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在总管太监李公公的搀扶下,脚步略显沉重地回到钟粹宫。
宫女们赶忙上前,熟练地为皇太后卸下头饰、外衣,搀扶着皇太后坐在榻上。
隆裕皇太后靠在柔软的锦枕上,微微闭上双眼,整个人显得精神不济,往日那端庄威严的神态此刻也被一抹淡淡的萎靡所取代。
房内寂静无声,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吹动着窗沿,发出轻微的声响。
隆裕太后的思绪却如乱麻一般,久久难以平静。
皇上为何会突然改变对内务府处理的方式?
这可不是她熟悉的那个,事事向她通禀商议拿定主意,决不会轻易更改的小皇帝了。
在她的记忆中,皇上从前处理事务,虽有想法,但大多也会与她商议,听听她的意见。
可这次,皇上竟然先提前找了醇亲王,而没有先与她协商,并更改了此前与自己商议的决定。
这让她的内心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有失落,有不解,更有隐隐的担忧。
她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有些空洞地望着眼前的帷幔,心中暗自思忖。
皇上现如今的阅历和处理事物的态度,断不至于如此莽撞行事。
一定有必须更改的理由。
是不是在这皇室的深宫之中,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
还是说,皇上与醇亲王商议后,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亦或是袁世凯等人又暗中做了什么手脚,让皇上不得不调整策略?
隆裕太后越想越觉得困惑,她下意识地伸手紧握住身旁的手帕,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她知道,此刻的自己不能慌乱,必须冷静下来,弄清楚这其中的缘由。
虽然她选择了默认皇帝的做法,但心中那份不安却如影随形。
房内光线摇曳,在墙壁上投下晃动的光影。
隆裕太后微微侧了侧身,靠在软枕上,眼睛仍盯着帷幔。
脑海里不断回放着醇亲王与自己的对话,试图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她深知,这内务府之事,关系到皇室的颜面和未来,若处理不好,或许会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清皇室更加艰难。
过了一会儿,她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心中默默告诉自己。
“无论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只希望皇上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让大清皇室在这乱局之中,能有一线生机。”
随着这声喃喃自语,隆裕太后的情绪稍稍平静了一些,但她心中的疑惑依旧如同一团迷雾,等待着拨开。
她静静地依靠在榻上,在这寂静的钟粹宫内,独自思索着这变故背后的种种可能 。
隆裕太后斜倚在榻上,尽管宫女们贴心地为她披上了锦缎薄被,可那一丝倦意却怎么也驱赶不走。
思绪如丝线般在脑海中缠绕打结,搅得她心烦意乱。
她轻轻闭上双眼,脑海里不断浮现醇亲王述说皇上对内务府之事的处理方式。
皇上那逐渐成熟却又不失果敢的行事风格,与醇亲王那谨慎持重的姿态交织在一起,让她既担忧又无奈。
微微叹了口气,隆裕太后缓缓睁开双眼,目光落在周围侍奉的宫女太监身上。
他们个个垂首侍立,不敢发出丝毫声响,整个钟粹宫内弥漫着一种压抑的安静。
“都下去吧,哀家要歇息小憩一会儿。”
隆裕太后淡漠地吩咐道,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宫女太监们齐声应诺,躬身退下,轻轻掩上房门,将那最后一丝光亮也隔绝在门外。
待众人退下,房间里陷入一片寂静。
隆裕太后转过身,背对着光线,静静地望着窗外那被阳光笼罩的宫墙。
阳光洒在宫墙上,泛起一层辉煌的光晕,让她的心也跟着荡起了几分涟漪。
心中的直觉让她相信皇帝的判断与行为,这将会是清皇室逐步崛起的开端。
她在心中暗自盘算着,今晚皇上一定会来请安。
到那时,便是探寻他更改计划理由的最好时机。
她不能贸然行事,必须在与皇上单独相处时,从细微之处洞察他的心思,弄清楚这背后的种种缘由。
或许,皇上是在顾虑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又或许,是醇亲王出了什么新的主意。
她必须在这有限的相处时间里,从皇上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完整的信息。
思绪渐渐沉淀,困意也悄然袭来。
隆裕太后轻轻闭上双眼,在心底默默叮嘱自己。
“今日之事,一定要理个明白,大清这残局,哀家绝不能任由它就这么崩塌下去。”
尽管心中仍有诸多疑问和担忧,但此刻的她,也只能暂且放下。
等待与皇上今晚的会面,期望那时能解开心中那团乱麻,找到应对之策。
随后,她在这威严而寂静的房间里,渐渐陷入沉睡,只是在睡梦中,眉头依旧不自觉地微微皱起,似是仍被那些未解之事所困扰。
教场之上,阳光炽热地烘烤着大地,众伴读们整齐地排列着,等待着今日的训练。
微风轻轻拂过,扬起了他们身前的衣角,却拂不去他们心头那一丝疑惑与好奇。
这几日,大家都明显察觉到了皇上(凌霄)的变化。
往日里,凌霄偶尔也会在上午表现出些许怏怏不乐,尽管在学习上依旧十分用功,可那低落的情绪还是难以完全隐藏。
伴读们私下里也会悄悄议论,猜测皇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然而,今日下午的凌霄,却仿佛脱胎换骨一般,整个人充满了积极昂扬的斗志。
先前是下午在课堂练习画作,让陆师傅好生表扬一番。
而此刻!
凌霄步伐稳健地走进教场,目光坚定而明亮,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自信。
只见凌霄大步走到兵器架前,随手拿起一张弓箭。
那弓箭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他轻轻拉开弓弦,动作熟练而流畅,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随着“嗖”的一声,一支箭如流星般射向远处的靶心,正中靶子。
众人不禁发出一阵惊叹之声。
可这仅仅是个开始,凌霄并未停下,而是紧接着又拉开弓箭,继续射击。
一支又一支的箭从他手中射出,箭箭都精准地命中目标。
凌霄的眼神专注而锐利,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的靶子。
就这样,凌霄连射了几十余发,却丝毫没有疲惫之色,反倒像是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节奏感,每一次射箭都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伴读们看着凌霄的表现,纷纷面面相觑。
他们从未见过皇上如此意气风发的一面,心中满是惊讶与疑惑。
有人低声说道:“皇上这几日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怎么变化如此之大?”
“上午还好好的,今日下午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这斗志昂扬的模样,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是啊,你看他射箭的架势,那气势,哪像之前还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另一人附和道。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都感受到了凌霄身上那股强大的信念与力量,仿佛在向众人宣告着什么。
而此时的凌霄,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专注于手中的弓箭,每一次射出,都带着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无限期待。
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洒落在校场上的砖石围墙上,一日的训练也渐渐落下帷幕。
伴读们个个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依旧保持着端正的仪态,整齐地排列在教场一侧。
在领班的示意下,伴读们齐齐向凌霄行礼告退,随后便匆匆踏上回太极宫的路途。
他们一边走,一边还在回味着今日凌霄在教场上的非凡表现,心中满是惊叹与疑惑,但更多的还是对未来的隐隐期待。
而此时的凌霄,微微整了整衣冠,迈着坚定而沉稳的步伐,转身朝着钟粹宫的方向走去。
他的心中此刻犹如燃烧着一团炽热的火焰,思绪如同奔腾的江水,一刻也不停歇。
袁世凯的威势,就如同那即将席卷而来的风暴,凌霄看到了其中蕴含的机遇。
他深知,要让内务府那潭死水重新焕发生机,借助袁世凯的势力是当下至关重要的一步棋。
若能巧妙利用,不仅能让内务府的贪污腐败问题得到整治,更能为皇室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寻得一线生机。
一路上,凌霄回想着这段时间与醇亲王载沣的谋划,那些在心中反复斟酌的策略,此刻愈发清晰。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皇额娘,与她分享自己的想法,一同商讨如何借助袁世凯的威势来达成目的。
当凌霄踏入钟粹宫的那一刻,宫墙内静谧的氛围瞬间将他包裹。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心绪,整理了一下衣装,大步朝着隆裕太后的寝宫走去。
踏入寝宫,便看到隆裕太后正坐在榻上,手中拿着一本书卷,眼神中透着几分忧虑。
见凌霄进来,她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示意凌霄靠近些。
凌霄快步走到隆裕太后跟前,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便迫不及待地将寝宫内伺候的宫人清退出宫殿。
则将自己在养心殿与醇亲王商议之事,以及当下对袁世凯势力的分析,还有借助其威势来处理内务府问题的想法,细细地与隆裕太后诉说起来。
凌霄的语气坚定而自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股力量。
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的谋划,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内务府在新的规划下焕然一新的景象。
隆裕太后静静地听着,脸上原本的忧虑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欣慰与思索。
她微微点头,时不时插上几句,与凌霄探讨着其中的细节与可能面临的困境。
一时间,寝宫内只有他们母子二人的交谈声。
在这静谧的氛围中回荡,而他们的谋划,也如同即将展翅的雄鹰,在这一番交流中逐渐丰满,向着那未知却又充满希望的未来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