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像这样骑车,也只敢在无人路段进行。
之后还是换回宋海建载她。
快到镇子时,蒲十三就坚持要下车了。
宋海建也清楚,小地方的人嘴上没把门。
为了避免流言蜚语伤害到蒲十三的名声,他每次都很配合地提前停车。
“阿建,今晚还是老时间老地方?”
分别前,蒲十三雀跃地问道。
宋海建点点头。
蒲十三顿时高兴地朝他挥挥手,“我会准时去的,你先回去吧!”
宋海建把车调转方向,“我去镇上办点事。”
蒲十三望着他嘴唇动了动,本以为她想说什么,最后却什么也没说。
宋海建转身走了。
等他到家,母亲已经把饭做好了。
“海建啊,就等你了,赶快洗洗手吃饭吧!”
又是三年过去,可冯玉芬依然保持着三十岁左右的模样,仿佛她的年龄,冻结在了儿子撑起这个家的那年。
如今三个孩子都去县城上中学,家里平时只剩她一个人,多少有点孤独……
“汪!汪汪!”
宋海建正准备进门,突然就听到了小奶狗的叫声。
他疑惑地转头,却看到一只巴掌大的小狗崽。
这小狗崽是土黄色的外表,叫声有些独特,模样看着像是正宗的土松犬。
在当地也叫土狗。
“妈,哪来的狗?”
宋海建好奇地看向母亲。
冯玉芬正走过去对着那小狗崽伸出脚,阻止它对着自己儿子叫唤。
听见儿子问话,冯玉芬马上解释:“嗐,这不是看你们都去上学了,家里清净得很,我就养条狗做个伴,主要是有条狗看门,晚上也不那么害怕。”
闻言,宋海建便理解地道:“是该养条狗。”
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说实话他也挺不放心的。
“说起来你都不相信,你猜这狗我是在哪儿捡到的?”
冯玉芬一脸神秘。
“不是别人家抱回来的吗?”宋海建只能想到这条路径,至于是谁家,他的确没头绪,就连上辈子,好像也没见谁家养土松犬啊?
冯玉芬正兴冲冲地准备揭晓答案,屋里,海兰突然大声说:“妈,哥,能不能先吃饭啊!我都快饿死啦!”
然后又补充:“哥,这狗是妈在爸的坟墓附近捡到的!所以妈认定了它是爸的化身,还给狗取名福祥!”
一听海兰把谜底都抖光了,冯玉芬既尴尬又来气,叉着腰就进屋去了。
不一会儿,里头传出海兰的求饶声。
“妈、妈,我错了,我下次不敢了……”
宋海建洗好手进屋,就看到母亲拿着妹妹的碗筷,作势不给她吃饭。
而桌上摆着的,可是香喷喷的腊肉,还有蒸蛋。
难怪海兰这么快就投降了,如果菜色普通的话,她起码要硬扛几分钟的。
“妈,今天中午海兰吃了五个大包子,这会儿估计不饿,你可以晚点再给她碗。”
宋海建轻飘飘地说完,坐到饭桌旁端起了碗。
母亲已经给他们盛好饭了。
那边海兰正在抗议:“哥你不讲义气!中午明明是你给十三姐买包子,结果你俩撞上了,吃不完才使劲给我和海生饭盒里塞的!”
冯玉芬听得一脸糊涂:“你哥和十三撞上了?撞哪儿了?受伤了吗?”
她还急切地打量起大儿子的身上,看有没有伤口之类的。
海兰趁妈妈注意力分散,快速把自己的碗筷拿了回来,嘿嘿嘿地笑。
“妈,你搞错了,撞上的意思是,他俩都给对方买了包子!都想请对方吃饭!不是你想的那种撞。”
听到这话,冯玉芬才松了一口气。
可随后,冯玉芬又纳闷。
“你俩干嘛都要请对方吃饭?”
海兰又想抢话,但抬头看到哥哥的眼神,她立马怂怂地低下头去。
算了,我还是专心吃我的饭吧!
宋海建解释道:“今天的包子是韭菜馅儿的,我们都喜欢吃,但是有时候好吃的东西很快就卖光了,所以我们一般在遇到对方喜欢吃的食物时,都会默契地给对方打一份。”
冯玉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还怕你俩谁的饭票不够了呢。”
“怎么会,十三那儿有兰姨和九姐贴补饭票,我这儿也有爱民哥给我换的票,而且偶尔十三也会把她的饭票给我。”宋海建说到这里忍不住咧了咧嘴。
冯玉芬给孩子们碗里夹菜,听他说到这个,便笑起来:“你们从小玩到大,感情好是必然的,以后长大了也不要忘了这段交情。”
“嗯。”
“还有你们两个,老是吃人家的,可得听话,不许惹你哥和十三姐生气。”冯玉芬又瞪了海兰一眼,“尤其是你,这张嘴巴有时候没把门,最气人了。”
海兰吐了吐舌,虽然没有反驳,但她那表情就说明她并不服气了。
看到妹妹这个样子,其实宋海建是不讨厌的。
相反,他很欣慰,很开心。
海兰越活泼,越说明她这辈子过得很幸福。
他再也不想看到阴郁忧愁、自卑寡言的妹妹了。
吃过饭后,一家人就赶紧收拾,往码头走去。
到了码头边上,蒲十三已经在这儿等着了。
“芬姨!”
蒲十三开心地挥挥手打招呼。
冯玉芬应了一声:“哎!十三啊,吃过饭了吧?”
“吃啦!”
一行人说说笑笑地上了船。
自从两年前,蒲十三得知宋海建每周六回家,都会叫上母亲和妹妹弟弟去捕鱼,她就羡慕得不行。
她阿爸虽然有一艘大船,但因为船员们介意,所以她和阿姐还有妈妈,都没上过阿爸的船。
更别说是跟阿爸一起出海捕鱼了。
宋海建知道后,就邀请她加入。
蒲十三每次去,都只是和冯玉芬一样出出力,但由于宋海建的每一次下网都有收获,导致她能一直产生成就感和期待感。
因而这个习惯就维持到了现在。
当然,她也只有上学期间才会跟随宋海建一家出海。
暑假寒假,蒲十三是要在家里学习缝制衣服的。
这是每个姑娘家都该具备的手艺,否则以后嫁人了,怎么给自己的孩子做衣裳。
幸运的是,蒲十三本身对制作衣服就兴趣浓厚。
并且还表现出了独特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