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经历和对话已经过去好些年头了,如今我已不太能清晰记起每一个细节,可大致情节应该和我所写的相差无几。
只记得第二天,我满心期待地早早起了床,一直眼巴巴地等着对方的通知。
从清晨等到了午后,却始终没有等到消息。
眼看着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也开始慢慢消散,
我百感交集地翻看着他们主页的视频,却惊讶地发现他们竟然更新了新内容。
我不由得长叹一口气,心里明白,终究还是因为之前的争论得罪了人,原本合作的计划怕是彻底泡汤了。
心情郁闷的我来到江边,想着吹吹风,驱散心中的不快,也顺便把身上那些不好的霉运散掉。
看着被烈日烤得干涸的江水,我在江滩上裸露的石头间漫无目的地走着。
远远地,我就注意到了一个坛子,以我的眼力,发现它并不费劲。
不过似乎是早就有人发现了这个坛子,可他们都不敢靠近,只是远远地站着,对着坛子指指点点。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蹲下身子,把坛子拿起来仔细端详。
这才发现,原来是个“生机罐”。
这肯定不是什么骨灰坛子,这里面通常会放些五谷,再加上人的指甲和头发,然后抛入江中。
有些地方也把它叫做吉祥瓶或者如意瓶,据说这样做可以给相关的人带来好运,或者帮人丢掉霉运。
但是这方面的民俗文化颇多,也没有一个统一。
但大概是会和我述说的情况大差不差的。
随即,我脑海中突然闪过那个旅游博主曾提到的“蹭流量”的法子。
心里不禁一动,目光扫向手机,正好瞧见热榜上赫然显示着“嘉陵江干枯”的词条。
这不正是个绝佳的机会吗?
我能不能借着这个热度蹭到流量呢?
想到此处,我瞬间来了兴致,赶忙对着那个神秘的坛子连拍了好几张照片。
而后迅速打开平台软件,手指快速敲击着屏幕。
精心的编辑,写道:“乱七八糟的博主今日分享:因为嘉陵江水干涸而冒出来的这个罐罐是个啥??懂行的朋友们,评论区讨论讲解一下呗。(出于尊重,我细心地把坛子上一些可能涉及隐私或特殊意义的名字打上了马赛克)。
接着,我又仔细挑选了几个与“嘉陵江干枯”相关的热门话题添加进去,希望能借此蹭到更多热度。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点击了发布按钮,满心期待地幻想着这条动态能引发广泛关注为我带来基础流量。
随后,我在江边百无聊赖地晃悠了许久,直到太阳慢慢西沉,天色渐暗,我才意识到该回家了。
想着这一趟下来,身上那些不好的气也该散的差不多了,便转身往家走去。
回到家,我疲惫地躺在床上,顺手打开手机。
然而,当看到屏幕上的内容时,我的脸上瞬间露出了震惊的神情——我的那条动态竟然火了!
点赞、评论和转发量都在飞速增长,消息提示音不停地响着。
这一瞬间,没人可以懂我的感受。
我立刻翻身下床对着窗外跪下重重的的磕了三个头,大声说道:谢祖师爷庇佑!
所以,当命运打算给予我们一份大礼时,它往往会先将我们推进低谷。
在低谷中,挫折如影随形,磨难接踵而至。
这些困境看似残酷,实则可能就是命运精心安排的试炼场。
在其中摸爬滚打,我们不断领悟生活的真谛,反思自身的不足,进而做出改变与成长。
当我们凭借顽强的意志扛过这段艰难时光,心智也会得到充分磨练,看待事物的角度、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此时,那份天道预留的大礼便会悄然降临。
因为我们已具备接纳它的能力,这份收获将牢牢的属于我们。
是他人无法觊觎,也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宝贵财富 。
视频火了以后各大新闻账号争相盗用我的视频,却不标注原创。
此刻我深知我的机会来了!
我在通宵着,在各个盗用我视频的评论区回复着,这个视频是我的原创可以关注我看后续,之类的评论,想以这种方式来获取粉丝。
之后我又宛如饿急眼的野狗,开始像发了疯一样的开始更新视频。
每天不吃不喝的拍摄着,剪辑着,
也还好是之前旅游博主的经历和曾经探险的经历下,有拍过一些视频,给了我不少可以用于缓冲的素材。
不至于在这个机会之下没东西发,使流量断层。
在持续更新内容的这些日子里,我忽然领悟到一个关键问题:探险视频并非一定要做成中视频或者长视频。
当下网络环境里,中视频和长视频随处可见。
可这毕竟是自媒体短视频的时代。
在碎片化文化的影响下,大部分人还是很难有耐心在中长视频上花费过多时间。
除非博主本身就坐拥庞大的粉丝群体,而这往往是早期入局自媒体的人才能实现的。
像我们这些赶末班车的,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崭露头角,
就必须聚焦短视频领域,满足大众快速吃瓜、猎奇的心理,这样才能稳住流量。
而且,我进一步意识到,玄圈有些内容言多必失,话说得太多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毕竟江湖里门派众多,各有各的看法和说法,所谓众口难调,不如少说两句,让大家自己去评论区争执。
对我不利的拉黑删除就行。
在我再次重复仔细研究那些探险类中长视频后又发现,真正可圈可点的亮点其实就那么寥寥几个。
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拖沓,纯粹是在消耗观众的耐心。
所以,我只需要把最精彩的亮点剪辑出来,让观众迅速了解犄角旮旯里的新奇事物和有趣故事就够了。
大家都不傻,相较于冗长的长视频,短视频更能契合他们的需求。
主意拿定后,我果断停止了长视频的更新。
此后的日子里,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短视频创作中。
但没想到,之前那条关于“嘉陵江发现神秘坛子”的视频持续发酵,热度不降反升。
越来越多的人被视频里的神秘元素吸引,进入我的主页给我其他视频点赞。
就这样,我的粉丝数量开始稳步增长。
这段时间的积累,让我的粉丝数突破了一个关键节点,竟一下子达到了惊人的3000多个!
这些新增的粉丝,不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是对我创作方向转变的认可。
也让我对未来的短视频探险内容创作充满了信心 。
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粉丝数据,我开始思考着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既然决定采用之前的运营思路,开直播便成了关键一环。
只有通过直播,才能与粉丝进行最直观的互动,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我和当下那些陷入奇怪套路的博主截然不同。
在那些日以继夜不吃不喝的深入钻研这个赛道的日子里。
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做探险视频的人大多数根本不懂玄学。
常常会被一众玄学大师,甚至一些道长追着指责,又或者是被一些懂道道的网友指责。
而那些精通玄学的道长和大师们呢,又不愿亲自外出探险,他们宁愿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也绝不会跨出自己的行业和江湖。
毕竟那才是他们的安全区,如果跨了出来就很容易被人指责封建迷信或者说别的言论指责。
如此一来,就需要有人,既能涉足探险领域,又对玄学有所专业,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那么有些事情就必然会有所反响 。
我在网络上不停地搜寻着各类探险和玄学账号,深入的探寻其中。
在我经历几个通宵后对几千个玄学和探险的类目博主研究后,我惊喜地发现,探险类的短视频几乎是一片空白。
探险博主都在做中视频或者长视频,时长较长,内容繁杂。
而那些玄学相关的视频博主,又仅仅局限于在道观等固定场所发布。
创作者们大多是讲讲生活感悟、生命哲理之类的内容,很少有人真正深入到一线,也可以说根本没有,基本都是些摆拍而已。
只是把那些理念和故事里的现实场景结合解释后呈现给观众,更像是纸上谈兵。
这无疑是就是一个巨大的赛道空白,而我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只要能将探险和玄学这两个元素巧妙融合,做出独特的短视频内容,说不定就能在竞争激烈的自媒体领域脱颖而出。
那么我该发些什么好呢?
我捏着下巴思考着。
这时,一阵凉风猛地从窗户灌了进来,吹得窗帘轻轻晃动。
我心里想着,看来晚上要下雨了,看来那干涸许久的嘉陵江也能马上迎来一场甘霖,不再干涸了。
因为最近账号流量不错,我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我缓缓走到窗边,抬头望向夜空,璀璨的星辰在天幕中闪烁。
我目光坚定,心中暗自下定决心:这次机会,我无论如何都要紧紧抓住,哪怕拼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老天爷不会总是眷顾同一个人,机会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有,必须把每一次机遇都当作人生的最后一次,全力以赴去拼搏。
就在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啪”的一声脆响突然传来,我被吓得一哆嗦。
本能地觉得是风太大,吹落了什么东西。
我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竟发现那把杀猪刀不知怎么回事,竟掉落在了地上。
我迈着步子走近,弯腰将那把刀从地上拾起。
我仔细端详着上面的纹路透着一股古朴的韵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再看那刀把子,已然有了因时光侵蚀而生出的青铜锈迹。
这可是传了三代的宝贝啊,我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感慨,
寻思着到我这儿,应该也可以算半代吧?
算是三代半吧。
毕竟我不杀猪算不得一代。
念及此,我突然觉得有些好笑,思绪也随之飘远,想起了许多往事。
记得我第一次得到这把刀的时候,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年少得志,生活富足不缺吃穿,事业也顺风顺水。
那时候,我还开着霸气的大越野车,和多杰、杜涛、蚊子几个一同踏上前往灵山秘境的探险之旅。
后来又因为因果束缚拉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有惊无险的旅途。
可以“消除罪恶的佛国。”还是那“不知真假的科考队”
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是越来越深刻。
可如今,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曾经的伙伴们都已各奔东西。
唯有这把刀还陪伴在我身边。
也不知道多杰是否还活着呢?
想到这儿,我不禁又叹了口气,人生可不就是如此无常吗?
少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不信人间有别离。
其实在匆匆忙忙之中我们已经在不经意间和很多人见完了最后一面。
谁也无法预料,哪一次接触会成为人生的最后一面。
我再次轻叹,目光投向窗外,再次想到多杰,也不知他如今是生是死。
对于他的选择,我虽不理解,但也尊重。
他把进入那个地方视为无上荣耀,此后便可潜心修佛,直至所谓的“成佛”。
可在我看来,那所谓的“成佛”不就意味着死亡吗?
我可不信什么飞升仙界、肉身成佛的说法。
我紧握着手中的刀,站在窗口,努力将思绪从那些回忆中拉回现实。
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好好琢磨如何把探险短视频做好,才是最重要的事。
如今平台上这块内容几乎空白,现在又有了基础流量,这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论专业性,不管是玄学方面还是探险方面,那些人都比不上我。
既然他们都能做出东西来,我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好呢?
不经意间,我看到了手中的杀猪刀。
想起当初,达杰和多杰曾利用因果之力“推动书本翻页”。
我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不知道我手中这把刀是否也存在着某种因果联系呢?
又会不会引发什么特别的事情?
这把刀是他人赠予我的,而且它原本是杀猪匠的师傅传给他的。
历经三代杀猪匠,说不定上面也有凝聚着一些独特的气运,可以帮助我现在翻开下一页人生呢?
道教秉持万物有灵的理念,坚信世间万物皆具备独特的气场与能量。
正如这把承载着三代杀猪匠气息的杀猪刀,在漫长的岁月流转中,凝聚了前人的运势与情感。
每一位使用者的气息、经历,都悄然融入这把刀中,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能量载体。
道教中的因果承负思想指出,先辈的言行举止会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同样,一件物品在不同人手中的辗转,也会沾染不同的因果。
这把历经三代传承的杀猪刀,带着前人的因果力量来到我的身边,或许这并非偶然。
正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礼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
在赠送者与接收者之间搭建起一座无形的桥梁,二者之间会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就如同爻,在不同的时空中不断变化,
每一次爻变都预示着新的契机与转机。
当这件礼物从他人之手转至你手中时,这一转变如同爻变一般,
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想到这里,我将其摆好准备拍照,突然想到了什么。
如果我想借因果之力来推动人生的书页,那么我不该是用现在的照片。
是否用当时的照片会更加合适呢?
于是我开始在手机中翻找起来,最终找到了当初的照片。
将图文上传至平台后打下一段文案:#创作灵感 今日分享:农村老物件,杀猪匠传了三代的杀猪刀,血液都渗进了刀身无法清洗干净,整把刀充满了实质性的煞气,到这一代全家只剩他一个67岁光棍了,老头说是以后基本很少有懂事儿的杀猪匠了 传承到他这一代基本也就都断的差不多了。#农村 #鉴宝 #杀猪匠 #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