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仰起圆嘟嘟的脸蛋,大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他:“表叔,你以后要常来我家玩!”
她踮起脚尖,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我攒了好多水果糖,都分给你吃!”
这话把三人都逗乐了,沈越忍俊不禁地揉了揉侄女的小脑袋:“他是大人了,哪会像你一样整天惦记着吃糖?”
立秋不服气地撅起嘴:“可是表叔长得比糖还甜呀!”
江宁被这孩子气的夸赞说得耳根微热,低下头笑着:“谢谢你,那下次我带其他的糖来,咱们一起分享好不好?”
“好!”立秋雀跃地一蹦一跳起来,小辫子一甩一甩的。
几人走进堂屋,老支书正略显局促地坐在炕沿上,还天特意换了身崭新的深蓝色中山装,连扣子都扣得一丝不苟。
见他们进来,连忙从炕上下来,笑道:“来了?立夏,快给你表叔倒茶。”
江宁上前一步,唤了声:“叔,您坐着就好。”
“表叔坐这儿!”立秋热情地拉着江宁往炕上坐,又从炕桌上的盘子里拿了个麻花塞给他,“这是奶奶昨儿个特意炸的,可香了!”
炕桌上早就整齐的摆着几碟糕点、炒花生和水果。
立夏提着茶壶给大家一个个倒茶,轮到他时,还冲他眨了眨眼睛,江宁差点被逗得笑出了声。
沈母把花生碟子往他这边推了推,慈祥地说:“小江,来吃花生,就当自己家一样。我听立夏说前几个星期你还去市里了?”
“嗯,是市里组织的培训。”江宁端正坐姿,“现在省里正推广一款新型拖拉机,跟以前的不太一样,特地给我们集中起来。”
一直在安静抽烟的老支书闻言,好奇的问道:“新拖拉机?跟咱们村这台铁牛有啥区别?”
“差别挺大的,用着更省劲儿,发动机改了,油能少烧两成左右。就是好多零件跟以前的都不通用。”
老支书顺手把烟斗在炕沿磕了磕,烟灰簌簌落下:“听着还真不赖,哎,咱们村当时弄那台铁疙瘩,可费了老劲了。”
他叹了口气,随即又笑起来,“不过能有的用就是好事,总比人拉肩扛强。”
江宁含笑点头:“咱们村那台保养得很不错,而且大家用得仔细,至少还能用好多年呢。”
“那是!”老支书骄傲地挺直腰板,“他们每次开机子,我都再三叮嘱要爱惜。对了,”
他突然想起什么,“最近你们应该挺忙吧?前几天我去仓库检查,发现有台打谷机那个轴承生锈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江宁立即接话:“左右我也没事,下午我去看看。”
老支书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你这休息日呢。我让大强把机器拉去你们厂里检修就行。”
沈母也赶紧插话:“对啊小江,你今天可是来做客的。检修机器哪天都行,不急着这一时半会儿的。”
“没关系的婶子。”江宁温和地笑笑,“那些机器我年前都见过,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就几分钟的事。”
“那行吧,真是麻烦你了。”沈母有些歉意地笑了笑。
老支书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老妻,他还真是说顺口,没那个意思啊。
“婶子,你别跟我客气。”江宁诚恳地劝慰,“叔这是为村里操心呢。咱们村能有这样事事上心的老支书,是大家伙的福气。”
这话说得老支书心里暖洋洋的,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可别这么说,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上心是应该的,也是大家相信我。”
他热情地提起旁边的茶壶:“来,这茶是你婶子新得的,我也没喝出啥来,你尝尝。”
“好的,叔,我来就行。”江宁见对方要给他倒茶,连忙接过茶壶,先给两位长辈续上茶水,这才给自己斟了一杯。
沈越就悠闲地坐在一边,看着三人相谈甚欢的样,不禁在心里暗笑,这人之前还说什么紧张,他可是一点都没看出来。
清亮的茶汤在白瓷杯里微微荡漾着,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
“这茶不错,”江宁轻啜一口,由衷赞叹,“入口甘醇,回味悠长,是上好的龙井。”
沈母闻言眼睛一亮,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是啊!这是今年新到的雨前龙井。”
她略带得意地瞥了眼坐在一旁的老支书,“我就说这茶香特别,你叔非说跟他平时喝的一样,这人啊根本不懂品茶。”
几人又聊了几句家常,还有他工作的事,气氛融洽自然。不一会儿,立夏他妈就过来招呼他们入席了。
天气有些燥热,桌子干脆摆在院子里的阴凉处。
斑驳的树影洒在圆桌上,最中央是一大盆热气腾腾的小鸡炖蘑菇,旁边红烧肉、卤味拼盘,还有两盘清炒的蔬菜。
几人纷纷落座,立夏赶忙给大家盛饭,大嫂也站起来热情地布菜,笑着对江宁说:“都是些家常菜,你别客气,多吃点。”
旁边的大哥拿出他们带来的酒,仔细端详着那土陶罐:“这啥酒啊。包装得这么讲究。”
他小心地揭开密封的油纸,一股醇厚浓郁的酱香顿时在院子里弥漫开来。
老支书深深吸了口气,眯着眼睛夸赞:“这香味...得存了有些年头了吧?”
沈越一眼就认出那是五几年的茅台,连他手里都没有这么好的存货,有些惊讶地看了眼江宁,这媳妇手里的好东西还真不少。
“快二十年了,这可是五几年的老茅台。”沈越解释道,“我那儿都没几瓶这么好的。”
大哥闻言也意识到拿错了,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我的乖乖,这也太贵重了...”
江宁赶忙说道:“这酒就以前家里存的,不算什么,可以先倒出来醒一醒,口感会更好。”
其实他只知道是茅台,还真不清楚具体存了多少年。
“爸,我来吧。”立春主动接过酒罐,将那琥珀色的酒液倒入瓷壶中。
酒在旁边醒着,大家都端起碗吃起饭来,席间沈母和大嫂不停地给江宁夹菜,嘴里念叨着:“看你瘦的,多吃点。”
“是啊,你们年轻人消耗大,要多吃点才有力气。”
旁边的杨立秋看着大人们的举动,也有样学样,用勺子舀了红烧肉放到江宁碗里:“表叔,你多吃一点,长肉的。”
……
饭吃到一半,就开始喝起了酒,这陈年的老茅台果然不同凡响,口感醇厚还柔和,不知不觉间,就都多喝了几杯。
酒香在饭桌上弥漫,推杯换盏间,气氛愈发地热络,到最后沈母和大嫂都已经下桌,桌前就几个男人还在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