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母女两将官差吵得头疼,但是想到刚才大地吃人的场景,还是没有忍心骂出口,只能干巴巴的说了句“节哀顺变”,就离开了。
巴毅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大地开裂吃人,这件事情要怎么向官府的人报备,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就是解释了,也很难有人会相信。
流放的队伍刚过了永州静宁县驿站,目前还在永州境内,但是现在下一站就是庆安府。
但是流放的队伍才走了一半的路程,看来等到了庆安府,还是要去官府一趟,这次地龙翻身,应该有不少人受灾,应该好解释一点。
云依凝看着哭的伤心的母女,心里也很不好受,但是她能做的事情太少了。
这种时候,她能顾好自家这一亩三分地都很不错了,没有更多的闲心去管别人。
云依凝收回目光,开始整理车厢里面的东西。
孔姨娘则是在一旁帮忙整理东西,这时候,杜氏来到他们的牛车旁。
“云氏、孔姨娘,我来想问问有没有热水,想借一点。”
云依凝从车厢中出来,心里还有些奇怪,自从黑熊林之后,杜氏一直和她们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她知道杜氏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这么做不过是怕卫家不好的事情会牵连到他们。
所以刻意保持着距离,并不是说故意不和云依凝说话。
但是现在杜氏竟然主动找上来,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等云依凝下了车厢,看着杜氏手里拿了一个木桶,嘴上说着要借热水,但是眼神里面表达出来的却不是这个意思。
云依凝不明所以,但是准备先观察观察再说,“热水没有了,你需要用的话,要现烧。”
杜氏感激的说道:“好的好的,那就麻烦你了。”
两人一起将火堆点燃,看着周围没有其他人关注这里,杜氏才缓缓开口。
“小心卫家人,我听到他们计划要让沈兄弟娶二房嫡女卫书雪为平妻,就是为了在流放的路上能松快些,应该是人看重了沈兄弟的身手。”
云依凝没有想到都这时候了,还有人惦记这件事情呢。
“不会吧,夫君只是一个庶出,还是净身出户的庶出,这卫家二房的嫡出,能愿意跑来当这个平妻?”
杜氏看着云依凝一脸不相信,解释道:“这段时间沈兄弟表现出现的能力,不仅得到了官差的另眼相待,卫家的人也在暗中观察。而且沈家和卫家可不同,沈家不是贱籍的身份,三年后还是有机会回京城的,但是卫家是被下了死命令的,这辈子想要出头,机会渺茫。”
被杜氏这么一解释,云依凝多少有些能理解了,沈家三年后想要靠自己的能力离开岭南,最有机会的人就是沈墨寒。
至于沈家的其他人,目前都没有看出什么特别的能力,更何况,他们这一支已经单独分家了,没有那么多人指手画脚,是最好拿捏的人。
“就算是卫家的人看上了沈墨寒,他们就这么有自信我们会同意?”
杜氏:“自然不会,卫家可是想了两个办法,一个是用银子,如果银子不行,那就只能想办法让他们生米煮成熟饭了。”
好家伙,云依凝是长见识了,谁说古人刻板的,这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阴损的办法都能长出来。
云依凝也知道杜氏是来通风报信的,“嫂子放心,这事我们夫妻两记你的情。”
杜氏急忙解释,“你误会了,我这是还你们夫妻之前的恩情,之前没机会,现在正好让我逮着机会。”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笑出了声,杜氏:“对了,今天地龙翻身,那被吞了男人的,是大房的四少爷。今天这一遭,大房的人,怕是又要整不少幺蛾子。”
云依凝之前并不知道卫家的事情,因为每天被葛氏折腾的头疼,哪有心情管别人家的事情。
“这些事情我们夫妻俩都不知道,毕竟是别人的家事,与我们无关。”
“妹妹这个想法倒是洒脱,就是怕这卫家人盯上你,少不得要烦你。”
云依凝一脸懵,“不至于吧,他们哪来的自信,沈墨寒会娶一个半老徐娘?”
杜氏闻言也是一愣,随即知道是云依凝误会了,笑着解释,“妹妹误会了,大房盯上的人,是你公爹沈祥。”
啥?
有没有搞错,这也行!!!
“不会吧?我公爹......”
云依凝说到一半,突然想到沈祥已经将葛氏休弃,孔姨娘也被她们接到身边养老,沈祥的身边确实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杜氏担忧道:“这事我就给你提个醒,这事也是我自己分析的,你们小心应对就是。”
云依凝:“多谢嫂子提醒,我们心里有数了。”
这时候,水也烧好了,杜氏就带着热水回去了。
云依凝忍不住将视线看向卫家大房,正好看到卫家大房的人聚在一起,嘴里咕囔囔的不知道在说什么,时不时的看看沈祥的方向,然后再看看沈墨寒和云依凝的方向。
云依凝心里大概有数了,这卫家不管是大房还是二房,都在惦记着她们沈家。
但是不管他们算计什么,云依凝都不会让她们得逞的。
等杜氏走了,沈墨寒才说道:“夫人放心,卫家想要的,什么都得不到。”
云依凝:“我知道,但是总被人算计,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现在的沈家,在卫家眼里就是香饽饽,也是他们想要在岭南生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之前云依凝确实没有想到沈家和卫家,在同一个流放队伍,有什么不对,但是现在看来,怕是有人刻意安排的。
沈家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被卫家粘上,就是不死,怕也是要掉一层皮。
“卫家想要翻身,最快的办法就是靠上沈家,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卫家自视甚高,现在想要算计沈家,恐怕也是高高在上的姿态。”
这时候云依凝想到一件事情,“对了,被抄家流放的世家不少,但是三年后就能参加科考,回京的世家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