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市。
赖青衫已经很自然地牵过楼心月的手。
少女犹如一朵玫瑰,含苞待放地娇羞。
“买点肉吧。”
来到一个猪肉摊,赖青衫割了两斤五花肉。
又买了一把蒜苗,回去炒一盘五花肉炒蒜苗。
家里的米也快吃完了,赖青衫又扛了一袋的米回去。
从早市出来,经过一家打造家具的店门,楼心月忽然问道:“家里的床太小了,要不要找个木工回去打一张床?”
“屋子那么小,再打一张床也放不下呀。”
“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楼心月幽幽地哼了一声,这家伙就是想跟她们睡在一张床上。
赖青衫笑而不语。
日出东方。
二人吃了一顿早餐,离开县城,朝着乌蛮村的方向而去。
……
回到家中的时候,宁烟等人早已焦头烂额了。
因为昨晚他们没有回来,众女担心一个晚上没有睡着。
“昨晚有事耽搁了一下,城门关了,就在客栈住了一晚,没事的,放心吧。”赖青衫安慰了她们,又把买来的五花肉和蒜苗交给宁烟。
宁烟觉得现在他们就在农村生活,从城里买蔬菜回来,太浪费钱了,说道:“赖郎君,我看屋后空地很多,咱们种点蔬菜吧。”
“也不是不行。”
“还有牛棚要搭了一个。”
现在家里有两头牛,一头是从史真骧手里赢过来的水牛,还有一头就是苟东锡给的病牛。
白天还好,晚上牛都拴在院子里,早上起来都是一堆牛粪。
而且牛身上有异味,跟人生活在一个院子里,肯定是不合适的。
于是赖青衫点头,赞同了宁烟的意见。
“璎璎,今天的鱼拿回来了吗?”
“还没呢,你和楼姐姐没回家,人家……宁姐姐她们也很担心,我都没心思做事。”
赖青衫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我和你楼姐姐都是大人了,不会走丢的,放心吧。”
接着,挑着水桶,依旧带着楼心月和洛紫璎,朝着江边走去。
路上,洛紫璎童言无忌似的问道:“按照约定,昨晚应该轮到楼姐姐和赖郎君挤一挤了,楼姐姐,昨晚你跟赖郎君在客栈是睡在一起的吗?”
“啊?”楼心月没料到洛紫璎忽然提起了这一茬,一时心慌意乱,迎着上午的阳光,秀脸一片绯红。
洛紫璎疑惑地盯着二人。
赖青衫笑而不语。
楼心月又羞又恼,粉拳又往赖青衫肩膀捶了一下:“你笑什么?”
“你可真霸道,现在我连笑都不行了吗?”
楼心月郁闷不已。
想到昨晚那一吻,心中又不免泛起了波澜。
一会儿,到了江边,赖青衫先将水桶打了点水,又将鱼笼拽了上来。
“嚯!今天收获不错呀!”
赖青衫把鱼笼的鱼倒进了鱼桶,白鳝就有十条,鳜鱼也有两条,马口、鲤鱼自然也不少,还有两只江蟹。
“中午给你们煎江蟹。”
“好耶,煎江蟹。”洛紫璎看着桶里依旧生猛的江蟹,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赖青衫无奈地摇了摇头,真是个小吃货呢。
这时,就见江边,薄大虫提了两只鱼笼过来,他喜气洋洋的,看来也是有不少收获。
“大虫哥,你捕了多少?”
“有小二十条鱼呢。”
赖青衫过去看了一眼,有两条很大的草鱼,还有一些鲫鱼,黄尾鱼,没有白鳝。
估计他那个水域白鳝都不喜欢呆。
“快拿水养起来,不然该死了。”
“哎哟,我这没经验,倒是把这茬给忘了。”
“先放我桶里吧。”赖青衫数了数他的鱼,让他倒进水桶。
先把鱼挑回家中。
第三屯的几个屯民,此刻也都把今天捕获的鱼拿了过来。
昨晚学会编鱼笼之后,就有不少人开始尝试了,多的捕获二三十条,少的也十几条。
“青衫哥,你看我,我捕了两条白鳝呢。”皮大胆十分欣喜,毕竟他也知道现在白鳝在城里是可以卖大价钱的。
刘伯拉着赖青衫:“青衫,你给看看,我西北的,一辈子也没吃过几条鱼,你看看,这些都是些什么鱼?”
这时,柳师师也过来了,提着一只小桶。
但显得十分吃力,从家里提过来,额头冒出了一些细碎的汗珠。
赖青衫过去帮她提了进来,看了一眼,大概七八条鱼,问道:“你放了几只鱼笼?”
“放了一只。”
“你可以多放一只。”
柳师师不好意思地笑笑:“还没编好呢。”
“大胆,你在什么地方放的鱼笼,你这有二十几条吧?”老苦头问。
又有屯民抱怨道:“我那个地方是不是风水不好?投了三个笼,也就捕了十条。”
不同的水域,捕获的鱼品种和数量都会有些不同。
开始还好,时间一久,难免有人扯皮,这会影响第三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团结,赖青衫想了想,说道:“这次按照各自的鱼算钱,不过这样比较麻烦,我想了个办法,以后咱们捕的鱼一起算,也省得大家吵来吵去。我依旧占三成,多的就各家分一份,你们意下如何?”
薄大虫首先支持,其余几人商量了一下,也都点头答应。
现在赖青衫的威望很大,大家都得指着他赚钱,自然没话可说。
接着赖青衫找人拿了一杆秤过来,把各家的鱼分类称了称,说道:“我先把这些鱼送到鱼庄,大虫哥,你跟我一块去吧?”
薄大虫把屯长的位置让给赖青衫,赖青衫也得表示表示,带着薄大虫一起去鱼庄,就是给他一个机会。
以后送鱼的活可能就交给他了。
同时,带个人一起过去,也能让其他屯民放心,觉得赖青衫没有私心。
“这么多鱼,就咱们两个人,挑不到县里吧?”
“只能用牛车了。”
贺兰墨急忙将车架搬了出来,将笼头重新套在水牛的脖子上。
牛车还是厢式的。
这么好的牛车现在只能用来拉货,相当于开劳斯莱斯拉砖,不过农村就是这样,没有多大的讲究。
众人一起把鱼抬上车去。
赖青衫又招呼楼心月:“月月,走吧,顺便看看鱼庄的翻车是不是开始动工了。”
薄大虫拿起一根竹鞭,主动承担起了赶车的活。
一行三人,带着好几桶的鱼,一起前往鱼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