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堡距离伏牛山一千多里路。
钟玉去的时候日夜兼程,回来时亦是披星戴月。
不是她非要这么赶。
而是杨无咎等不及了,恨不得飞到铁门堡。
天下人如果知道了,必然大跌眼镜。
老皇帝都请不动的人,凉国公只是送了本小册子,他便宁愿违背自己当初立下的誓言,果断出山。
对于三个逆徒踹门之举,他也是非常不满。
接下来注定有好戏看喽。
这日。
寒风夹暖,似是带着一点春天的气息。
赵安身穿棉甲,配腰刀,率领众将出城相迎。
杨无咎远远地看到他以后,立即翻身下马,快步走到他面前道:“逆徒任性妄为,老夫难辞其咎,又岂能让赵公亲自相迎,老夫甚是惶恐啊!”
他看起来长须美髯,浓眉大眼,精神矍铄,而且走起路来龙行虎步,矫健有力,根本不像快到花甲之人。
赵安瞬间想起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
他没有廉颇老,而且身体恐怕要比廉颇强壮多了。
如果他愿意,不仅能饭能战,还随时都能成为赵家军的“黄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赵家军里要是能有这样一个“老将”,那么所有人都会受益。
还别说,赵安动了这个念头后,便挥之不去了。
机会难得,可得抓住了!
他迅速扶了一下杨无咎道:“这里面应该有什么误会,您不必挂怀。”
“那老夫便让他们滚过来说清楚!若是他们还敢对赵公和赵家军不敬,老夫便告知天下人,没有他们这样的徒弟,让他们好自为之!”
“!!!”
这个好啊!
刁莽、赵大饼、韩阔等人听了都觉得很解气。
把他搬出来,还压不住那三个走狗?
不过他们都很好奇,赵安是怎么把这样一个隐世高人给请来的……
他可要比程储难请太多了!
而且随着他到来,齐王的那点卑鄙伎俩便不值一提了,今后想要投靠他们的人只会更多。
“老先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快快有请!”
赵安破例将杨无咎请到了赵家屯,请到了自己的家中。
“鞑子未灭,何以家为!”
看到他住的依然是茅草屋,杨无咎感慨万千道:“凉国公心志之坚,远非常人可比!饶是老夫,也很佩服!难怪能写出如此旷世兵法啊!”
“旷世兵法?什么兵法?”
众将面面相觑,都感觉自己被蒙在鼓里了。
他不会是又要给他们一个惊喜吧。
“你们不知道?”
杨无咎注意到他们的表情后,大惊失色道:“赵公难道没和你们提起过?”
众将一起摇头。
“这……”
杨无咎也不捋胡须了,连喝了好几口茶,竟有些受宠若惊地看向赵安道:“赵公,老夫不会是这世上第一个看到的吧?”
赵安笑着点了点头。
杨无咎见状,慌忙站起身,毕恭毕敬地朝他行了一礼道:“承蒙赵公厚爱,老夫铭感五内,不忘于怀!”
他这样子把众将都给吓了一大跳。
到底是什么样的兵法竟让这等高人做出如此举动?
太匪夷所思了。
“既然赵公淡泊,那么只好由老夫来献丑了。”
杨无咎迫不及待地拿出小册子,翻开第一页,朗声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赵公仅用一句话便点透亘古以来兵之奥义啊!”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哪怕这段时间每天都是抱着小册子入睡的,他仍然是视若珍宝,而且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启发。
他在讲解的同时,也忍不住将这种启发分享给众将。
众将越听越投入,最后无不瞠目结舌。
难怪他的评价那么高。
这兵法从始计篇开始,说尽了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惜字如金又字字珠玑。
将战前之准备,策略之运用,作战之部署,敌情之研判等无不详加说明,巨细靡遗,周严完备,让人深受震撼。
即便他们早就见识到了赵安的能耐,此时此刻还是很震惊。
刁莽无比兴奋给了他一胳膊肘子道:“赵百品,这等兵法谋略,你也能藏到今天?你这里到底藏了多少好东西啊,看我今天不当着嫂子的面,把你给扒光了!”
赵大饼苦笑道:“大哥,原本咱们之间只是差军功和官位,你再这么下去,咱们差的恐怕是无数个轮回了!”
别说他们,就是周婉都怔怔地看着自家夫君,感觉都交深言深了,还是不够了解他。
她也知道他用兵如神,深谙兵法,可能够写出这种能称鼻祖的兵书,还是太不可思议了。
殊不知他们有这反应,完全在赵安的意料之中。
这可是兵圣孙武所撰的《孙子兵法》啊,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古往今来对它推崇备至的名人大家不知道有多少。
前世的时候,也是他最爱的兵法,不敢说倒背如流,但早就熟稔于心。
本来他是准备在武略学堂开讲时拿出来的。
谁曾想出现了这档子事。
提前拿出来无疑更好。
既能招揽到无咎子这样的大能,也能让大能好好感悟,免费讲学。
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
仅靠他一个人去讲,容易让众将受限,也累。
其实他还有一个撒手锏呢。
暂时就不拿出来了。
贪多不咽。
还是先让他们好好消化这《孙子兵法》吧。
赵安微笑道:“刚写完没多久,老先生看的还是手稿呢。早就听闻老先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知能否指点我们一二?”
蔡奉也不知道是不是福至心灵,突然开窍了,急忙拎着巨斧冲到院子里大喊道:“还请先生教我!”
说着,他使出了赵安传授的三板斧。
杨无咎走到门口看了一会儿道:“你这斧法颇为精妙,老夫也没什么能指点的。不过老夫这也有一套斧法,如果你愿意学……”
“我愿意!”
“……”
杨无咎干咳一声,也不好再藏拙了,拿着他的巨斧挥舞了起来。
刹那间,似有狂风大作,两间茅草屋都摇晃了起来。
而且他就像是忽然返老还童一般,妥妥的一员战将。
赵安激动得回敬了刁莽好几肘子道:“霸道之余又兼顾防守,这套斧法不仅威力惊人,而且很适合小奉子,小奉子不能只攻不守啊,容易吃大亏的!”
刁莽跃跃欲试道:“咱们有福了!下一个我来,我来!看看能不能学到新戟法!”
马元超慌忙道:“枪法,枪法啊!你们不是说他的一个徒弟的枪法十分了得吗?我所使用的枪法都是自己瞎琢磨出来的,需要这等名师指点!”
赵安大笑道:“你们都别抢,我准备逐渐将赵家军给扩充到十万,那么便由他来担任十万大军总教头吧!老先生,不知您同意吗?”
“不敢当!”
杨无咎回头看了他一眼道:“你肯定是总教头,若是你们不嫌我一把老骨头了,我可以当个副总教头!再怎么着,老夫也不能比写出旷世兵书的人高一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