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疑惑不解,但他没有问,也许人家长辈不待见李大强,只稀罕李文华。
又或许人家高风亮节,让后辈自力更生呢。
他也不是没见到过长辈有能力却没特殊关照后辈的,还有获得过战斗英雄的人甘愿去看大门的。
“那大爷就谢谢你了,放心,大爷一定把车交到你爹手上。”
他是真不想走路回去,以前走一天都行,堪称铁脚,现在不行了,屁股和椅子有了感情。
在接手自行车的时候小声说:“有空来厂里找大爷玩,大爷那有好茶。”
李文华笑着回应:“那我得常去。”
李怀德微笑点头,把车交给工会科长,堂堂一个科长还没人家孩子懂事,都不知道主动过来推车,还想我这副厂长骑车带你啊,没眼力。
李怀德属于笑面虎,表面笑容依旧,心里已经给这位科长打了差评。
工会科长也就是不知道,不然一定得喊冤,我特么再有眼力也得来得及不是,而且我老大是工会主席,和你平级的好吧。
李文华和李怀德有说有笑的,把人送到大院门口才回来。
这一幕让院里人羡慕的面目全非,她们可都听到了,副厂长啊,自家男人厂里的大领导。
郑荷叶暗自在心里记下,等老刘回来得好好说道说道,要是能通过李文华认识那位副厂长,那老刘的心愿不就能实现了?
杨瑞华眼巴巴的跟着他们来到前院,见李文华往回走,赶紧凑上前谄媚道:
“哎呀,文华就是有本事,早上我就听我们家老阎说你当公安了,这一天还没过去,转眼又认识了个副厂长,我们家解成要是有你一半的本事,我做梦都能笑醒。”
李文华神情认真的看着杨瑞华:“其实我和你们家阎解成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
杨瑞华还以为自己说错话惹李文华不高兴了,结果却像是在夸自家老大,脸上笑容又深了几分。
“是吗,都有什么共同点?”
“同样呼吸着四九城带沙尘的空气。”
杨瑞华僵在原地,这算什么共同点?
李文华侧身而过:“给你留道作业,想想我和阎解成还有什么共同点,要考的。”
杨瑞华准备追上去,想想还是算了,追上去都不知道说啥,这坏小子一天天说话不按套路。
老娘除了扫盲学过字,从来没考过试。
回到中院,三爷笑眯眯的看着李文华,臭小子果然看懂了自己的意思。
在李文华看来三爷肯定又在打什么坏主意,以前每次笑眯眯的盯着自己看,基本就是准备抓自己去上工,坏得很。
“您别这副表情看着我,怪瘆人的。”
三爷揍儿子的毛病又犯了,顺手就给李文华的后脑勺来了一下:“你个臭小子就是欠收拾。”
“老三,长能耐了,竟敢打我大孙子。”
不知何时,老太太出现在月亮门那,眼神不善的看着三爷。
三爷那叫一个尴尬,打人家宝贝大孙子还被抓了个现行。
“那个~大嫂,您听我解释……”
“解释个屁,我亲眼看到的你还想狡辩?”
老太太恶狠狠瞪了眼,所谓长嫂如母,今天必须得教育教育这个不孝子。
三爷很想转身逃跑,这眼神让他想到当年李文华才两岁的时候,一时手痒弹了几下李文华的小鸡儿,把人给弹哭了,当时大嫂看到了也是这个眼神。
那一次被大哥大嫂追着揍,自己鞋都差点跑掉了。
老太太扫了一圈院里准备看热闹的人,“先回家。”
李文华得意的冲三爷挑眉,我还能在挨几下,就不知道您能不能扛得住混合双打。
三爷气的想踹他,但都到了大哥家门口了,为了小命着想,还是忍着吧。
他现在想回村,想念村里的土,村里地,至少能跑到大哥大嫂大喘气。
三奶奶已经扔下他,边走边问大哥大嫂的身体,家里情况。
家里今天就老太太自己,也是为了等李文华他们。
一进屋,老太太就对三爷说:“你等着的,等你大哥下班回来再收拾你。”
几个月不见,别人家进屋端茶倒水各种招待,三爷进屋等着被收拾,李文华乐的不行。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易中海此刻就乐不起来,好不容易找到个家里还有棺材存货,同意卖给他的,结果人家只卖不送货上门。
以前棺材铺能营业的时候,加点钱还能用板车给送上门,现在偷偷卖送货风险太大。
易中海没人手,就算是口薄棺他一个人也搬不走,傻柱一天都没看到,去厂里请假的时候,他还特意去食堂问了,刘岚说不在,没看见。
傻柱又不是真傻,故意提前打过招呼的,当时就在后厨躲着呢。
易中海回四合院也没找到傻柱,没办法只好先出来打听棺材的事,现在棺材找好了,他得找人帮忙运走。
棺材没装尸体前没啥讲究,存放的时候别直接放地上就行,以免受潮。
装了尸体那可就有讲究了,而且以前有专业的抬棺匠,现在易中海想随便花点钱找人干,懂的人直接拒绝,不懂的则嫌钱少,觉得这种偷摸干的事,价格必须得给的足够高才愿意干。
主要是现在黑市粮食价格太高,干一趟还不够买一斤粮食的。
要是易中海直接以粮食为酬劳,四九城留存的棺材加起来都不够搬的。
这就导致已经下午三点了,易中海还没找到人手。
这时他打听到一个以前是专业的抬棺匠,年纪蛮大的,六十多岁。
这人听易中海说要把棺材偷偷运到院门口,装上尸体后再偷偷运出城,并且挖坑埋成坟。
皱眉问:“怎么死的?”
这个易中海倒是没隐瞒,实话实说道:“在厂里出意外死的。”
老者又问:“知道规矩不?”
易中海摇头,他哪懂这里面的规矩,以前穷人连口棺材都买不起,卖身葬父不是开玩笑的。
老者暗自摇头,也就是现在,换作以前这种小单都不想接。
“我们一共有八人,每人两块钱,抬棺时棺不能落地,纸钱一路不能断,香烛贡品要备齐,子时一到不抬棺……”
老者说了一大堆的规矩,易中海听得晕乎乎的,只记住了一句,八个人,每人两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