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世界显示产业创新与发展峰会,如同在全球显示产业的平静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核弹。
林轩那番充满了东方智慧与战略远见的“开放、创新、责任、共赢”的演讲,以及他高调宣布成立“东方显示技术联盟”的举措,在峰会结束后的短短几周内,便以惊人的速度发酵,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产业链“大迁徙”和“大洗牌”!
首先感受到这股“虹吸效应”的,是那些曾经在高丽三星和LG这两大显示巨头阴影下生存的、遍布全球的设备、材料和技术供应商们。
曾几何时,他们不得不仰三星和LG的鼻息,接受其苛刻的采购条款、漫长的付款周期,甚至还要忍受其利用垄断地位进行的“技术压榨”和“利润盘剥”。
对于启明芯和华耀光电这两个来自华夏的“挑战者”,他们中的大多数最初也只是抱着观望甚至轻视的态度,毕竟,挑战高丽双雄的霸权,无异于蚍蜉撼树。
然而,mwc那场触目惊心的“屏幕质量门”风暴,以及日内瓦峰会上林轩所展现出的、启明芯在技术、资本和战略格局上的绝对领导力,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全球高端显示产业的天,可能真的要变了!
一个由启明芯主导、华耀光电作为核心制造基地、并以开放姿态吸纳全球合作伙伴的“东方显示技术联盟”,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冉冉升起!
而固守旧有模式、深陷质量危机和信任危机的高丽双雄,其未来的不确定性却在急剧增加!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古老的东方智慧,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同样适用。
峰会刚刚结束,启明芯香江总部和华耀光电京城总部的访客接待室,便再次被踏破了门槛。
这一次,前来“朝圣”的,不再仅仅是手机厂商,更是那些曾经对他们爱理不理、甚至暗中使绊子的全球顶级显示产业链供应商!
东瀛,佳能影像系统事业部。
其负责真空蒸镀设备的全球销售副总裁,在日内瓦峰会结束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取消了后续所有行程,连夜搭乘最早的航班直飞京城,点名要见华耀光电董事长王东明和启明芯显示技术首席专家秦明远。
“王董事长!秦博士!”这位曾经在设备交付上百般刁难的东瀛高管,此刻的姿态谦卑得如同小学生,“我们深刻反思了之前在合作中存在的沟通不畅和效率问题!”
“我们佳能集团董事会已经做出决定,将启明芯和华耀光电列为我们最高级别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未来三年,我们将为‘东方显示技术联盟’优先、足额供应我们最新一代、性能最强的真空蒸镀设备!”
“价格,保证全球最低!技术支持,保证24小时响应!”
“我们甚至愿意与贵方共同投资,在华夏建立蒸镀设备的核心零部件生产和维护基地!”
德意志,默克化工。
其oLEd核心发光材料事业部的全球负责人,也亲自带着技术团队来到香江,希望能与赵晴鸢和林轩进行一次“坦诚而富有建设性”的会谈。
“赵总,林总,”这位严谨的德国人,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我们对之前在材料供应上给贵公司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
“我们已经对内部的供应链管理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调整。”
“我们愿意以最具诚意的价格,向启明芯和华耀光电独家供应我们下一代、发光效率和寿命都将有革命性突破的蓝色磷光材料!”
“并且,我们非常希望能加入‘东方显示技术联盟’,与贵方在更前沿的量子点发光材料(qLEd)、印刷式oLEd等领域,进行更深度的联合研发!”
m国,康宁玻璃。
其大中华区总裁更是直接找到了孙振南,表示康宁愿意将其最新研发的、更轻薄、更坚韧的第六代“大猩猩”柔性玻璃基板技术,优先授权给华耀光电使用,并考虑在华夏合资建厂,为“东方屏”提供定制化的玻璃解决方案。
甚至连一些在高丽双雄“屋檐下”生存多年的二三线材料、设备和零部件供应商,也开始通过各种秘密渠道,向启明芯和华耀光电“暗送秋波”,表达了“弃暗投明”、加入“东方屏”供应链体系的强烈意愿!
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供应商集体“倒戈”的浪潮,让王东明和秦明远看得是目瞪口呆,也让他们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掌握核心技术和市场主导权之后,那种“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强大势能!
林轩对此,却依旧保持着冷静和清醒。
他知道,这些供应商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对高丽双雄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启明芯必须巧妙地利用好这个机会,建立起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固可靠、且不受制于任何单一国家或企业的全球化、多元化供应链体系。
在他的指示下,赵晴鸢和黄耀龙团队,开始以“东方显示技术联盟”的名义,与这些蜂拥而至的供应商们,展开了一轮轮复杂而精密的商业谈判和技术评估。
谈判的核心原则,正如林轩之前所定:
对于那些在困难时期给予过支持的、或者技术实力确实过硬、并且愿意与启明芯深度绑定的核心伙伴,给予最优先的合作地位和最优惠的商业条件,将其打造成“东方屏”供应链体系的“铁杆盟友”。
对于那些“见风使舵”的日韩供应商,则采取“既用又防”的策略。
可以利用他们的现有产能和技术来满足短期需求,但必须在价格、账期、技术转让、甚至交叉持股等方面,争取到对启明芯最有利的条款,绝不让他们轻易“搭便车”。
同时,大力扶持和培育华夏本土的显示产业链配套企业!
无论是驱动Ic、偏光片、光学膜,还是更上游的靶材、电子气体、高纯度化学品……只要国内有企业愿意投入、有潜力突破,启明芯和华耀光电都会通过技术支持、订单倾斜、甚至直接投资等方式,全力帮助他们成长起来!
目标是逐步降低对进口核心零部件和材料的依赖,最终实现“东方屏”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全面自主可控!
这场围绕着“东方屏”供应链的重塑,如同一次精密的“外科手术”,在林轩的亲自操刀和赵晴鸢团队的强力执行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其带来的“虹吸效应”,是极其显着的:
全球顶尖的显示技术人才,开始加速向启明芯、华耀光电以及“东方显示技术联盟”的核心成员企业流动。
许多曾经在三星、LG或东瀛显示巨头工作过的资深工程师和科学家,被联盟展现出的创新活力、开放心态和光明前景所吸引,纷纷“跳槽”而来。
最先进的显示制造设备和核心材料,开始优先向“东方屏”联盟的产线供应。
华耀光电在京城和国内其他几个城市规划建设的数条全新AmoLEd生产线,其设备采购和材料供应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障,建设速度和技术起点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全球资本市场,也对“东方显示技术联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除了启明芯自身的巨额投入外,越来越多的国际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甚至主权财富基金,都开始积极寻求投资联盟内的优质企业,进一步加速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壮大。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高丽三星和LG显示业务的日益窘迫。
在失去了对上游核心供应商的绝对掌控力之后,他们不仅面临着成本上升、技术迭代放缓的压力,更糟糕的是,其内部军心涣散,人才流失严重。
一些原本计划投入巨资建设的下一代显示面板生产线,也不得不因为市场前景不明朗和资金压力而被迫推迟或缩减规模。
曾经不可一世的“面板双雄”,在全球显示产业的版图上,其光芒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下去。
“东方屏”联盟的虹吸效应,正在从根本上瓦解着他们赖以生存的产业基础!
林轩站在启明芯香江总部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窗外川流不息的维多利亚港。
他的手中,正拿着一份由秦明远和王东明联名提交的、关于华耀光电第一条全自动化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量产、良品率稳定突破85%的喜讯报告。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产业链的重塑,才刚刚开始。”他低声自语,“显示面板只是第一步。”
“图像传感器、存储芯片……以及那些更上游的‘硬骨头’了。步伐也要加快了”
“开天计划”的棋局,正在按照他的剧本,一步步地稳健展开。
一个由启明芯主导的、真正自主可控的、并且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华夏高科技产业链集群,正在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