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军都督府,准备的如何了?!\"
气势骇人的朱元璋没有继续理会欲言又止的翰林学士刘三吾,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大殿内武勋所在的位置。
前些时日,赶在曹爽出狱之前,他便曾当众透露了远征倭国的意图,并且命令户部和兵部会同五军都督府共同制定对策。
不同于手脚冰凉,面面相觑的文官们,身材魁梧的武勋们则是肉眼可见的兴奋起来,眼眸深处满是惊喜之色。
原来陛下昔日的\"豪言壮志\"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真的有所图谋。
自北元皇室衰微,被他们大明打的节节败退以来,他们这些武勋便是陷入了\"狼多肉少\"的境地,即便偶尔蒙古鞑子扣边犯境,领兵打仗的机会通常也会落到皇子的头上,再难拥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但现在,他们似乎重新拥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和舞台?
\"回禀陛下,\"在诸多武勋的窃窃私语声中,站在队伍首列的颍国公傅友德便是上前一步,面色平淡的拱手道:\"五军都督府已征召福建,广东等地的千户守备进京述职,并初步草拟了作战计划。\"
俗话说紫禁城中没有不透风的墙。
时至如今,这满朝文武或多或少都曾知晓南京城中近些时日突然凭空多出了一位\"曹先生\",不仅居住在寸土寸金的大功坊,并且还令燕王朱棣亲自前往拜见。
但除却他傅友德和已然赶赴西北边陲坐镇的凉国公蓝玉之外,恐怕少有人知晓这位\"曹先生\"究竟是何许人也,又在朱元璋心目中占据着怎样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这位曹先生,便是令朱元璋下定决心,远征倭国的\"始作俑者\"。
\"做得好。\"
\"当做好万全准备,切不可掉以轻心。\"
虽然知晓日本倭寇鼓吹的\"神风\"不过是个自欺欺人的噱头,大明的国力又远在日本之上,但朱元璋仍是一改刚刚的\"乾纲独断\",转而仔细叮嘱起来。
毕竟日本倭国藏着的那些银矿,对于任何一位统治者而言,都拥有着难以拒绝的诱惑力,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
\"陛下,万万不可。\"听闻五军都督府居然已然做好了进攻计划,失神多时的翰林学士刘三吾终是反应了过来,其有些尖锐的声音也是随之在暖阁中炸响。
\"日本距离我大明本土千里之遥,又有神风庇佑,焉能如此草率呐!\"
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日本神风的概念实在是过于深入人心,他年轻时在元朝出仕的时候,可是不止一次听闻此事。
\"糊涂!\"
\"亏你刘三吾饱读诗书,号称圣人门徒,竟会相信这等毫无逻辑的无稽之谈。\"
见刘三吾仍在固执己见,端坐于龙椅上的朱元璋不由得面露不满之色,其怒不可遏的呼喝声也是随之响起。
如若不是看在刘三吾对大明忠心耿耿的份上,他早就将刘三吾贬为庶人了。
毕竟锦衣卫和大理寺那边早已查明,户部尚书赵勉贪污受贿的罪行,并且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而这赵勉,正是刘三吾的女婿。
\"陛下,\"刘三吾还要再劝,却不曾想被朱元璋粗暴的声音所打断:\"哪位卿家幼年是以出海捕鱼为生,不妨告诉刘卿家,出海捕鱼的季节及禁忌。\"
此话一出,整个乾清宫大殿顿时鸦雀无声,就连面露不忿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也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紧咬牙关,一张老脸上布满了愕然和不解。
他们不是在讨论远征日本倭国吗,怎么又扯到出海捕鱼的事上了,这都哪挨哪?
\"回禀陛下,\"就在朱元璋即将失去耐心,准备亲自解开\"谜团\"的时候,乾清宫中的沉默终是被一道小心翼翼的呼喝声所打破。
放眼望去,只见得一名穿着青袍的御史言官正满脸局促的自队伍中出列,眉眼间隐隐有自卑的神情涌现:\"臣幼时家贫,全靠父祖出海捕鱼为生,维持生计..\"
尽管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诸多世家大族也化作尘埃,但\"门第之见\"却一直藏在人的心目中,未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好,你快来告诉这满朝文武,渔民出海捕鱼时期,通常会选在何时?哪个季节,风浪又最大?\"见状,朱元璋赶忙朝着那不知所措的御史言官呼喝道,并挥手示意其近前搭话,态度十分和煦。
嘶。
一时间,各式各样的私语声随之响起,不少文官的眼眸中都是露出了追悔莫及之色,他们平白错过了一次在朱元璋面前\"露脸\"的机会呐。
\"不敢欺瞒陛下,\"见朱元璋似是真的对出海捕鱼之事感兴趣,那名御史言官不由得微微眯起眼睛,回忆起被他潜藏于脑海深处多年,却依旧记忆犹新的儿时记忆:\"渔民出海捕鱼,通常没有太多的规矩讲究..\"
\"但每年的酷夏到深秋之间,海上的风浪却是会比往常要大上许多,臣的父祖通常会在这段时间在家休息...\"
洪武朝的文武百官们大多来自于南方,纵使不曾有过出海捕鱼为生的经历,但多多少少也曾听过,每年酷夏到深秋之间,海上风浪最大的传闻。
故此,倒也无人质疑这御史言官的言论,只是不自觉的看向上首的朱元璋,琢磨着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此事与远征倭国也扯不上关系呐。
\"爱卿所言甚是!\"
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声音,朱元璋脸上的兴奋之色更甚,并以揶揄的口吻朝着眉头紧锁的翰林学士刘三吾询问道:\"刘卿家,你曾在前元出仕,应当知晓元日战争的时间线吧..\"
\"回陛下,\"闻言,刘三吾便是不假思索的回禀道:\"元日战争前后共分为两次,中间时隔七年。\"
\"第一次,蒙元和高丽的联军于十月乘船登陆日本倭国,后在撤退途中遭遇风浪..\"
\"第二次,蒙元和高丽的联军于六月下旬启航,并在即将抵达日本国土之际,遭遇海上风浪,近乎于全军覆没...\"
顷刻间,本是有些嘈杂的乾清宫暖阁中骤然安静下来,只留下刘三吾铿锵有力的话语声在大殿内幽幽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