十月革命中驾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第一声炮响的水兵;”
“属于国内战争时期,骑着战马在草原上,击退白匪的恰巴耶夫骑兵;”
“属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里,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普通士兵;”
“属于战后重建时,在顿巴斯煤矿里一天工作16小时的矿工党员;”
“属于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让社会主义荣光闪耀宇宙的科研工作者;”
“属于那些在集体农庄里,教农民用拖拉机、在工厂里带领工友搞技术革新、在雪夜里背着药箱给牧民看病的共产党员。”
“他们不是历史书上的符号,是有血有肉的人。”
“是母亲送别的儿子,是妻子等待的丈夫,是孩子想念的父亲。”
“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没有社会主义的胜利,就没有千万个家庭的安稳;”
“没有集体的解放,就没有个人的尊严。”
“19世纪,农奴制的枷锁,还套在千万人的脖子上,资本家的工厂里,堆满了童工的尸骨。”
“沙皇的宪兵,骑着马在街头驱散请愿的民众。”
“那时的“社会主义”,还只是知识分子书斋里的理论,是工人运动中零星的呐喊。”
“可就是有一群人,他们从《共产党宣言》里读到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力量。”
“从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里看清了剥削的本质。”
“他们说:“光读书不够,要让老百姓知道,我们能过上不一样的日子,这种日子,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尊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