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队伍进入洛州地界。
凌川的伤势也已好了七八分,连日来不是躺着便是窝在车厢里,早已憋闷难耐,如今总算可以重新骑乘马匹,感受风拂过面颊的自由。
此番他骑的是性格更为温顺的照雪,它步履轻健,不似黑风那般烈性,动辄便要肆意狂奔,全然不顾主人是否吃得消。
“将军,照眼下这个速度,最多五日,我们便可抵达神都!”洛青云策马靠近,低声禀报。
这几日的行程,蓝少堂早已将沿途食宿安排得妥帖周到,根本无需凌川这边费心。
凌川点了点头,忽然问道:“你对书院了解多少?”
“书院?”洛青云微微一怔,略显意外,“将军为何突然问起书院?”
凌川淡淡一笑,随意道:“没什么,路途漫长,闲来无事,随口问问!”
“属下对书院这等圣地了解实在不多!”洛青云老实回答,“仅是多年前,陛下亲赴书院与院长大人商议要事时,曾作为护卫随蓝统领一起,进去过两次而已!”
凌川眉头微皱,诧异道:“陛下……亲自去书院找院长?”
洛青云郑重颔首:“院长大人乃当世神人,学究天人!世间流传,他对天下之事无所不知,无所不精。甚至……甚至有传言说,他能窥探天机,预知未来之事。”
对此,凌川心中自是存疑。拥有超越此世认知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所谓的“预知未来”是多么虚无缥缈。
“而且,”洛青云继续道,语气中带着由衷的敬仰,“这位院长大人,还是陛下昔年的授业老师。以往每逢宫中重大典礼或庆典,陛下都会亲自前往书院,恭请院长大人参加。除了在正式朝会议政之时,院长大人历来是与陛下平起平坐的。”
紧接着,他又补充了一个关键信息:“即便是诗书传家数百年的青州叶氏,也会将族中每一代最杰出的子弟送入书院求学。书院曾是天下寒门学子鲤鱼跃龙门的唯一希望所在。然而,自五年前,院长大人忽然宣布,自封于书院后山的藏书塔内,不再过问世事。除了每日负责为他送饭的三皇子殿下外,再无人得见其真容。即便是陛下,数次亲临求见,亦未能如愿。”
听到这里,凌川眼中再度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异色,追问道:“三皇子是院长的入室弟子?”
洛青云摇了摇头:“院长大人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无论皇家贵胄,还是寒门布衣,一旦踏入书院之门,便皆为学子,听他一同开堂讲授,并无特殊。”
听到这里,凌川心中也不由得对这位特立独行的院长升起了强烈的好奇。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能秉持如此理念并身体力行之人,绝非寻常之辈。
凌川侧过头,目光落在身旁闭目养神的杨铁匠身上,带着几分好奇问道:“杨老头,神都书院的院长大人,你可有所了解?”
杨铁匠缓缓睁开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眸底深处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异彩。
他微微颔首,语气带着几分难得的郑重:“这天下读书人如过江之鲫,但能入老夫法眼的,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一个半!”
“哦?”凌川大感意外,追问道:“人还能有半个的说法?”
杨铁匠不以为意地捋了捋胡须,慢悠悠道:“你口中这位书院院长,算一个。剩下那半个,是云书阑那个书呆子!”
这个评价让凌川颇为诧异,杨铁匠身为江湖顶尖强者,向来对那些咬文嚼字的书生没什么好感,之所以对云书阑另眼相看,主要还是因为对方同样踏入了武道修行。
他不由猜测道:“莫非……这位院长大人,也深谙武道?”
杨铁匠却摇了摇头:“没人见过他出手,不过江湖素有传闻,他自称略懂一些拳脚!”
尽管尚未见到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书院院长,凌川心中却已对此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次前往神都,若有机会,定要前去拜访一番,不过听闻他以自封藏书塔,估计也见不到。
杨铁匠见状,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并未再多言。
当日傍晚,队伍在周南县落脚,此地距离神都已不足两百里。
周南县最初只有一个渡口,名为周南渡,是近几十年才逐渐形成的一座县城。
洛水从神都一路向北奔流,至此地河道回转,折向东去。
以往,许多出入神都的商旅行人都会选择在此乘船,由于往来客商日益增多,码头规模不断扩大,众多商贩也随之在此扎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县城。
当然,由此乘船前往神都乃是逆水行舟,速度远不及骑马沿官道驰骋,平民百姓和行商多是为了节省路费,才会选择水路。
安顿下来后,蓝少堂麾下的校尉朱彦特意前来寻到凌川,面带歉意地解释道:“凌将军,大和使团今晚也恰好在此落脚。可这周南县里,能上得了台面的客栈仅此一家,只能将他们的主要使臣也安排在此处,实在是委屈将军与夫人了,还请您多多包涵!”
凌川抱拳回礼,爽朗笑道:“朱校尉太客气了,我手下这帮兄弟,在边关风餐露宿惯了,没那么娇气。倒是给禁军的兄弟们添麻烦了!”
“将军言重了!”朱彦连忙摆手,语气诚恳,“我们虽驻守神都,但对凌将军在北疆的英勇事迹可是如雷贯耳,军中弟兄们对您,那是打心眼里敬佩仰慕!”
晚饭时分,一支队伍逶迤进入周南县。
凌川闻声向客栈门外望去,只见为首的骑兵肤色与中原人差异不大,但身形普遍略显矮小精悍。
领头的是一对年轻男女,二人并未着甲,男子额至头顶的头发被剃光,仅保留两侧及后脑头发,形成半秃效果;而那女子则是扎着头发,略显精干。
男子着黑衣,右胸前绣着一只三组神鸟,双目赤红;女子着白衣,左胸前秀十六瓣菊纹,脚下踩着木底鞋,走起路来嗒嗒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