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赵家云带着赵家美回了隔壁自己家里,想姐妹两人单独说说话。
王旭平借口不打扰她们姐妹两人单独的说话,留在老宅这边。
见姐妹二人离开,苏巧莲瞪了一眼王旭平:“你想啥呢?刚刚啥态度?那好歹是你媳妇的亲姐姐,你就算不喜欢,面上得过得去。
她都回城这么多天了,按道理你们也应该请人上门吃顿饭认认门。
哪能人家自己过来了,你连招待都不招待,让你媳妇自己去应付?你这不是给你媳妇没脸吗?”
王旭平才不怕他妈的冷脸,嬉皮笑脸说道:“有啥的啊,我们年轻人才没你们那么多讲究呢。
我现在回去不是打扰她们姐妹俩人说悄悄话。
你也说了她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还去打扰啥啊,没得让她们嫌弃。
妈,我吃完饭就犯困,去你床上睡一会儿,我爷奶房间一股烟味,太难闻了。”
说着不等苏巧莲拒绝,自顾自的回房间脱了衣服上了床。
他之前住在这边的时候,是住在西厢房,不过自从隔壁的房子建好搬了过去,西厢房一直放些杂物,只有小爷爷王惊蛰偶尔回来一趟,给他留了一个房间。
不过王惊蛰大年初二一大早就离开了,这会儿西厢房没有暖气,没烧炉子,冷的不行,他才不想过去那边睡。
赵家美从进了院子,眼睛就没停下来打量。
这边附近的住房跟他们大杂院的住房不一样。
一排排整齐划一,每两家中间有一个两三米的巷子。
家家户户的房子有好有坏,但是大小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只不多有的人家盖了东西厢房,有的家里只有三间正房,外加搭了间厨房库房。
而王旭平跟赵家云筑的房子格局跟隔壁基本一样,只是没有那边的房间多和大而已。
但是如果只有两个新婚的小两口住简直绰绰有余,将来生两三个孩子也照样住的家。
就算住不下也有空间再建两三间厢房。
赵家之前七口人,却只分到了两小间后罩房。
这两间房可不单单只是住人而已,厨房,餐厅客厅全都在这里面。
好在他们家这个地理位置,两间房子属于靠近最边上,另一边就是院墙。
所以赵家在门口靠近院墙的地方用木板搭了一个小厨房。
并不算一个正儿八经的房子,下雨天还会漏雨,不过也能将就用。
因为房子是属于街道的,他们的房子也是街道给分配的,每个月交着租金呢。
所以房子并不能自由改动,更不能随意在院子里违章搭建。
今天这家建个厨房做饭,那家明天建个房间主人,那院子里成什么样了?
一开始街道也没管那么多,毕竟他们管理着那么多住户,哪里有时间家家户户去检查,只要不闹大,他们也不想多管那么多,给自己增加工作量。
至少后来有的人家越来越过分,把家门口的单位全都当成自己家的,严重影响到整个院子的人正常使用。
整个院子打了起来,闹得不成样子,最后街道主任出面才阻止事态继续发展下去。
后来街道才不允许租户随便搭建,屋子里想要重新装修做改动,也需要感觉到报备,得到允许才行。
如果房子所有权是自己的,当然想怎么用怎么用,完全不需要经过街道的同意。
现在很多房子的产权很复杂,一套大院子,也许其中几间房子有产权属于个人,其他的全部属于国家。
所以一个院子的产权并不完整。
而赵家所居住的院子,有三家在许多年前买下了房子的产权。
当时国家鼓励居民买下他们居住的房子,但很多人不愿意出这个钱。
毕竟房子是街道分配的,他们就算不花钱买下来也能住下去,何必多花那个钱。
而有的人眼光长远,及时买下房子,许多年以后房子拆迁能赔不少钱。
那些没买的,只能分到一些安置费,跟有产权的拆迁赔偿款完全没法比,那时哪怕后悔也来不及了。
屋子里面的家具是房子盖好后新打的,这才一两年时间,看起来还挺新的。
床上的几床被子也是结婚时候新做的。
屋子里东西不少,赵家云的围巾,蛤蜊油,梳子,小镜子,茶杯,水壶。
房间很大,除了一张床,放了一张吃饭的桌子,一张书桌,平时王旭平办公的地方。
赵家美从进了院子开始神情一直很安静,看不出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要说不羡慕是假的,尤其是经历过乡下的生活,跟好几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面,放了几张床,所有人的行李都只能塞到床底下。
所有人在屋子里的时候,想要出门做点什么都会显得很拥挤。
而且好几个人住在一个房间里,又怎么可能没有矛盾呢?别人就算不给你使坏,平时说话间的阴阳怪气也足够让人感到窒息。
“你现在的生活很不错,在城里能有一套这样的房子,就算你以后儿子结婚都不用发愁了。
看你婆婆也是个好相处的,你嫁人这方面确实比我强。”
赵家美并没有表现出嫉妒怨怼。
不过她越是这样,赵家云越觉得心里不得劲。
姐姐学习比她好,要不是因为大学取消了,说不能成为大学生。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是什么分量都不用说了,只可惜没赶上好时候。
“姐,妈让人给你介绍的不会差的。
在城里随便找个对象也比下乡强啊,你也别寻思嫁给那个卓别军了,坡穷的叮当响,你嫁过去岂不是替他照顾一大家子?
有爸妈的帮衬,你就算不嫁人,在乡下也不是过不下去,何必为了一个男人让自己过得更累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