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关中。
京都一事,不过半日的时间,吴缺这边就收到了消息。
一如既往,仍是沈炼前来汇报。
“王爷,现在京都都乱了,苏威回来掀起滔天巨浪。”
“嗯。”
吴缺点了点头。
“杨暕逆谋一事板上钉钉,这厮也跑去了益州一带。”
沈炼继续往下说。
其实这些消息,不过是来验证吴缺猜想罢了。
“不少官员和京都富商受到牵连,人数甚多啊!”
就连沈炼都有些感慨。
足以可见,京都这场风暴有多大。
“王爷,咱们回去吗?”
该说的已经说完,沈炼试探性问。
说起来,吴缺在关中已经待了很长一段时日。
继续待下去也不是事,毕竟并肩王府在京都。
何况杨如意等人,都对吴缺甚是挂念。
“这时候,可不能回去。”
吴缺摇了摇头。
京都这场风暴才刮起来,不少同党均受到牵连。
现在朝中局势,正是动荡之际。
吴缺这等权臣一旦回去,必然引起皇室注意。
正是因为想到这一点,吴缺才没有回去的想法。
身为都指挥使的沈炼,其实也想得明白。
“本王就在关中在待一段时日,这里山好水好,甚好。”
吴缺微微眯眼,露出了一抹别有深意的笑容。
“诺。”
沈炼不再多言,拱手之后就离开了。
他走了不到片刻,高士廉就找了上来。
“舅父,你怎么来了?”
吴缺颇为意外。
“你还不打算回京都?”
高履行好奇地问。
“是不是无垢多次送来书信,询问我的消息?”
吴缺立马看出。
“是啊,那丫头...”
高士廉苦笑着摇头。
光从频繁的书信,就能看出长孙无垢有多在意吴缺。
而且她还担心打扰吴缺,所以才将书信送给高士廉。
“舅父,你可知大隋只有我这么一个异姓王?”
吴缺突然问道。
“那是自然。”
高士廉愣了一下,这不是废话吗?
若不是吴缺功绩太过骇人,大隋
是不可能有异姓王的!
毕竟光是那些世家,就足够让皇室头疼的。
皇室甚至因此,大力推行科举制等措施,就是为了遏制世家。
就算要捧寒门,也不会捧到异姓王这个高度。
“如今京都因燕王一案,闹得满城风雨,这时候我回去没有半点好处。”
吴缺直言。
高士廉也是聪明人,其实他也想到了这点。
今日上门,一来是看看吴缺的想法,若其返京那高士廉不会说半句话。
吴缺选择这时返京,恐怕有自己想法在里面。
若是不去,高士廉才会将自己想法说出。
“不错,你回去之后只会让皇室戒备,有心人也会趁机对付你,说不准...”
高士廉恰到好处停下。
而吴缺明白,他想要说什么。
高士廉后话就是,说不准皇室会赐死吴缺!
古往今来,这种事情太多太多。
特别是燕王的死,对杨广的刺激可不小。
“舅父所言不假。”
吴缺笑了笑。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随着大隋越来越稳固,他与皇室的矛盾就不断加深。
现在的吴缺,可不敢说是皇室身边的能人。
而杨广也有意提拔其他人,用来抗衡吴缺。
“看来是老夫多嘴了,对你老夫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高士廉苦笑几声。
“既然来了,就让小子陪舅父喝上几杯。”
吴缺笑道。
随即他便下令,让人上好酒好菜,还让知名的声乐大师特来演奏。
“好!”
高士廉仰头大笑,跟着坐了下来。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讨论大好河山,何处风景优美。
亦或者何地的民风如何。
总而言之天下之大,奇闻轶事甚多。
多到谈都谈不完,天南地北之事都可以谈。
但二人均没有谈论朝政之事。
而高士廉也隐约猜测,吴缺在京都也有眼线,而且情报手段甚强。
吴缺也没故意瞒着,他还是信得过高士廉。
从接触以及前世记忆综合判断,而得出的结论。
......
另一边,大兴宫。
杨侑正凝神处理大兴城诸多事宜。
全部都是李家兵变
后的烂摊子。
这些事情处理起来可不简单。
加入叛乱的人可不少,一些地区的官员也要清洗一遍。
毕竟李家能够势如破竹,少不了这些人的帮忙。
若这些人不清理,下一次又有人兵变那该如何是好?
而且这清理可不简单,需要一个个筛查。
张公瑾已经处理了一道,才交给杨侑的。
若不然以杨侑的实力,想要完成清除,可谓是难如登天。
“殿下。”
一声呼唤。
杨侑的思绪瞬间中断,立马就抬起头来。
就见张公瑾和段达一起走来。
两人的神色,还有些别扭。
“怎么了?”
杨侑好奇地问。
“殿下,有件事我二人商讨了一下,还是决定告诉你。”
段达二人对视一眼后,张公瑾开口道。
“何事?”
杨侑见二人神色如此凝重,也不由得变得紧张起来。
他还在暗想,难不成关中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并肩王在大兴城待着,您可有什么异议?”
段达直接问道。
“孤能有什么异议,他在大兴城,孤也要放心不少。”
杨侑哈哈一笑,他还以为是什么事呢。
“殿下,并肩王兵强马壮,且尚有猛将坐镇,您说他要是...”
张公瑾很是隐晦的说道。
杨侑先是一愣,随即连连摆手:“倘若他有什么意图,早就在击退叛军时,乘势而起了。”
“关键是近日京都不太平,咱们还是小心为好。”
段达又道。
其实他二人,都希望杨侑同意让吴缺离去。
只要杨侑点头,他二人自会隐晦的去和吴缺谈。
“没必要,并肩王才解关中危机,让孤对他下逐客令,岂不是恩将仇报?”
杨侑的情绪瞬间变得激动起来。
他年纪虽小,还是听得出段达二人的弦外之音。
“殿下息怒,那咱们不再谈论此事。”
张公瑾苦笑不断。
说实在的,他也觉得不大好。
但为了大兴城的安危,张公瑾才厚着脸皮提出这个想法。
只是没想到,杨侑的反应那么大。
“并肩王想在关中待多久就待多久,谁若胡言乱语,
孤饶不了他!”
杨侑直接放话。
他还是头一次,对段达和张公瑾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