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元殿的青铜门轴发出吱呀声,李琰踩着七重阶前的露水踏入殿内。晨光穿过二十四扇朱漆大门,在金砖地面投下狭长的光影,正中央的\"天子御极\"匾额被照得发亮,却映不出皇帝紧绷的脸色。
\"陛下,枢密院急报。\"高力士捧着鎏金托盘的手微微发抖,托盘里的玉简用黄绫裹着,绫角渗出暗红血迹。李琰扯下黄绫的瞬间,殿内温度骤降——玉简上\"李琰非嗣\"四个鸟虫篆字,竟像是用新鲜朱砂写成,笔画边缘还凝着血珠。
\"这是潼关段秀实快马送来的。\"陈玄礼掀开甲胄下的暗袋,掏出染着硝烟的密报,\"昨夜叛军攻城时,磁鼎炸裂露出玉简,同时天象示警,瑶光星赤色大如斗。\"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杨国忠的象牙笏板\"当啷\"落地:\"这、这分明是逆贼妖言惑众!\"
杜蘅拄着龙头拐杖上前,白须上还沾着未干的墨迹:\"启禀陛下,老臣夜查《开元起居注》,梅妃娘娘薨逝前三月,曾有'身体违和,禁中静养'的记载。\"他翻开泛黄的书页,指节敲着\"太医署每日进磁石汤\"的记载,\"磁石入肾经,常人久服尚且伤元,何况...\"
\"住口!\"李琰拍案而起,鎏金香炉被震得跳起,香灰撒在\"李唐受命于天\"的殿柱上。高力士急忙拂袖扫去灰迹,眼角瞥见陈玄礼身后的老宦官——正是昨日从京兆尹大牢带来的那位,此刻正抱着个盖着锦缎的长匣,匣子边缘结着白霜。
\"打开。\"李琰的声音像冰锥凿玉。老宦官扑通跪下,锦缎滑落处,露出半幅梅色宫装。当冰棺全貌在殿中展露时,四十岁的起居郎突然尖叫着捂住眼睛——棺中女子左眼角的朱砂痣,与他见过的婉儿画像分毫不差。
太医署令王忠用银针刺入梅妃手肘\"曲池穴\",针尖拔出时带出几滴黑血:\"尸体用磁石霜防腐,肌肉尚有弹性...确系孕中女子,胎儿约四个月大小。\"他的声音突然发颤,\"陛下可记得,武惠妃娘娘薨逝那年,宫中曾有'双生祥瑞'的流言?\"
王忠嗣的战船在黎明前的海面上颠簸,船舷挂着的十二盏气死风灯只剩三盏还亮着。李光弼用醋布裹住罗盘,铜制指南鱼仍在\"壬癸\"位疯狂旋转,木质底座已被磨出深深的凹痕。
\"大帅,老吴头快不行了!\"水手掀开舱板,只见老船工抱着《更路簿》蜷缩在角落,嘴唇紫得发黑——那是中了磁砂毒的征兆。王忠嗣扯开酒囊灌了口烈酒,酒液顺着胡须滴在海图上,将\"徐福岛\"的标记晕成墨团。
\"看那儿!\"杜蘅突然指向左舷,幽蓝的磷光中,半截青铜船楼正像巨鲸般浮出水面。船首的徐福雕像眼窝深陷,里面嵌着的不是磁石,而是两颗完整的人头骨,太阳穴处还插着倭国短刀。
\"是遣唐使的头骨!\"李光弼握紧刀柄,\"当年鉴真东渡时,有船在这附近失踪...\"话音未落,鬼船甲板传来\"吱呀\"声响,十二具穿着奈良朝服饰的骸骨列队而出,腰间佩刀的弧度正是倭国\"打刀\"形制。
\"泼血!\"王忠嗣抓起最后半桶黑狗血,却见狗血刚泼出就凝成冰晶。杜蘅突然撕开《磁经》残页,里面掉出张泛黄的纸笺:\"用醋!徐福当年用的是陈醋封磁!\"李光弼抄起腌菜坛子砸向船头,酸雾中,骸骨们的佩刀纷纷出鞘,却被船身的磁石吸得倒飞回去。
鬼船内部传来机关转动声,露出一间摆满磁砂的密室。杜蘅借着火把光看清墙上刻字:\"开元二十九年,宇文恺督造\"。中央的九州沙盘上,潼关位置插着安禄山的狼头旗,旁边跪着尊磁砂人像,胸前刻着\"李琰\"二字。
王忠嗣的陌刀劈碎沙盘的瞬间,磁砂轰然坍塌,露出底下的玉珏——羊脂白玉雕着并蒂梅花,正是婉儿常戴的那枚。他突然想起陈玄礼的密信:\"双生为钥,磁脉归宗\",猛地转身下令:\"收帆!回长安!\"
婉儿的指甲抠进掌心,靛蓝色血液滴在《墨子·经说》的残页上。萧绾绾的锁链每晃动一次,墙壁上的磁砂就跟着起伏,像是某种古老的呼应。宇文恺的\"虚影\"其实是地宫顶部的青铜镜投影,镜面蚀刻着复杂的透光纹路,此刻正将二十年前的场景投在石壁上:
梅妃跪在太液池边,宇文恺端着磁石汤的手戴着鹿皮手套:\"娘娘腹中胎儿自带磁脉,若不用磁髓固胎,恐有血光之灾。\"画面跳转,五姓七望的家主们围坐在冰棺旁,范阳卢氏家主用银簪挑起梅妃的发丝:\"留着她,将来必成大祸。\"
\"他们给母亲喝的不是安胎药,是锁脉毒!\"萧绾绾突然剧烈咳嗽,咳出的血里混着细小的磁砂,\"磁髓入胎,让我们天生能引动磁脉...所以婉儿的血能开地宫,我的血能镇铜人!\"
婉儿盯着冰棺中梅妃微微隆起的小腹,突然想起李琰书房暗格里的《贞观氏族志》——那上面记载着上官氏与李唐皇室的姻亲关系。墙壁渗出的磁砂在地面聚成八卦图,乾位指向冰棺,坤位指向她俩的锁链。
\"《非命》篇说'双生必殒'...\"婉儿摸到后腰的胎记,三枚斑点竟与梅妃玉珏上的纹路吻合,\"他们要我们死在磁脉归宗之时,用皇室血脉作最后的镇物!\"地宫突然剧烈震动,冰棺中的梅妃手指颤动,袖口滑落半片信笺,上面是宇文恺的笔迹:\"李琰之母,乃梅妃侍女所替...\"
田承嗣啃着羊腿站在漕运码头上,看着叛军将绣着\"卢\"字的粮袋搬上商船。每袋粮角都缝着磁砂袋,遇水就会渗进米里——这是范阳卢氏提供的\"秘方\",说是能让吃下的人浑身无力,任人宰割。
\"节度使,那老吏怎么办?\"副将指着旗杆上的身影,那人已吊了三天,声音嘶哑得像破风箱。田承嗣抹了把嘴:\"把他扔河里喂鱼,省得碍眼。\"话音未落,上游突然传来震天的号子声,二十艘火船顺流而下,船头站着挥刀的李光弼!
\"唐狗来得正好!\"史思明下令放箭,却见火箭射到半途就偏离方向——船上的粮袋里全是磁砂,竟将铁箭头吸得改变轨迹。李光弼甩出勾索缠住敌船,身后士兵泼出的不是火油,而是整整十桶陈醋:\"尝尝磁砂遇醋的滋味!\"
汴河水面腾起蓝紫色火焰,磁砂与陈醋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叛军的战船像煮饺子般上下颠簸。王忠嗣的楼船撞破浓烟,床弩射出的陶罐里装的全是陈年米醋,在空中炸成漫天酸雾。田承嗣望着自己的磁甲在酸雾中崩解,突然想起安禄山的警告:\"唐军若用醋,必是王忠嗣来了...\"
\"往上游跑!\"他踹开挡路的士兵,却见河道被沉船堵死,李光弼的陌刀已经架在脖子上。码头上的粮袋接连爆炸,燃烧的磁砂在空中画出诡异的纹路,竟与他书房里的《卢氏地磁图》一模一样。
李琰的白马踏碎华清宫的白玉阶,马鞍上挂着的《括地志》被风吹得哗哗响。杜蘅临终前用鲜血圈出的\"始皇封禅台\"字样,此刻正被汗水晕开,露出底下的批注:\"磁脉中枢,历代帝王以血脉镇之\"。
\"陛下三思啊!\"高力士在身后跌跌撞撞地追赶,手里还攥着未写完的亲征诏书,\"安禄山的磁甲军势如破竹,您万金之躯怎能...\"话音戛然而止,因为他看见皇帝勒马转身时,怀里露出半片梅色绸缎——正是冰棺中梅妃的衣角。
骊山方向突然腾起紫烟,北斗七星的瑶光星竟在正午时分显现,赤红如血。李琰摸向胸口的龙形玉佩,玉佩边缘的缺口与婉儿的玉珏恰好吻合——那是武惠妃临终前交给他的\"母子信物\",此刻却烫得像块火炭。
潼关传来的捷报被风吹散在马前,段秀实的字迹力透纸背:\"叛军磁甲遇醋皆碎,然磁脉异动,铁器尽向骊山!\"李琰突然想起陈玄礼的密报,梅妃冰棺下的暗格里,除了玉简还有幅帛画——画中女子怀抱双婴,站在始皇封禅台前,身后是密密麻麻的磁砂兵佣。
\"原来如此...\"他拨转马头,白马长嘶着冲向骊山方向。华清宫的飞霜殿越来越远,殿内供奉的武惠妃画像在风中晃动,露出背后的暗格——里面藏着份《洗儿钱账目》,记载着天宝元年有个女婴被送出宫,落地时左足心有三颗朱砂痣。
马蹄声惊飞了林梢的宿鸟,李琰摸出袖中梅妃的金钗,钗头的梅花雕纹与萧绾绾腕间的镯子一模一样。他突然想起婉儿曾说过的梦:\"总觉得有座冰棺,里面躺着另一个自己。\"此刻他终于明白,那不是梦,是刻在血脉里的记忆。
封禅台的石基在暮色中隐约可见,台下跪着的人影正是陈玄礼。\"陛下请看。\"金吾卫将军推开石门,里面的景象让李琰瞳孔骤缩——十二具磁砂兵佣环绕着中央的祭坛,每个兵佣胸口都刻着不同的姓氏:卢、崔、李、郑...
祭坛中央的凹槽里,静静地躺着另一具冰棺,棺中女子与婉儿长得一模一样,只是穿着绣着龙纹的襁褓。陈玄礼捡起棺边的铜片,上面刻着宇文恺的临终之言:\"双生镇脉,帝王非嗣,李唐天下,归于正朔。\"
北斗瑶光星彻底坠入骊山,李琰听见远处传来段秀实的喊杀声,听见东海战船的号角,听见尚药局铜釜的沸腾声。他握紧梅妃的金钗,走向祭坛中央的凹槽——那里的尺寸,竟与他的身形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