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临姑姑,霁临的写作能力不敢说吊打同龄人,但也是万里挑一的存在,你可要好好培养他,千万别浪费了他这个天赋呀!”
谢姎这时候已经翻阅完侄子拿给她看的周末练笔,发现他确实很有写作天赋,辞藻谈不上多么华丽,但恰到好处的修饰才令人惊艳。
尤其是每篇随笔的最后,关于他自己的心得体会,个别遣词造句都快赶上她这个成年人了,因此对语文老师这番话深有同感:“好的缪老师!我肯定好好培养他!”
当然,她会先征求侄子的意见。
于是,挂了电话以后,她眉目柔和地询问侄子:“临宝,缪老师的话你也听到了,只要你喜欢,姑姑是肯定支持你的,那么你想报个写作兴趣班吗?”
不料小家伙摇摇头:“姑姑,我不想花更多的时间在写作上,我更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之所以每周写一篇随笔练手,更多是为了记录,记录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的所见所闻。
希冀有一天回到大梁,能有机会说给爹爹、娘亲还有皇帝舅舅他们听,要是能带回去,就更好了。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坚持记录提高了他的写作水平,让他本就优于同龄人的思想和文笔愈加成熟,不仅吸引了老师挑选他做国旗下的演讲者,也吊打了一众同龄人。
谢姎:“……”
行叭,小孩儿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好事儿。
揉揉他的头:“行,那就还按原来那样?”
“好!”
于是,之后每个周末,只要天气好,谢姎依旧带侄子侄女出去种菜、出去玩。
京市本地的玩遍了,就去周边城镇两日游。
周五没完成的学校作业,被他装在书包里跟着他一起出游。
侄子也依然坚持着每周写随笔的习惯。
练得多,再加上侄子自己努力——经常借助字典阅读一些全是文字的文学作品,不像班上其他学生还停留在图文并茂的连环画或是带拼音的儿童读物的阶段。
如此一来,文笔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以至于语文老师以为他报了写作培训班——进步如此神速,不止一次在班上夸谢霁临,并鼓励其他孩子向他学习,只有姑侄俩知道真相。
天气不好的周末,姑侄仨就在家看看电影、撸撸猫。
没错,谢姎扛不住小侄女巴巴的眼神,领养了一只布偶猫。
小区外围商铺,上个月开出了一家以给猫狗美容、保健为主的宠物店,顺便售卖一些宠物专用的粮食、玩具用品等。
这只刚满月的布偶猫据说是被主人装在纸箱里遗弃在宠物店门口的。
遗弃位置刚好是个监控死角,没拍到遗弃它的主人,宠物店店长只好暂时把它养在店里。
小侄女每次路过宠物店,都会扒着落地窗看看这只布偶猫,学着猫喵喵叫几声,走了还要一步三回头。
谢姎见她这么喜欢,就把布偶猫领回家,做起了铲屎官。
家里多了个可爱的小成员,侄子的练笔内容更丰富了,侄女也多了个玩伴。
眨眼到了学期末,临近年关,大姨和舅舅们轮番打来电话,邀她带着俩孩子回去过年。
大姨:“往年大姨不喊你回来过年,是怕你住不惯村里的老屋,这两年你表哥赚的还可以,在市里买了套房子,装修好通风快小半年了,你们来了有地方住!”
大舅:“家里的房间都铺了热气管,屋里比春天还暖和,不怕冻着你们了……农场暖棚今年过年对外开放,我带你们去摘草莓吃……”
小舅:“下半年搬进了村里统一盖的小洋楼,冬天洗澡老方便了,房间也管够,你一个人带着俩小的过年出去玩也不方便,来舅舅家,让你舅妈帮你带几天娃,你好好松快松快……”
谢姎拗不过长辈们的热情,于是决定等侄子放寒假,就带着俩孩子和一只猫,一起回温家过年。
不过出发前,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得完成。
那就是——“两宝宝的小仙田”进入了收获期!
孩子们第一次亲手种下去,从一开始笨手笨拙什么都不会,到熟练地松土、浇水、追肥、除虫害的土豆成熟了!
收获期正好在期末考前后,原本打算等侄子考完期末考,再带他们去收土豆的。
可是见侄子临近考试似乎有点紧张,学期最后一个周末,谢姎干脆带上俩孩子,驱车前往小菜园去收土豆了。
进入十二月,小菜园的菜地都被工作人员覆上了一层薄薄的塑料膜,以免作物被冻坏。
所幸今年冬天来得迟,京市到现在还没飘过大雪,元旦那几天倒是下过一点雪粒子,地面积了薄薄一层,第二天一放晴就化了,应该没把土豆冻坏。
“哇!姑姑,介个就是我们种的土豆呀?”
看到谢姎除去塑料薄膜,从松软的土壤中挖出一串连土带泥的大土豆,小锦初吃惊得瞪大了眼:
“好多好多大土豆呀!”
“确实大!”
谢姎抖了抖土豆上的泥,拎在手里掂了掂。
一个土豆就快有一斤了。
这批土豆种是“共享菜园”的老版推荐的,说是农科院新培育的品种,不但产量高,个头也大,如今看来确实没夸大。
“看来今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
“来吧孩子们!咱们继续挖!把所有土豆宝宝都挖出来带回家!”
“好!”
姑侄仨埋头挖起土豆。
三十平米,连半分地都没有,可挖出来的土豆装了整整四个大箩筐。
工作人员用推车推了个地秤过来,帮忙称重。
“你们收获不小呀!四筐加起来,收了205斤。”
这是什么概念呢?
三十平米小菜园,连半分地都不到,就收了205斤。
折成亩产起码四千斤以上。
“哇!”
俩孩子高兴地蹦起来。
虽然不清楚亩产四千斤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四千这个数字很大,那就代表着大丰收。
谢霁临还心算、手算结合地算出了两百斤土豆带回家、他们姑侄仨能吃多久——
算他们三个人一天吃三斤好了,能吃两个多月。
而到那时,春暖花开,小菜园又能继续种种种了。
他想:姑姑养他和妹妹的压力想必会小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