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牵着女儿的手,走到先生面前:“先生,还望您多多费心,囡囡年纪小,要是调皮,您尽管说。”
先生微笑着说:“林夫人放心,孩子们天真烂漫,我很是喜欢。”
孩子们排好队,站在先生面前。先生清了清嗓子,说道:“孩子们,从今天起,我就要教你们读书识字了,大家可要认真学。”
一个小女孩举起手,脆生生地问:“先生,读书识字有什么用呀?”她是贾探春的女儿,古灵精怪的。
先生耐心解释:“读书识字,能让你们知晓天下事,变得更加聪慧。”
周扬看着孩子们,心中满是感慨:“孩子们,你们要听先生的话,好好学习,将来都做有学问的人。”
薛宝钗也在一旁叮嘱:“是啊,你们爹爹说得对,一定要用心学习。”
孩子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先生开始讲课,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偶尔有几个小家伙走神,被先生轻轻提醒后,又立马端正坐姿。
休息时间,孩子们又在院子里玩闹起来。周扬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对身边的妻子们说:“看着孩子们这样,我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苏甜儿笑着说:“那可不,咱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这日子别提多好了。”
张芷若也笑着说:“以后等孩子们再大些,我就教他们练武,保准个个都身手不凡。”
拜月公主刘玉大声说:“我还能教他们骑马射箭,可不能让他们成了文弱书生。”
心柔郡主笑着说:“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是为了孩子们好。”
周扬看着妻子们,心中充满感激:“有你们在,是我的福气,咱们一起把孩子们培养成才。”
周府内一片祥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断。就在周扬沉浸在这幸福生活中时,宫里突然来了旨意,宣周扬即刻进宫面圣。
“这突然宣我进宫,会是什么事呢?”周扬皱着眉头,心中满是疑惑。
薛宝钗走上前,神色担忧:“周郎,皇上突然召见,你此去一定要多加小心。”
周扬握住薛宝钗的手,安慰道:“宝姑娘放心,我会的,说不定只是些寻常事务。”
苏甜儿也跑过来,拉着周扬的胳膊:“周郎,你可早点回来,我们都等着你。”
周扬摸了摸苏甜儿的头:“好,我尽快回来。”
周扬整理好衣冠,随着传旨的太监匆匆赶往皇宫。一路上,他都在猜测皇上召见的意图。
到了皇宫,周扬被带到御书房。皇上坐在龙椅上,看上去略显疲惫。
“微臣周扬,参见陛下。”周扬跪地行礼。
皇上摆了摆手:“周扬,免礼平身。”
周扬站起身,恭敬地问:“陛下突然召见微臣,不知有何吩咐?”
皇上叹了口气:“周扬啊,朕年事已高,这立储之事,如今是迫在眉睫。”
周扬心中一惊,没想到皇上会和他讨论立储的事。“陛下圣明,此事关乎社稷,还望陛下深思熟虑。”
皇上看着周扬,目光深邃:“朕知晓你为人正直,见解独到,今日召你来,就是想听听你的看法。”
周扬思索片刻,缓缓说道:“陛下,储君乃国之根本,需德才兼备,心系天下百姓。”
皇上微微点头:“朕的几个皇子,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实在难以抉择。”
“陛下,微臣以为,可先观察皇子们在处理政务、民生事务上的表现。能为百姓谋福祉者,方为合适人选。”周扬认真地说。
皇上摸着胡须:“嗯,你所言有理。大皇子性格宽厚,但过于仁慈;二皇子精明能干,却有些急功近利;三皇子喜好诗书,对朝政之事却不太上心。”
周扬听着皇上的话,心中暗自思量。“陛下,或许可给几位皇子一些实际的差事,让他们在实践中展现能力。”
皇上看向周扬:“你这主意不错,朕会安排下去。周扬,此事你可不要泄露出去,以免引起朝堂动荡。”
周扬连忙跪地:“微臣明白,定当守口如瓶。”
皇上又和周扬讨论了一些细节,才让他退下。
周扬走出皇宫,心中还在想着立储的事。“这立储之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影响国家安稳。”
回到周府,薛宝钗等人早已在门口等候。
“周郎,你可算回来了,皇上找你到底所为何事?”薛宝钗急切地问。
周扬看了看四周,轻声说:“此事关系重大,咱们进屋再说。”
众人来到屋内,周扬将皇上召见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家。
“这立储之事,确实棘手。”薛宝钗皱着眉头说。
苏甜儿眨眨眼睛:“周郎,你给皇上出的主意,肯定行。”
林黛玉也说:“周公子,此事你可要谨慎行事,莫要卷入不必要的纷争。”
周扬点头:“我明白,我只是尽我所能,为皇上提供些参考。”
张芷若说:“不管怎样,咱们都支持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周扬看着妻子们,心中满是温暖:“有你们在,我就安心多了。”
此后,周扬时刻关注着朝堂的动向,也在暗中留意几位皇子的表现。
“也不知道皇上安排的差事,几位皇子完成得如何了。”周扬坐在书房,自言自语道。
薛宝钗走进书房:“周郎,你也别太操心了,一切自有定数。”
周扬握住薛宝钗的手:“宝姑娘,我怎能不操心,这关乎国家未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朝堂上因为立储之事,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周公子,最近朝堂上的气氛很紧张,你要小心行事。”一位友人前来拜访,提醒周扬。
周扬点头:“多谢提醒,我会注意的。”
周扬知道,在这关键时期,他必须谨言慎行,不能有丝毫差错 。
周扬本以为立储的事他只需要提些建议,没想到没几日,皇上又宣他进宫。这次,皇上竟直接把储君选拔的重任交到了他手上。
“周扬,朕思来想去,这储君选拔之事,非你莫属。”皇上坐在龙椅上,目光坚定地看着周扬。
周扬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可是个烫手山芋啊!他赶忙跪地:“陛下,此事责任重大,微臣恐怕难以胜任。”
皇上摆了摆手:“朕信得过你。此次参与选拔的是三皇子、八皇子和十二皇子,你只需秉持公正,选出最合适的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