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声响亮的磕头声响起。
是杜林甫跪倒在阶梯前面,重重地朝着阳睿磕了一头。
随之,他激愤的声音响遍整个大殿。
“陛下,臣确实因为心疼崔才女小小年纪却生活得如此之苦,这才收留了她一晚。收她为义女,是想让她彻底摆脱她那吸血的父母啊。
臣这都是出于好心。
但关于她说,臣在南边有众多农田,和整个南边乡绅都认识,那完全是污蔑啊。
臣尚且不知我有如此多的农田,有如此广泛的人缘,她又从何得知?”
杜林甫面上慷慨激昂,但心里已经惴惴不安了。
她还未入仕,收她做义女一事没什么,但是关于土地问题,他也没有跟她说起,她竟张口就来。
要知道这可是大罪。
这崔玉灵在做什么?
难道她的身份是假的?
之前急于攀附自己,都是演出来的?
“干爹,昨天你可不是这样说的,怎么今日就不认了呢?还有关于农田,还有乡绅的事情也是你告诉我的啊。”
其实,这都是她自己猜出来的。
杜林甫让他将蝗灾归结到打压乡绅的问题上去,这不说明打压乡绅对他利益有损吗?
至于跟整个南方的乡绅都认识,是她夸大了。
反正别人也不知道,这岂不是随他怎么说。
杜林甫这会终于是确定了,这崔玉灵那纯真的模样完全是装的。这是在故意整他啊。
她姓崔,恐怕就是崔明阳派来故意针对他的。
“陛下,臣绝没有说过这些话。请陛下明鉴。”
阳睿皱眉看着他,眸光透着几分嫌弃:
“这杜丞相认阳玉灵为干女儿,这不是想当朕爷爷?这特么的。”
随之他大手一挥,说道:“这件事是真是假,朕事后会叫人查明,眼下还是先解决了蝗灾的问题。”
杜林甫退回到队列当中的时候,朝何日均瞥了一眼。
何日均随即出列说道:
“陛下,崔才女刚刚说的那两个法子能实施下去,得基于百姓愿意配合。
但是,百姓向来将蝗虫当做上天的使者,来实施天罚的的。
蝗灾到来,他们非但不会想着如何消灭,还会朝遮天蔽日的蝗虫跪拜。
还有很多地方认为蝗虫为‘神虫’,捕杀会触怒神灵。
在这样的认知下,朝廷又该如何进行崔才女说的食戮之法,和生物防治?”
阳玉灵笑着说道:
“这就要说到我的第三个法子,神谕之法。
既然这件事涉及到神明一说,自当让在这方面最具权威的人来解决呀。”
此话一出,赵魏征惊讶开口:
“你指的是司天监?”
阳玉灵瞪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朝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没错,司天监负责行占卜预测之事,做的是跟神明交流的事情。
到时候,只要让司天监亲自吃下蝗虫,并说是神明暗示给他的破灾之法。
再加上皇上以及在座各位大人都吃蝗虫,那大家都会信服这一说法。
那百姓对蝗虫的认知自然而然便会改变。”
“妙啊,太妙了,不愧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才女,果真有才华。”
此话一出,他就感觉身后数道冰冷的目光直盯着他。
这一次,他选择硬刚:
“怎的?各位大人又想将自己的那份蝗虫送给本官吃啊?
我谢谢你们的好心,你们还是自己留着吃吧,毕竟这可是为我大乾做贡献的事情,我可不敢一个人将所有的功劳包揽。”
此话一出,大家都摸了摸鼻子,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不过,话说回来,这小娃娃果真是有才华的,竟然将治理蝗灾的种种问题都提前想到了,然后再逐个击破。
心思缜密之至,超过很多成年人了,更别说她还是个只有四岁的小娃娃。
而且她一边吃蝗虫果腹,一边研究蝗虫的习性,这等魄力又超了多少人。
赵魏征是第一个,接着秦右文也站出来说道:
“陛下,崔才女实乃大才,不愧被称为百年难得一遇的才女。”
紧接着,陆陆续续又有人站了出来,夸奖阳玉灵。
这时,杜林甫朝工部尚书李正使了个眼色。
这崔玉灵算计于他,定不能让她被重用才行。
工部尚书立刻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认为,这小姑娘之所以能如此了解蝗虫,并提出解决蝗虫的办法,完全是因为她从小吃蝗虫到大,吃多了研究出来的。
仅凭这个,还无法达到才女的高度,更别说什么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上天派来帮助大乾度过难关的使者了。”
这时,李将军也站出来说道:
“臣附议,这小娃娃也就是恰好吃过蝗虫,这才误打误撞提出了这三个办法,况且这办法还没有实施下去,尚且不知其效,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随之陆陆续续有朝臣站了出来:
“臣附议。”
“臣附议。”
……
阳睿眉头皱紧,他知道这些人都是杜丞相的人。
由于阳玉灵刚刚当堂揭发了她,这会是想要阻止自己重用她。
“够了!”阳睿学着原主生气的样子,猛地拍了一下龙椅靠手,
“你们说玉灵完全是因为吃多了蝗虫而知晓了蝗虫的习性,那我请问你们几人,你们吃了那么多猪肉,可知猪的习性?可知它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可知它一年生几次猪仔?孕育周期是多长?”
此话一出,整个大殿之内鸦雀无声。
片刻,何日均说道:
“陛下,我等吃猪肉只是为了果腹,并非专门的饲养人员,不知道也很正常。”
“那玉灵吃蝗虫也是为了果腹,她为何又能研究出这蝗虫的习性?
再说,这第二个生物防治,从南方征调鸡鸭,第三个神谕之法,你们身为朝廷命官,朕的肱骨之臣,为何都没有想出来?
要说她一个四岁小姑娘想出这些办法还不算才女,那你们这些人算什么,算智障脑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