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疏在法国的第三个星期,老师终于过来了,不仅人来了,而且还给她带了一大堆国内的特产,林疏别提多高兴了,她馋这一口好久了。
老师见她的第一眼,就欣慰开口道:“不错,比在国内的时候胖了点,看来这段时间过得不错。”
当然不错了,来这里的半个月,她每天除了吃就是玩,就连睡眠都比在国内的时候好不少,可不是会胖嘛。可林疏看着眼前消瘦的老师,却有些惆怅:“可您却瘦了,是不是因为最近我的事情给您造成了太多麻烦?”
老师边把行李箱打开,边开口:“那点事,还不至于给我造成麻烦。只是我身体一贯如此,加上年纪大了,吃的东西也不多,有时候也赶不上按点吃饭,不用担心,这就是我的正常状态而已。”
林疏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她知道老师把工作看得很重,有时候一忙起来就会忘了吃饭,这可能也是她之所以会消瘦的原因:“那以后我来负责您的一日三餐,监督您每顿都按时吃饭。”
“不错啊,来这边没多久,厨艺倒是进步了。”张知一调侃她,她也知道林疏的厨艺一贯不大好。
林疏果然害羞:“也没进步多少,就是这段时间没事瞎鼓捣了一阵,毕竟是在异乡,虽说做的还是不能和国内比,但在这里已经算可以下咽了。我现在就给您煮,您尝尝看。”
“做饭的事先不急,”张知一拦下她,“你先来看看他们给你带来的这些东西,知道我要过来,也不管我能不能带,他们反正是一个劲地往我行李箱里面塞。”
张知一的语气略微带着些抱怨,可林疏却听出来那并不是责怪,她看着地上打开的行李箱,有她爱吃的零食,爱看的书,还有一张张的单人照,全是沈观南带她兜风时悄悄拍的,而且每一张的背后都还有一行小字,林疏仔细看了眼,写的是:加油,为自己而活。
一时间,她的鼻腔有些酸:“这些都是南雅和沈观南准备的吧?”
“可不是,”张之一听出她声音有些不对,故意走远了几步,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都有自己的情绪需要处理,即便再亲密的关系中,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她故意把语气表现得轻松,“除了他俩,还会有谁。真是妥妥把我当成一个搬运工了,一点也不考虑我能不能承受得住,只知道塞。”
老师难得开玩笑,林疏一听就笑了:“那他俩是挺过分的,对了,他们在国内还好吗?”虽然经常会和他们微信联系,可林疏还是觉得要亲耳听到老师和她说才安心。
“南雅挺好的,还让我给你带话,说她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来看你,让你准备好接驾,只是沈观南,”说到这,张知一顿了顿,“别看这孩子面上大大咧咧的,实际他比谁都死心眼,你这一走对他打击也挺大的,估计得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了。”
“嗯。”林疏知道她的意思,也就没再多说,她确实给不了他想要的那种感情,所以保持距离有时候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既然说到这了,张知一就问她想不想知道顾砚深的情况,毕竟他最近在北城确实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而这也都和林疏有关。但至于想不想听,张知一觉得还是要听她的意思。
林疏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其实就算老师不说,她也会主动问的,不过问这些她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单纯想知道在她离开后,顾砚深有没有为难她们。毕竟以他的性格和能力,肯定很快就会怀疑到老师她们身上。
“你走的当晚,他便找到了我们。”张知一说。
林疏很紧张:“那他有没有为难你们?”
“还好,为难算不上,但看样子也不会轻易罢休。特别是你刚走的那几天,他几乎把整个北城翻了个底朝天,后来还听说他住院了,但具体因为什么就不知道了,反正就是折腾了好一阵,最近也没有放弃。”
张知一和她说这些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提醒林疏:“看样子,顾砚深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放弃了,但我想和你说的是,他怎么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你自己的想法。好不容易摆脱了过去,就该彻底地切割,开始你自己的人生。”
“嗯,您放心,我知道的。”林疏点头,既然踏出了这一步,她也就没想过再回头。
接下来的几天,林疏依旧在这里闲逛,不过和之前不一样的是,这次她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老师一起,并且还给老师当向导,带她体会这里的风土人情。
就这么无忧无虑地又过了一周,张知一才正式带她去了公司,安排了工作。
商务部总监,是张知一给林疏的第一个头衔。因为她觉得她担得起,也做得到。
当然,林疏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
项目初期,一切都还没有走上正轨,要做的事情很多,除了她自己的工作外,其他基层的翻译和实地勘测工作,林疏也都会参加。
她做事踏实,又有真才实学,很快便在公司里树立了口碑。大家都愿意在她手下做,而且林疏还交了一批新的朋友,除了中国人外,还有其他来自不同国家,各种肤色种族的国际友人。
总而言之,就是林疏适应得很好,不止在工作上,生活上也是。
张知一因为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忙,所以并不能一直在这里陪她,那栋别墅里很多时候都只有林疏一个人。但她却一点也不觉得无聊,她每天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满,做工作,培养兴趣爱好,偶尔还会和朋友一起出去聚餐,她当真做到了她离开北城时说的那句,做自己,为自己而活。
而林疏也发现,当一个人真正把自己打开,对自己不设限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其实并没有什么东西能束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