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和李宗仁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之间可以说是无话不谈。
对于他和何应钦一起制定的那个针对新四军的计划,白崇禧早就已经将详细的计划,偷偷地告诉了李宗仁。
所以,当白崇禧说出上面那些话的时候,李宗仁并没有感到丝毫的意外。
听到白崇禧对徐剑飞心思的判断,李宗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有这种可能。不过,剑飞那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想要插手这事,也太不自量力了。
国G双方之间的纷争,岂是他这样的小人物人能够轻易插手的?他这么做,对他自己绝对没有任何好处。”
白崇禧也赞同地颔首,表示同意李宗仁的看法,接着说道:“这一次,徐剑飞突然自动暴露出自己真实的实力,实际上就是在向国府施加压力,希望国共双方不要产生摩擦,能够继续团结一致共同抗日,为此,一旦国共之间真的出现了摩擦,他肯定会凭借自己的实力,强行插手这件事情。”
说到这里,白崇禧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但是,江南可是我党生存核心所在,基础之地,怎么可能让其他党派在那里盘踞呢?
所以,无论徐剑飞那孩子如何施压,都绝对无法动摇不了,光头对江南新四军进行驱赶和消灭的决心。
这孩子在政治上还嫩了一些啊。”
对于这件事,为了党国核心的利益,绝对不能让他插手,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作为长辈,决不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他,跳进那肮脏的政治旋涡之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到时候他恐怕连自身都难保啊!”
李宗仁对这个老兄弟,对自己的宝贝女婿充满了关切之情而深感欣慰。
于是,他问道:“那建生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此事呢?”
白崇禧沉思片刻后,回答道:“我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前让他把他的主力部队调到西面去。
这样一来,即使他有心插手江南国G纷争,也会因为距离遥远而鞭长莫及。
等到国共纷争落下帷幕,他自然就无能为力了。”
李宗仁听后,微微皱眉,摇头道:“可是,他既然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安排,恐怕是不会听从我们的指手画脚的。
在这一点上,难道建生你还没有领教过吗?”
白崇禧苦笑一声,无奈地说:“我当然领教过了,而且领教得非常深刻。”
然而,他的语气随即变得坚定起来,“但是,无论如何,这件事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做,并且一定要成功。
否则,我们可就真的害了剑飞那孩子,断送了他未来的光辉前程啊!也坏了党国大计啊。”
李宗仁和白崇禧虽然与光头之间存在着权力之争,但他们也并不认同北方的势力。
他们对光头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权力争夺上,而非对国民党本身的反对。
尤其是在即将清除江南新四军的问题上,李宗仁和白崇禧与光头站在了同一立场。
这不仅是出于政治立场的考虑,更是因为他们深知如果让徐剑飞插手此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从亲情角度来看,李宗仁意识到如果徐剑飞卷入江南的事务,光头很可能会立即要求他出兵牵制徐剑飞。
这样一来,父子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因此破裂,甚至反目成仇。
而从国事层面考虑,李宗仁和白崇禧,原本暗中计划让徐剑飞协助他们,对抗光头施加的压力。然而,如果徐剑飞插手江南之事,这个计划无疑将化为泡影。
李宗仁不禁感叹道:“是啊,我也仔细思考过了。如果他涉足江南的事务,光头肯定会第一时间,命令我出兵去牵制剑飞。
到那时,我们父子之间恐怕就会产生难以弥合的裂痕,我们之前暗中商定的,借助他来缓解光头压力的计划,也将彻底失败。”
白崇禧同样忧心忡忡地表示:“光头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蓄意挑拨我们与剑飞之间的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绝对不能让剑飞插手江南的事情。我们必须设法将他拉拢过来,使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西面,从而对江南地区鞭长莫及。”
李宗仁一脸苦笑地摇着头,对眼前的困境感到十分无奈,他喃喃自语道:“那我该怎么办呢?打亲情牌肯定是行不通的啊。”
一旁的白崇禧见状,嘴角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轻声说道:“其实要想让剑飞入瓮,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只要我们巧妙地将亲情牌,打在抗日这个点上,就一定能够成功。”
李宗仁闻言,眼睛一亮,连忙追问:“哦?你这话怎么讲?”
白崇禧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接着说道:“根据最准确的情报显示,武汉的日军。为了打通平汉铁路线南段,将会在 1 月初,出动其中的 7 个师团和 2 个旅团,采取南北对进的方式,对卫立煌的第二战区和我们第五战区,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豫南会战。这次会战的规模可比前面两次会战要大得多啊,所以我们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说到这里,白崇禧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继续分析道:“一旦让鬼子成功打通这条大动脉,武汉的鬼子就会被全盘激活,到那时,局势恐怕就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了。”
李宗仁听后,不禁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白崇禧的观点。
白崇禧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打算以剑飞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需要调至西面让他不能插手江南事为由,向光头施压,迫使他让出我们第五战区,与剑飞的鄂豫皖根据地之间,那根犹如钉子一般的李品仙部,也就是信阳和罗山这两个地方。”
这个未来,是在抗战胜利之后,光头亲信对于大别山根据地,进行收复的出发基地。我们决定将这个重要的基地让给剑飞的抗日武装。
这样做的目的有很多。首先,通过让剑飞的抗日武装,与我们第五战区彻底联合起来,可以形成更强大的力量,共同对抗敌人。
其次,这将使得剑飞的抗日根据地,能够向西扩展,从而实现他拥有一块平原地区、产粮基地的目标。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剑飞抗日武装的实力,还能够对我们第五战区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剑飞的根据地向西扩展后,他的部队可以更好地抵御来自武汉的敌人,为我们分担压力。
这样,我们就能够更有效地阻止鬼子的豫南会战,使其彻底破产。
此外,将剑飞的主力调过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可以避免这孩子,掉入江南纷争的危险旋涡中。
江南地区局势复杂,各种势力交织,对于剑飞这样年轻而有潜力的将领来说,很容易被卷入其中,面临诸多风险。
而将他的主力调到我们这里,就可以让他远离这些纷争,专注于抗日事业。
总的来说,将大别山根据地的出发基地,让给剑飞的抗日武装,是一个多赢的决策。它既有助于剑飞实现自己的目标,又能增强我们第五战区的实力,同时还能保护剑飞不被卷入江南的危险旋涡中。
德林兄,你看这样安排可否打动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