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璧说的这些,程富贵倒是能听明白。
不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吗?他懂。
可这是集中力量给皇帝办大事,不是给程璧办。
商人做生意,基本都是单打独斗。
合伙的当然有,也就是几家而已。
原因很简单。
人多心不齐,相互之间有猜忌,为了利益谁都不放心谁。
合伙做生意,最终能长久的实在不多。
程璧接着道:“如今的生意人,基本是散兵游勇,而股份制,则是把钱财、人脉等全都集中到一起。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将个人的生意,变成了大家伙儿的生意。”
“个人做生意,风险太大。资金、人脉、人力等不必说了,安全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树大招风,眼馋的人太多,沈万三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程富贵知道这话犯忌讳,但主子能当着他面说出来,足以说明他们主仆关系密切。
沈万三对明初的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正因为富可敌国,为朱元璋忌惮,以犒军之罪,被朱元璋撸了羊毛。
所以说,富商个人的生意做得再大,随时都有可能鸡飞蛋打。
而股份制,却是汇集了大量股东。
要动公司,就等于是动了股东们的钱财。
就拿这个水泥股份公司而言。
有这么多的权贵参股,而且由皇帝牵头,其他人即使眼红,想要打个劫,也是有贼心,没有贼胆。
问题是别人不敢,皇帝敢啊!
程富贵忍不住道:“大爷,您也说了,沈万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事咱们还是慎重考虑,买一两千股就行······”
“你不懂!”
程璧摇摇头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陛下若是动了这么多人的银子,他们即使不造反,也会离心离德。”
“可陛下动的人还少吗?大爷,您······”
程富贵急了,大爷怎么就提不醒呢?
程璧直接打断道:“你真不懂,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陛下抄家灭族,那是那些人触犯大明律法,甚至通敌叛国。他抄家灭族合理合法,合乎民心。现在不一样,股份制是陛下提出来的,股东把他当做靠山。他若吞没股东的银子,就是公然行骗。他是皇帝,为了这么点银子行骗,损失太大了。而且,陛下生意普及全国,他不缺这么点银子······”
听着听着,程富贵感到主子说得好有道理,心态也慢慢稳下来了。
确实,只要陛下真按文书上说的那样,股份制还真是个好办法。
有钱人可以十分放心把银子拿出来生银子。
放眼整个大明,有钱人太多,缺钱的反而是国库、内帑。
单说京城,身家超过百万两的,就超过三位数。
这还是明面上的。
暗地里,好多有钱人的地窖里,谁知道藏了多少银子?
财不露白的道理谁不知道。
而且,如今大明投资赚钱的生意就那些,手太稠。
掺和进去也赚不了几个钱。
想要赚得多,就得上下打点,来薅朝廷的羊毛。
这些人的坟头草都几丈高了,谁还敢在这位爷眼皮底下敢这种灭族的买卖。
于是有钱人宁愿把银子放在地窖里,也不会拿出来做买卖。
这些银子也就成了死钱,跟土疙瘩没啥分别。
股份制一出来。
有皇帝当靠山,就不用担心被人打劫。
这些死钱,也就全都变成了活钱。
“还有,股份制是东家出资、掌柜经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也就是把赚钱的事情,交给了专业的人去办,股东只负责监督、审计。”
程璧缓缓道,“而且,文书中说了,分银股和身股两种。银股,是公司开设时权贵们的出资,享有永久的利益和继承权。而身股,是根据掌柜赚钱的能力,而给予的不需要出资的股份,一旦离职或去世,利益也就逐渐停止。这就把各个掌柜的个人利益,和公司、股东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如此一来,哪有不出死力的人?”
程璧感叹道:“如此奇妙的生意法门,也只有陛下才能想得出。我等皆凡人,陛下才是财神下凡。”
程富贵若有所悟点点头,却程璧道:“富贵,再备点银子,咱们一次买两万股。”
“好的,大爷。”
······
朱由检听着晁庆禀报股份购买的情况,默默不语。
水泥的销量根本不是问题,至少在十年之内,他都不需要着急这个,担心的只有水泥的产量跟不上。
至于水泥的定价,肯定不能太高,却也不能低。
光是销售水泥这一项的收入,一年至少能赚个三千多万两银子。
而且,水泥股份公司,可不仅仅只是卖水泥。
还要成立房屋、路桥、水利等等,各类专门的建筑公司,以及运输公司。
这些工程做下来,一年又能赚好多银子?
公司一年一个小目标不成问题,还能安置好多人员。
赚钱又能稳定社会,何乐而不为。
“陛下,商人程璧要买两万股,臣以最大一万股为由拒绝了。”
“哦?”
朱由检没有想到还有人有这样的眼光,如果真是个商业奇才,他会吸收进公司。
“查一查这个程璧。”
“是。”
晁庆应诺后又道,“陛下,您说的售两万股,现在已超标了······”
朱由检想想道:“放出四万股,超过这个数目就被放了。”
“陛下,原始股放出去这么多,会不会影响以后公司控股?”
晁庆是朱由检从商城购买的神级商业人才,以后要做公司的cEo,他对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有一个轮廓。
有疑惑,自然就会提出。
“其实,股东最赚钱的,却还不是分红。”
朱由检淡淡道,“文书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股票是可以过户转让。水泥公司定股二十万份,原本发行两万原始股,现在抛出去这么多,也不碍事。等再过些时日,股价会升上去,再加大发行规模······”
第一次出现股份制,总不能不让别人看到希望吧。
到时候让这些人倒手转让股票,发上一笔财,公司的声势就更大了。
“陛下,股票就是能生金蛋的母鸡,谁会卖掉去赚那点小钱?”
晁庆道,“这可是铁杆的庄稼,年年都有,以后几代人吃穿用度都不愁,不会有人则后面傻吧?”
“会的。”
朱由检微微一笑,没做过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