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数百里外的敦煌,这座位于河西走廊的重镇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和硝烟气息,仿佛在诉说着不久前那场激烈战斗的残酷。
然而,与前几日城破时的混乱相比,如今的敦煌城内虽然依旧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但却多了一丝异样的秩序。街道上,士兵们整齐地巡逻着,偶尔有行人匆匆而过,整个城市显得异常安静。
慕容恪并没有住进那些豪族献上的华丽府邸,而是选择将自己的行辕设在了原本的郡守府。这里的陈设十分简单,案头上堆满了户籍、田册和地图,显示出他对这座城市的重视和对政务的专注。
此刻,慕容恪正站在一幅巨大的西域舆图前,他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那些山川险隘之上,而是仿佛能够穿透墙壁,看到市井阡陌之间的每一个角落。他的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就在这时,部将慕容垂躬身走了进来,向慕容恪汇报:“将军,谢艾的残部已经退入酒泉,沿途确实发现了数处可疑的迹象,看起来像是有埋伏。如果我们贸然追击,恐怕会遭受损失。”
慕容恪转过身,脸上并无意外之色,他微微一笑,带着智珠在握的从容:“谢文长(谢艾,字文长)乃世之良将,败而不乱,撤而不溃,沿途设伏是题中应有之义。追之无益,即便胜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徒耗兵力。”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敦煌城灰黄色的城墙和远处隐约的绿洲。“吴先生曾言,”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力量,让帐内诸将都凝神静听,“世间之人,常视百姓为蝼蚁,觉得他们弱小、愚昧,可以随意驱使、践踏。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真正决定历史流向的,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而是这亿兆‘蝼蚁’般的黎民。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
这番话,与当下崇尚武力征服的胡风汉俗皆不尽相同,帐中一些纯粹的武夫面露疑惑。但慕容恪目睹邺城的区别,深知其言背后蕴含的至理。在这远离中原、胡汉杂处的西凉之地,军事征服只能逞一时之快,要想真正扎根,将这里变成稳固的根基,进而争夺天下,就必须赢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心。
“谢艾退守酒泉,据城而守,短期内难下。我军若顿兵坚城之下,空耗钱粮,则西凉诸郡、西域各国必然观望,甚至再生异心。与其如此,”慕容恪猛地转身,目光灼灼,“我们不与他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我们要争的,是这西凉万里疆域的人心!”
他大手一挥:“传我命令,停止一切军事扩张,全军转入守备与屯垦。另,以我的名义,发布安民告示,传檄西凉及各西域属国!”
数日后,一份由慕容恪亲自署名,盖着征西大将军印的告示,贴满了敦煌城的大街小巷,并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商队、使者、甚至是刻意放归的俘虏,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河西走廊,乃至更遥远的西域。
告示的内容,石破天惊:
【敦煌郡守 慕容恪 告西凉父老乡亲书】
冉魏仁政,泽被苍生!今清算豪强,得资巨万,此乃民之膏血,今尽数还之于民!
——吾辈有田耕! 每丁十五亩永业田,只是开端!官府授田,三年免赋,使耕者有其田,仓廪实而知礼节!
——吾辈有房居! 将在敦煌郊外修建‘安民坊’,无房者皆可申请免费居住,遮风挡雨,安居乐业!
——吾辈有工做! 修建安民坊,日作四时辰,日酬百钱,养家无忧!官府兴役,童叟无欺!
——吾辈有书读! 百所学堂虚席以待,您的孩子,将知书明理,前程远大!无论胡汉,凡适龄童子,皆可入学!
——吾辈有医靠! 四门医署,良医坐堂,病患无忧,健康长伴!诊金药费,皆由府库补贴!
敦煌郡将大量招聘各类人才,不论出生,不论汉胡,一律只论才学和人品。欢迎各界朋友到敦煌定居,经商,学习,工作。
敦煌郡
慕容恪
某年某月某日
酒泉城内,谢艾很快就接到了密报。他看着那份抄录的告示,手指微微颤抖,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好一个慕容恪!好一个民心争夺战!”他长叹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无力感,“此策……毒辣远胜十万雄兵!”
他可以坚守酒泉,可以训练士卒,可以应对任何军事上的挑战。但他如何能阻止自己治下的百姓,尤其是那些生活困苦的佃农、工匠,被敦煌那边“有田耕、有工做、有书读”的美好前景所吸引?又如何能阻止那些心怀壮志的寒门士子、身怀绝技的匠人,甚至是部落中生活艰难的牧民,像水流向低处一样,源源不断地投向敦煌?
慕容恪这是要釜底抽薪,不战而屈人之兵!
果然不出所料,接下来的日子里,酒泉乃至整个西凉地区都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搅动着,暗流涌动,局势变得愈发紧张起来。
小股的羌人和氐人部落开始举族向敦煌方向迁徙,他们拖家带口,赶着牛羊,仿佛是受到了某种神秘的召唤。这些部落原本在酒泉一带讨生活,如今却突然做出这样的举动,让人不禁对其中的缘由产生诸多猜测。
与此同时,那些在酒泉以木匠、铁匠等手艺为生的人家,也在一夜之间人去屋空。他们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匆忙收拾行囊,离开了这个生活多年的地方,不知所踪。
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不得志的低级官吏和读书人,也开始找各种理由请假或干脆辞官,义无反顾地前往敦煌。他们或许是听闻了敦煌有什么机遇,又或者是对现状感到失望,总之,这些人都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踏上了前往敦煌的道路。
而西域诸国派往敦煌的使者更是络绎不绝,他们带着各自国家的使命和好奇,审视着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剧变。这些使者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的是为了探寻商业机会,有的是为了观察政治局势,还有的则是纯粹出于好奇。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这样在西凉大地上悄然展开。慕容恪稳稳地坐在敦煌,他以仁政为矛,以民心为盾,不费一兵一卒,却在不知不觉中瓦解着谢艾的统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