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条君所言极是!”
“必须先干掉刘文锋这个跳梁小丑!”
“陆海军协同,此计甚妙!”
一时间,会议室内的气氛热烈起来,与方才的压抑形成了鲜明对比。
仿佛只要陆海军联手,刘文锋便唾手可得。
然而,畑俊六的眉头却并未完全舒展。
他看了一眼角落里始终沉默不语的海军联络官,心中暗叹一声。
陆海军协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登天。
他们陆海军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其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跟敌人作战。
“只是……”畑俊六迟疑道:“海军那边,未必会同意将作战重心转向华北。”
此言一出,刚刚热烈起来的气氛,顿时又冷却了几分。
众人这才想起,帝国海军那些“马粪”,一向与陆军不对付。
他们心心念念的是南下夺取资源,对于陆军在大陆上的泥潭,向来是嗤之以鼻,不愿过多投入。
东条阴鸡眼神一厉:“海军短视!他们难道看不出刘文锋对我帝国运输线的威胁吗?若津门落入刘文锋之手,海军所谓的南下战略,岂非成了无源之水?”
“话虽如此,”一名陆军参谋苦笑道:“但海军那帮人,一向是油盐不进。想让他们改变主意,配合我们陆军的行动,恐怕……”
“哼,”冈村宁次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海军若是不配合,我们便请天蝗陛下圣裁!”
“御前会议?”畑俊六微微一怔。
“没错!”东条阴鸡立刻附和道:“此事关乎帝国国运,非同小可!必须召开御前会议,请天蝗陛下亲自定夺!届时,我看海军那些人,还敢不敢违逆圣意!”
陆军将领们闻言,精神再次为之一振。
天蝗,是他们最后的,也是最有力的武器。
只要天蝗开口,海军再怎么不情愿,也得乖乖听命。
畑俊六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立刻着手准备,务必在御前会议上,将我陆军的方案阐述清楚,争取陛下的支持!”
一场针对刘文锋的阴谋,在陆军省的会议室中,悄然成型。
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不仅仅是刘文锋的枪炮,还有来自海军内部的,更大的“惊喜”。
为了这场决定帝国未来战略走向的御前会议,陆军省可谓是倾尽全力。
畑俊六亲自督导,东条阴鸡领衔,组织了一批精干参谋,夜以继日地赶制报告,演练说辞。
他们搜集了所有关于刘文锋的情报,将其部队的威胁无限放大,同时又巧妙地暗示其孤立无援的处境,力图在天蝗面前营造出一种“此獠虽恶,但一战可擒”的氛围。
……数日后,皇居。
御前会议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召开。
裕仁天蝗身着大元帅军服,端坐于御座之上,面无表情,眼神深邃,令人难以揣测其真实想法。
下方两侧,文武百官垂首肃立。
陆军方面,以陆军大臣畑俊六、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以及“当红炸子鸡”东条阴鸡为首,一众将佐神情肃穆,却又难掩一丝期待。
而海军方面,则由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王以及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领衔。
他们大多表情淡然,似乎对陆军即将提出的“宏伟计划”并不怎么感冒。
会议伊始,自然是冗长而繁琐的礼节性程序。
待一切铺垫完毕,畑俊六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开始了他精心准备的陈述。
他先是痛陈了帝国在华北以及诺门罕所遭遇的“暂时挫折”,随即话锋一转,将矛头直指刘文锋。
“陛下,诸位臣工,”畑俊六的声音在寂静的殿内回响:
“盘踞津门之刘文锋,已成帝国心腹大患!此人狼子野心,穷兵黩武,其部队装备之精良,战法之诡诈,远超寻常支那军队。若不尽快将其铲除,必将对我皇军在华北之统治,以及帝国未来之战略,构成严重威胁!”
紧接着,东条阴鸡上前,以其特有的激昂语调,补充了畑俊六的发言。
他详细阐述了刘文锋的“罪状”,从之前的峄城杀俘,到炮轰彰义门波及平民,再到占据津门要塞,再到其海军部队对帝国运输线的潜在威胁,将刘文锋描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必须立刻消灭的敌人。
“……恳请陛下圣断,准许陆海军即刻协同作战,集结优势兵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攻克津门,彻底消灭刘文锋此獠,以安华北,以振国威!”
东条阴鸡说到最后,几乎是声嘶力竭,满脸的“忠诚”与“激愤”。
陆军将领们纷纷点头,用眼神表达着对东条阴鸡“高见”的认同。
裕仁天蝗听完陆军的陈述,面色依旧平静,只是微微转头,将目光投向了海军大臣米内光政:“海军方面,对此有何意见?”
米内光政出列,不卑不亢地说道:“
陛下,陆军诸君所言,固然有其道理。刘文锋之威胁,海军亦有所察觉。然,帝国海军之战略重心,乃是南下帝国生存所必需之资源。”
“目前,海军正在全力筹备南进事宜,各项预算、舰船调配、兵员训练,皆以此为核心。若贸然抽调兵力,配合陆军在华北作战,恐将打乱海军既定之部署,甚至影响帝国百年大计。”
米内光政这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既承认了刘文锋的威胁,又巧妙地将皮球踢了回去,言下之意,海军很忙,没空陪陆军在华北玩泥巴。
陆军那边闻言,顿时就有些按捺不住了。
“米内阁下此言差矣!”一名性急的陆军少壮派军官忍不住出声道:“刘文锋盘踞津门,直接威胁我华北生命线!若津门不保,何谈南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帝国海军之存在,首先是为了保障帝国海上交通线之畅通!”东条阴鸡也厉声说道:“如今刘文锋已然在家门口磨刀霍霍,海军却以南进为由,置若罔闻,岂非本末倒置?”