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写字,上午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屋里,显得屋内安静又温馨。
这种温馨的时间一直持续到吕翠莲过来敲门,喊他们过去吃饭。
易中河和宁诗华才发现已经到了中午。
今天毕竟是宁诗华嫁过来的第一天,和之前来家里吃饭不同,从今天开始,就是一家人了。
虽然成为了一家人,吕翠莲也没有像其他的家庭一样,反正已经嫁过来了,就开始对新媳妇颐指气使。
反而中午这顿饭做得格外丰盛,昨天办酒席还剩了不少的东西,有红烧肉、炖鱼,还有一碗鸡蛋汤。
宁诗华有些不好意思,赶忙过去帮忙摆碗筷。
吃饭的时候,吕翠莲一直给宁诗华夹菜,笑着说:“诗华,多吃点,别客气,都是一家人了。”
宁诗华点了点头,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完午饭。
饭后,易中河继续回去写他的车辆维护手册,宁诗华则帮着吕翠莲收拾碗筷。
吕翠莲拉着宁诗华的手,轻声说:“诗华啊,中河这孩子啥都好,就是有时候倔了点,你多担待着点。”
宁诗华红着脸点点头,“嫂子,您放心,我知道的。”
两人有说有笑地把厨房收拾干净。
宁诗华回到屋里,又坐在炕上,静静地陪着易中河,午后的阳光依旧温暖,屋里的氛围愈发温馨。
晚上易中海下班回来,一家人又是热闹的吃了一顿饭。
在易中河准备回后院之前,易中海说道:“中河,明天你不是要带诗华回门吗,东西你嫂子给你准备好了,明天走的时候,别忘了带着。”
易中河回道:“好嘞,麻烦嫂子了。”
吕翠莲拍了易中河后背一巴掌,“和我跟你哥还客气什么,时候也不早了,赶紧回去歇着吧。”
易中河两口回到后院,就去洗漱了,现在时间还早,两人也没有急着睡觉,易中河接着写他的东西,而宁诗华则是在数钱。
在刚才晚上吃饭的时候,易中海把昨天收的礼钱全部都交给了宁诗华。
宁诗华说什么也不愿意要,后来在易中河的干预下,才收了这些钱。
宁诗华从中院回来的时候,还在问,“中河,这礼钱咱们拿着合适不合适,结婚的宴席,烟酒啥的,都是哥出的钱,咱们把礼钱都拿回来了,这多不好。”
易中河笑着回道:“既然哥给你了,你就收着就行了,他不差这点,推辞来推辞去的,就生份了,你信不信,我就是找他要钱,都比我给他钱高兴。”
经过易中河这么一说,宁诗华才想到为什么,因为之前易中河也给他说过易中海两口子的事情,以及自己以后要管易中河两口子的事。
宁诗华当然也没有意见,毕竟易中海两口子,对她的确很好,易中海两口子又无儿无女的,她和易中河作为兄弟和兄弟媳妇得,也有义务帮衬着。
所以宁诗华也就不纠结了,直接收下了钱,这会正坐在炕上数钱呢。
宁诗华一张一张的数着,把钱抚平,按照金额摆放整齐。
好一会宁诗华才数清楚,“中河,你知道咱们结婚收了多少彩礼吗?”
易中河也不清楚收了多少,不过倒是听闫埠贵提了一嘴,“有多少,二百块钱应该有吧!”
“不止呢,我刚才数了一遍,一共有三百二十二块钱。比我半年的工资都多。”宁诗华喜滋滋的回道。
“嚯,真不少,我本来以为能有二百就不错了,没想到这么多呢,你收着吧,以后家里你管钱就行了,一会我把家里的钱都交给你,你一并收起来就行了。”易中河说完,也不写了。
直接站起身来朝衣柜走去,在衣柜里摸索出一个盒子递给宁诗华。
“诗华,这是我这些年的一些积蓄,都在这了,以后就留你保管就行了。”
宁诗华接过盒子,打开就看见里面有不少的钱和一些票据,甚至还有两根小黄鱼,几个银锭子。
宁诗华问道:“中河,这是多少啊。”
易中河笑着回道:“我也没数过,五六百应该有吧。”
这当然不是易中河所有的存款,这是他故意拿出来交给宁诗华的。
易中河的钱财,基本都在空间里,这只是拿出一丁点。
倒不是易中河不相信宁诗华,而是全部拿出来解释也麻烦,更何况哪个地方有他空间更安全。
所以他就取出一点交给宁诗华,掩人耳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