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女子属阴,男子属阳。此人必病阳虚故无法听男音。”——注1
孙绵绵建议针灸和中药合并治疗会比较快。
于是针下耳门、听宫、听会等近取穴,加一些远取穴,再开一些壮阳药给他就成。
陈伟豪看了看她开出来的药方,点头递给了老太太,“就按这个治疗,必定药到病除。”
没过多久,孙绵绵又一次在陈伟豪的办公室里遇到了那位老先生和老太太。
老先生的听力已经恢复了。
他不自然地看了一眼孙绵绵,转而激动的握住陈伟豪的手一再感谢,“谢谢你!谢谢你教出了这么厉害的徒弟!”
当然,这是后话。
当天送走了听力丧失的那例病人后,陈伟豪也清闲了下来。
孙绵绵自然不可能继续厚着脸皮再去找张医生学习,只得和陈伟豪告辞,准备去邮局一趟。
最主要是把药厂需要的药粉打包邮寄回去,然后开始长途通话。
孙绵绵最是头疼的就是打电话。
要是有手机的话,随时可以沟通,而且不需要这么贵。
欣喜的是,徐俊说药厂进展很是顺利,已经开始回本了。
毕竟,他带领兄弟们走南闯北的那么久,有固定的销售方式和销售渠道。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缺业务员。
原来跟着出去卖货的兄弟,就是最成熟的业务员,还能时不时地开发新客户。
“小绵绵,我最怕的是原材料短缺,你在京城可要好好把握呀。”
他说的是孙绵绵刚刚寄回去的药粉。
孙绵绵默默地点头,“我一直记在心上,你就放心吧!”
了解了药厂的进度,孙绵绵又和爷爷聊了一会,得知苏婉已经去省城进修去了,家里一切都好,才安心地放下电话。
一脸轻松的走出邮局。
“孙绵绵,真的是你?”
她才走出邮局,就看到郑淑云和一个穿着时髦的妇人一起站在门口的台阶下。
“郑同学,好巧!阿姨好!”
她想,她们应该是两母女。
果然,郑淑云对孙绵绵介绍,“这是我母亲,姓霍,是京城医院的院长。
我妈刚想去找陈老,说是约你们吃饭,感谢你们治好了我爸的病。”
孙绵绵:“......”这么久了才想起来感谢,借口有点牵强吧?!
但她也没说什么,只是微笑以对。
霍院长大抵是看出了孙绵绵的不情愿,解释道:“只是普通的家庭聚会罢了,你不要拘谨。
不知道陈老有没有和你说过,他是我们家的长辈。
而你,是陈老的徒弟,我们就是一家人,你可不要拒绝呀。”
孙绵绵有些意外,但还是乖巧的回应,“谢谢霍院长,我听我师父的。”
人家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直接拒绝,推给陈伟豪最为合适。
三人并不怎么熟悉,孙绵绵刚想告辞,却不料郑淑云自来熟的挽住了她,“孙绵绵,你好厉害呀!
那天看到你几根银针止住产妇大出血,又能徒手拨正胎位。
今天竟然让十分挑剔的张医生赞不绝口,说你的缝合术简直无人能敌,学习能力超棒等等。
说实话,我真的羡慕你了。
你怎么就这么厉害,都让我自惭形秽了!”
孙绵绵矜持地笑笑,“呃......只是我刚好懂那些而已。”
霍院长笑着说:“孙同志,如果你愿意的话,以后就跟陈老来医院学习,你看如何?”
自从来到京城以后,孙绵绵除了上课,就是自学,完全没有跟在师父身边学习的机会。
听到霍院长的建议,孙绵绵自然是万般同意的,“谢谢霍院长!阿姨你真是个大好人!”
如此,她就不用独自摸索,而且还能接触到更多的病例,也能跟着师父现场学习。
临分别时,郑淑云友好地说:“以后我们就能经常见面了,我们能做朋友吗?”
此时的她,完全没有初见时娇娇女的形象。
孙绵绵:“......”她有考虑的余地吗?
“求之不得!你好,郑淑云。”
“你好!孙绵绵,我也很荣幸。下次你缝合的时候,我能去观摩吗?”
“可以的!我们一起切磋吧。”
孙绵绵喜欢直来直往的性子,虽然郑淑云的接近带有其它心思,但并不让人觉得讨厌。
于是,第二天下课后,她就跟着陈伟豪又去了医院。
以前去的时候,是以陈伟豪徒弟的身份。
现在却是经过了霍院长的亲自同意,成为了医院中医科的一名实习生。
“小丫头,你可要想好了,来这里实习可是没有工资的哦?”
在药铺实习是有两块钱一天的实习工资,另外还包两顿饭。
陈伟豪如此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是在提醒“小财迷”不要后悔。
孙绵绵欢快的点头,“我知道呀!不过,这里有师父,就是最好的资源了。
而药铺那里,有吴成钢等十七个同学,就已经够拥挤了。
我就不去凑热闹了,还是跟着师父学习为重。”
陈伟豪无奈的笑笑,也就没说什么。
医院里的中医科相对来说,比西医门诊要清闲许多。
她无聊地陪着陈伟豪在办公室里看了一上午的书,没接诊过一个病人。
她脖子都伸长了,就连一个人影都没看到。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郑淑云走了进来。
“孙绵绵,你怎么在这里坐着呀?快走快走,我们去门诊帮忙去。”
说完,朝陈伟豪吐了吐舌头,“陈老,我先借用一下你徒弟。
如果你这里忙不过来,就让人过来吩咐一下。”
陈伟豪戴着老花眼镜伏案写字,头都没抬,挥了挥手。
孙绵绵过来实习的本意就是跟着陈伟豪多见识。
另一个方面就想来门诊偷师,最好能遇上诸如张医生那般的好人。
然而,霍院长给她安排的是来中医科实习,她不好擅自职守,表现得野心勃勃。
“今天怎么啦?门诊的病人比昨天还多?”孙绵绵看到长长的队伍,傻眼了。
医院生意这么好吗?
郑淑云随口说道:“现在不是冬天了嘛,感冒的人最多。
还有呀,雨雪天气,摔伤的人也多。
可惜的是,我们医院的人手还是不够。
你看他们一个个的,恨不得一人当做两人用。
绵绵,不如你也转到我们西医专业算了。
你也看到了,中医的境况就是那样,肯定比不得西医吃香。”
闻言,孙绵绵想起了那句——但愿人间无疾苦,宁愿架上药生尘。
而郑淑云学医的目的,俨然和她前世的家训,以及陈伟豪百顺药铺里刻的座右铭相悖的。
她果断地拒绝了郑淑云的建议,“我还是喜欢中医一点。
当然,能多学点西医,最好能中西结合,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我也是愿意的。”
话落,张医生刚好从旁边的房间里走出来。
“小姑娘的想法不错!以后你师父那边没事的话,就过来找我,帮我打下手好了。”
给张医生打下手,孙绵绵是一百个愿意。
当即,她就接过张医生手中的器具盘子,乖顺的应声,“谢谢张医生!这是我求之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