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李景珩本来就聪慧异常,再说自己的行为和意图也实在是太明显,他怎么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呢。
这应该就是他从不承认是自己儿子,也从来不叫自己父皇的原因吧。
皇帝这会儿又对李景珩这个儿子生出了愧疚之心。
“李修岳他拉拢御林军属实,这与我没有关系。”
“我的眼线知道此事后,我将计就计给他设了这个圈套也是事实。”
李景珩十分坦然的说出了一切,细无巨细。
从御林军首领的主动投诚,到锦衣卫眼线了解废太子的全盘计划,再到岁宴上的逼宫。
事已至此,皇帝再想发难也毫无道理。
他只是疲惫的开口:“都是一家人,你们是兄弟啊……”
“难道非要走到这无法挽回的一步吗?”
皇帝意思很明显,李景珩明明早就洞悉了一切,却还是放任李修岳自取灭亡。
这回,李景珩没有回答。
他只是低垂着目光,连看也不看皇帝。
“你……”皇帝本想发火,他可是这天下最尊贵的人。
可近期他的帝王威严早就被碾进了泥里,这会儿再来要什么面子,真真的可笑。、
其实,不需要李景珩的回答,皇帝也知道答案。
太子之位,皇权之争,向来如此。
他李景珩不提前阻止的原因,不言而喻。
再说,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他李修岳自寻死路。
其实,作为皇帝,他当然扼杀一切挑战皇权的行为于摇篮中。
但作为父皇,他又有些骄傲自己有个皇子能夺了他的位置,让这庞大的国家后继有人。
可惜,李修岳输了。
作为皇帝,他当然要表态,所有乱臣贼子都不值得被原谅,哪怕是自己的儿子。
皇帝咬了咬牙,打算将李修岳和李修翊兄弟的逆贼行为盖棺定论,废后一事也该提上议程了。
李景珩却率先打断了他。
“李修岳咎由自取,但与旁人无关。”
皇帝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李景珩,他本以为这个长子要将所有可能影响他继位的障碍都一次性扫除干净。
心中略感安慰。
看来这个儿子,心中还是有些骨肉亲情在的。
既然李景珩已经为李修岳和李修翊兄弟二人的行为找好了借口,皇帝也放下心来,他知道自己至少保住了另一个儿子。
丧子之痛,经受一次便好。
……
岁宴时弄出如此动静,虽然朝廷文武百官都接收到了来自皇帝与太子的低调处理的信号。
可前任太子逼宫这种消息,实在是引人注目。
尤其是过年期间,大家都比较清闲。
百姓们除了走街串巷,就是在饭后茶歇时讨论这前太子突然被废的八卦。
虽然皇帝百般隐瞒,但他被晋王陈自明逼得必须要交出皇位一事,还是传遍了整个京城,惹得人们议论纷纷。
没几日,过了年,便是正旦宴。
皇帝需在这日接受百官朝贺,象征新年国运昌隆。
之后再设宴款待群臣,也是勉励大家新的一年好好干。
但现在的他当然只想低调处理。
皇帝现在有些惧怕这种场合,他被折磨得有些应激了。
近来只要是重要场合,就会有人出头来给他添堵。
换做以前,他还挺喜欢这种彰显自己皇恩浩荡的场合,可以在这种日子天经地义地享受来自群臣的吹捧,稍微满足自己极力克制的虚荣心。
就在他说完场面话打算退席的时候,果然又有人站了出来。
这回,出头的竟然是四皇子李修翊。
皇帝微微皱眉,不耐烦溢于言表。
怎么回事?自己和李景珩不是已经放过他了吗?
他身为谋逆罪人废太子的亲弟弟,明明共同参与了逼宫一事。
要不是李景珩心善,将李修翊摘了出去。
如今哪有让他在这大殿上参加宫宴的机会?
他若是想保住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当然是低调做人才好。
免得被人找借口参上一本,到时候新账旧账一起算,谁能保住他?
李修翊根本不看皇帝的脸色,他顶着皇帝不善的眼神,以及大殿上所有人好奇的视线,度步来到大殿中央。
“儿臣请求为前太子辩驳一二。”
他倔强地跪下,只留给身后的百官一个直挺挺的背影。
【哎,这又是何必呢。】
李景珩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他对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兄弟,此时不由得也要高看一眼。
他真的已经放过李修翊了。
“废太子所言所行,皆有前因。”
“身为骨肉至亲,我不忍让其背着骂名遗臭百年。”
李修翊清冷的声音听不出情绪,这与一直以来那个轻佻任性的小皇子形象截然不同。
同时他的话语也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
怎么,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八卦?
同时,也有许多人偷摸着抬头看向皇帝。
怎么他的一个两个儿子,似乎都对他十分不满。
他作为父皇,未免也太失败了,似乎还不如寻常人家的父亲。
皇帝的脸这会儿已经彻底的黑了下去。
但这些日子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再说御林军和群臣到底听不听他的话,还是未知数。
他根本没得选,只能坐在御座上等着李修翊把话说完。
“这拜月教并非我的太子兄长扶持,而是当今皇帝扶持的邪教。”
“这邪教的形成并不是近几年,而是二十年前。”
“这又涉及到另一个故事了。”
“也就是太宗皇帝之死,以及当今陛下如何继位的过程。”
李修翊的声音不疾不徐,听在皇帝耳朵里如同丧钟鸣响。
“你到底在做什么?!”
“你和你兄长一样,都疯了不成?!”
皇帝万万没想到,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撕掉他遮羞布的人,会是自己的亲儿子。
况且,这个儿子与当年的事,理论上没有任何联系。
任皇帝想破脑袋也不明白,李修翊今日所为的目的为何。
难道是,受奸人指使?
他沉下去的心瞬间又升起新的希望。
若是受人指使,那么今天的局面还没到不能收场的最坏地步。
皇帝扫视了一圈大殿,却没有找到所谓的嫌疑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