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凌晨四点。
外面还是漆黑一片,只有几颗残星挂在天上,米粉店一楼的灯却已经亮了起来。
张卫国、李雪梅、张桂花,还有李春波,四个人都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红色工装,胸口印着小小的“张记米粉”四个红字,显得格外精神。
“都准备好了?”张卫国拍了拍手,看着三人。
“好了。”李雪梅和张桂花齐声应道,眼神里透着兴奋和一丝紧张。李春波也用力点点头,攥了攥拳头。
“开工!”
一声令下,大伙立刻就跟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起来。
李雪梅和张桂花是主厨,李雪梅手法娴熟地将早就泡好的大块牛骨、牛肉投入滚烫的大锅,加入秘制香料包,开始熬制最关键的汤底,浓郁的肉香很快就飘散开来。
张桂花则手脚麻利地处理着浇头,大块的牛肉切丁、排骨剁块、精瘦肉切片,分别用不同的调料腌制、炒制,香气四溢。
另一口大锅里,白胖的鸡蛋正在沸水中翻滚,准备做成诱人的虎皮蛋。
张卫国和李春波也没闲着,负责准备配菜和小料。
“春波,萝卜干切丁,要均匀点!”张卫国一边快速地将炸得金黄酥脆的花生米捞出控油,一边指导着李春波。
“的嘞,哥!”李春波拿着菜刀,‘笃笃笃’地切着,虽然动作还有些生疏,但眼神专注。
张卫国把自家带来的酸豆角、萝卜干,加上干辣椒和豆豉,下到热油锅里‘刺啦’一爆炒,呛人的香辣味直冲鼻腔。
翠绿的小葱和香菜被洗得干干净净,‘唰唰唰’几下就被切成了细碎的葱花和香菜末。
所有的小料,萝卜干、花生米、酸豆角、葱花、香菜、辣椒油……都用统一瓷盆装着,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店堂靠近厨房的窗口,方便等会儿客人自取添加。
厨房里面热气腾腾,香味交织,四个人各司其职,忙碌却丝毫不显混乱,透着一股新店开张的蓬勃朝气。
外面,刘根生已经拿着抹布,仔仔细细地把崭新的木质桌椅板凳擦了一遍又一遍,连桌子腿都没放过,确保一尘不染。
两个小时,如同流水般飞快过去。
当时针指向六点,天色已经蒙蒙亮,街上偶尔能看到早起赶路的人影时,所有的准备工作终于宣告完成。
李春波一屁股坐在小凳子上,擦了把额头的汗。
“累了吧,坐下喝口水。”张桂花笑着递给他一杯水。
“都饿了吧?我给大家下碗粉,尝尝咱们自家的手艺!”李雪梅系着围裙,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走到灶台前。
很快,四碗热气腾腾、香飘四溢的牛肉粉就端上了桌,每一碗都卧着一个卤得金黄、带着漂亮虎皮纹路的鸡蛋。
“姐,闻着就香!”李春波早就馋坏了,拿起筷子就挑起一撮米粉,‘呼哧呼哧’地吹了两下,迫不及待地嗦了一大口。
“唔!好吃,太好吃了!”他烫得龇牙咧嘴,眼睛却瞪得溜圆,含糊不清地嚷嚷着。
“姐!你这手艺真是绝了!这牛骨汤,又浓又鲜,这牛肉浇头,烂糊入味。还有这粉,爽滑、筋道,配上炸花生米、萝卜干,香菜葱花一提味……我的天,好吃哭了!”
他一边狼吞虎咽,一边竖起大拇指,吃得满头大汗,一脸陶醉和满足。
张卫国看着他那没出息的样子,也笑了,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确实味道好,比他以前吃过的任何一家米粉都强。
他看向李春波,故意板起脸:“光知道好吃可不行,看你姐这手艺,你可得给我用心学着点儿!”
他用筷子指了指灶台:“等你姐忙不过来,或者需要休息的时候,这熬汤、做浇头的活儿,就得你顶上。咱店的招牌就是这味道,半点马虎都不能有,听见没?”
李春波被美食堵着嘴,脑袋点得跟捣蒜一样,“姐夫,姐,你们放心!我保证好好学,绝对不偷懒,肯定把这手艺学到手!”
吃完这顿意义非凡的“开张饭”,张卫国抹了把嘴,站起身:“根生,走,咱俩去路口发传单去!趁着早上人多,再吆喝吆喝!”
开业前三天,他们又是拉横幅,又是借了个大喇叭在附近循环播放开业信息和优惠活动,宣传攻势做得挺足。
张卫国和刘根生拿着一沓印刷简单的宣传单,跑到附近几个主要路口。
“张记米粉!张记米粉!今天开业大酬宾!味道好!分量足!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新店开张!前三天所有米粉八折优惠,加量不加价,还送一个虎皮蛋。”
两人拿着喇叭吆喝,果然吸引了不少早起的行人和附近工厂准备上班的工人。
再加上之前几天的预热宣传,以及从店里飘散出来的诱人香味……
没过多久,就陆陆续续有人被吸引,朝着“张记米粉”店门口走来。
“老板,你这米粉咋卖的?”
“看着挺香啊,给我来一碗!”
“有牛肉的吗?多放点辣!”
店里,李雪梅站在热气腾腾的灶台后,一个人掌控着下粉、烫粉、加汤、放浇头的全部流程,动作快得像是有三头六臂,却丝毫不乱。
张桂花负责收钱、找零、记账,嗓门洪亮,笑容亲切。
李春波则像个陀螺一样,在前堂跑来跑去,负责端粉、引导客人入座、手脚麻利地收拾客人吃完的空碗和桌面。
三个人虽然是第一天正式搭档,但出乎意料地配合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店里很快就坐满了七八成,人声鼎沸,生意竟然从开门第一刻起就火爆起来,忙碌却充满着希望和活力。
“叮铃铃——”
秀兰单脚点地,自行车稳稳停在“张记米粉”门口,麻利地锁好车。人还没完全进门,带着笑意的声音先传了进来:
“哎哟喂,老远就闻着这霸道的香味了!老板,赶紧的,给我来碗牛肉粉!”
“姐,你来啦!”李春波正端着两碗空碗往回走,见是秀兰,脸上立刻堆起热情的笑,连忙迎上去,“快里面坐,粉马上就好!”
秀兰也不跟他客气,大大方方地找了个空位坐下,眼睛却没闲着,飞快地在店里扫了一圈。
店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净亮堂。一共九张方桌,配着圆鼓鼓的木凳子,算下来能坐三十六个人。
她数了一下,这会吃粉的客人有二十一个人。
靠墙那边,专门辟出一张桌子放小料,统一的白瓷盆,有花生米、萝卜干、辣椒油,小葱和香菜末,看着就讲究。
她竖起耳朵听着旁边几桌客人的闲聊。
“这粉味道真不赖,汤浓得很!”
“是啊,价格也实在,你看这牛肉块,给得足!”
“那个虎皮蛋也好吃,卤得透透的……”
听着这些议论,秀兰暗自点头,看来自家嫂子下粉的手艺是真过硬,开门红是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