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你前几天去了市里参加婚礼,就是那几天来的,这次就来了一个女知青,剩下四个都是男知青。”
不知道想到什么二丫头撇撇嘴:“不过总感觉这次过来的这几个,不像啥正经好人。”
“这话怎么说的?”陈叶就知道过来二丫头这里,都不用自己打听,二丫头就能叭叭将自己想听的都说一遍。
“就是那种感觉吧,总感觉那几个人的眼睛看着让人害怕,这几个人还不老实,从来了整天到处晃悠。”
“我听说那几个男知青好像还是一个地方来的,都不一个姓还大哥二哥的叫着,整天睁开眼睛就上山晃悠,有事儿没事儿还愿意去你们那边走走。”
“知青点平时多闹腾啊,这几个人来之后可消停了,听说第一天这几个人过来,知青点的老人想给几个新来的一个下马威,让那几个人给收拾了。”
“呸,平时闹腾的大队长脑袋疼,这碰到硬茬子了就都老实了,这不就是欺负老实人呢?”二丫头都替大队长不值,要知道好言好语的不行直接上手多省事。
“知青点那么多人就没人反抗?”知青点具体多少人陈叶不知道,不过就她看见过的知青得十几个人吧,还怕四五个人?
二丫头直接乐了那乐的一脸的幸灾乐祸:“你咋知道没反抗呢,别看知青点人多,那就没有几个结实的,再加上人心不齐,可不就让新来的几个给拿捏住了。”
二丫头一拍大腿:“那家伙,你都不知道,这几个人才来多久啊,都成知青点一霸了,整天啥活儿都不用干,就擎等着吃现成的就行。”
“那些老知青就没找大队长他们做主?”那些知青不是贼能告状的?屁大点事儿都要找大队长,还贼爱上纲上线的。
“咋没找,大队长说了,他们那是属于内部矛盾,让他们自己沟通,大队长说反正出不了啥大事儿,顶多动动嘴,动手也都有分寸。”
嗯,这是大队长的风格,只要不给人脑袋打成狗脑袋,大队长是懒得管知青点的事儿,主要是这些人事儿太多,几乎天天都要给你弄出来点事儿。
“那这几个人还挺厉害的,一来就将知青点里的人都给打怕了。”原来这些城里来的知道适合棍棒教育啊!
“可不,不过我看啊,以后知青点更热闹了,那几个人一看就不是善茬,反正我都不敢跟那几个人对视,总感觉冷飕飕的。”
“那你以后小心一些,尽量别跟那些人接触呗。”谁知道那几个人会不会对村里人动手。
“你说的也对,从你上次跟我说了后,我可在没去过知青点,还别说,不去感觉清净不少。”
村里的孩子好多都没上过学,对有知识有文化还是城里来的知青,都有一份天然的滤镜,很多小年轻都爱没事儿的时候,去知青点听那些知青说话。
就是随口念首诗,都会让村里没上过学的年轻人,觉得他们可厉害了,说白了,都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不说那几个人了,你还记得谢老婶不?”
谢老婶也算是村里一个孤寡了,据说当初打仗的时候家里就死绝了,就剩下她一个女人带着个不大的孩子,咬着牙她也没在走一步,就想守着唯一的儿子过日子。
厄运专找苦命人,日子刚刚安稳下来,谢老婶才七岁的儿子就丢了,谢老婶人就跟疯了一样的找儿子,可那年月丢了的人哪能找回来。
其实村里人都觉着,那孩子弄不好让山上的野兽给吃了,可这话谁也不敢说出来就怕刺激了谢老婶,因为谢老婶一直坚定的说自己儿子还活着。
有村里人照顾着,谢老婶慢慢的也缓了过来,那时候谢老婶人还年轻呢,村里老人都劝她在走一步,说以后有了孩子,她老了也能有个指望。
可谢老婶这人有个犟劲儿在,说啥也要守在那破房子里等儿子回来,这一等就快等了一辈子了。
谢老婶这人可能因为早年的遭遇,很少出来走动,就算是出来走动也很少开口说话,性格阴郁的不行,很多小孩子都怕她。
陈叶却觉着谢老婶是个好人,她小的时候有几次饿的受不了,去山上挖草根吃,还是谢老婶看见了给了她几次窝头。
至于性格阴郁,叫谁全家人都没有,相依为命的儿子也丢了,能不疯魔都是坚强了。
“记得,谢老婶咋啦?”说是叫婶子,其实谢老婶是她奶奶辈儿的人了,不过大家都这么叫习惯了,大人孩子都这么叫。
“谢老婶的儿子找回来了,”二丫头张嘴就扔下个大消息。
“啥!你说的是真的?啥时候的事儿?”咋感觉这消息这么虚呼呢?
“就你们回来前两天的事儿,说是当初走丢被人给领走了,那时候还小也找不回来,一直等到养父母没了才找了回来。”
“啊!那得挺大岁数了吧,我记得听别人说过,谢老婶的儿子丢的时候七岁是吧?这都过去好几十年了吧?”
“说是到今年正好三十年,人我还没见过这些天我也出不去门,不过我婆婆说人看着老气,日子应该过的也不咋地。”
“那谢老婶不得高兴坏了?”
“可不咋地,当天就哭晕过去了,不过也是真高兴,谢老婶可盼了一辈子了,给人盼回来能不高兴,我婆婆说谢老婶最近脸上天天笑呵呵的。”
“你说那么小就丢了,还真能记得家在哪里啊,我估计要是我我可记不住。”二丫头就觉着有些假。
陈叶也不相信那个年月走失的孩子能找回来,不过想到谢老婶家的破房子更别说存款了,人家糊弄一个老太太有啥可图的?
不对,也不一定是为了图啥,等还是看过人再说吧,没准还真是人家自己找回来了呢。
“徐婶子还说,找回来那人一点儿没有小时候的模样,谢老婶听了这话差点没跟徐婶子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